最近《小欢喜》热播,三个高考家庭的故事,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剧中找到了自己。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那个被妈妈从小打到大,却仍然好性格的方一凡。
1. 父母的“身教”,筑造了孩子的性格
我们先来看看方一凡的父母是怎么相处的。
在誓师大会上,方圆碰见二十多年不联系的发小季区长,眉飞色舞地和媳妇显摆。童文洁一副看热闹的表情:“你就吹吧。”
等发现丈夫真的认识季区长,她又立刻喜形于色,对丈夫吹起彩虹屁,末了还不忘嫌弃地调侃一句:“说你胖你就喘。”
两人一起给方一凡的气球写心愿,也能像说相声一样笑闹半天,最后还不忘商业互吹,夸对方的打油诗写得好。
再来看看方一凡的父母是怎么和他交流的。
见儿子舞跳得好,方圆乐呵呵地说是遗传了他的艺术“细菌”。因为他嘴皮子溜,基因“隐性”遗传到方一凡这,自然就变成了唱歌跳舞。
见儿子期中考试成绩从399进步到了456,童文洁喜上眉梢:“下次期末给妈妈来个五六七,好不好?”
在一对风趣父母的熏陶下,方一凡也成长为插科打诨的一把好手。
他为了拍照片从高处摔下,同学们跑来关心他,他却自诩为英雄,洋洋得意地说自己是工伤,要是摔死了就要成为烈士了。
虽然方一凡调皮,但他幽默、活跃,在同学里人缘很好,他自己也是个乐天派,活得很自在。这样的好性格,和父母的“身教”是分不开的。
可以想象,如果父母整天在家唉声叹气、怨声载道,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只能接受负面情绪,久而久之,自己也会变成一个悲观胆小的人。相反,如果家里总是欢声笑语,那么孩子自然会模仿父母积极的思维方式,长成一个阳光自信的人。
2. 父母的“身教”,培养了孩子的习惯
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曾在他的家庭教育课程里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的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每次放学回来都会主动先把作业写完,再出去玩。儿子同学的家长就来取经,问郑渊洁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郑渊洁自己也想不明白,就去问儿子:“你为什么放学之后就会主动写作业呀?”
没想到儿子回答说:“有一次,我看到你早上四点半就起床写作了。我就问你为什么要这么早。你告诉我,要把最重要的事情首先做完,再去做别的事情,这样做别的事情也就没有任何顾虑了。”
所以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先完成任务再出去玩。
郑渊洁的“身教”,教会了儿子什么是好习惯,为什么要养成这样的习惯。儿子记住了爸爸的话,理解了爸爸的行为,也自然而然地实践到自己身上。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如果父母天天看电视,就不能怪孩子偷偷看视频。如果父母在家里从没打开过一本书,就更没有资格要求孩子每天读书。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新闻,说贵阳一个13岁的男孩因为玩手机的事和父亲打了一架。
原来,男孩的父母沉迷打麻将。每天放学回家,他都一个人孤零零地,只能在手机游戏的虚拟世界里寻求一些陪伴和温暖。
“他们沉迷打麻将,就不允许我沉迷手机游戏吗?”
小男孩在这样“玩物丧志”的家庭长大,恐怕根本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甚至不知道如何学习。相反,他只会模仿父母的习惯,通过娱乐来打发时间。
在这样不良习惯的“身教”下,父母的“言传”根本没有说服力。孩子心里憋着气,又怎么可能听得进父母的说教呢?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你自己首先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3. 父母的“身教”,影响了孩子的职业选择
上半年的热播剧《破冰行动》中,有这样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情节。
林水伯在街头捡破烂时,偶遇自己从前的学生,而那个学生来自一个制毒贩毒家庭。
林水伯想劝他回头,学生却嗤之以鼻,转头便对自己的狐朋狗友炫耀起自己曾被老师抓包的经历:“有一天晚上他来我家家访,碰见我跟我妹在那煮冰呢!”
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只是放学后帮父母剥新泰克的胶囊来制作冰毒,一个月就能挣一万块!
这不是影视剧的夸张,这部剧的原型博社村,真有许多全家“齐心”制毒贩毒的案例。
难怪在结局里,三房房头林宗辉在祠堂大声质问村主任林耀东:“制毒人家的孩子,哪家孩子还读书?你要把塔寨毁了!”
毕竟,在这样的暴利诱惑下,这些孩子跟着父母耳濡目染——只要能赚快钱,不论犯罪与否,什么都做。谁还会愿意选择勤勤恳恳地做普通人的工作呢?
Facebook的科学家曾在2016年做过一项研究,他们选择了560万个英语国家用户的数据,这些用户和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公开了关系链接以及职业信息。
结果表明,孩子的职业选择,的确在一定程度上 “遗传”了父母。比如,军事职业家庭的孩子参军的几率,就比普通家庭高出5倍。再比如,科学家父亲培养出科学家女儿的概率,比其他职业的父亲高出3.9倍。
可见,坏的家庭会照出人性的黑暗与堕落,孩子很容易跟着误入歧途,做出错误的职业选择。相反,好的家庭则可以照出光芒与上进,为孩子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给孩子做出良好的职业榜样。
4.父母应该如何“身教”
《发现母亲》一书的作者王东华说:“要想孩子伟大,父母必须先伟大。父母能走多远,孩子就能走多远。”
孩子就是父母的翻版,所以,父母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
1.父母要情绪稳定,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暴躁的父母,让孩子从小就处于一个不安全的家庭环境中。他们长大后,要么学习父母那一套,只会一味地发泄情绪,而不能够冷静地分析问题;要么就成为一个懦弱、自卑的人,只会小心翼翼地讨好他人,无法好好地爱护自己和面对未来。
而温和的父母,夫妻关系和谐,处理问题也比较从容,即便有情绪,也能很快稳定下来,给予孩子的永远是温暖又有力量的港湾。孩子在这样充满爱和正面情绪的环境中长大,自然而然会沾染父母的气质,心态健康而阳光。
2. 父母要不断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现在很多父母都非常焦虑,花大价钱买学区房、送补习班,仿佛只要经济上付出了足够多,就能得到一个听话的满分小孩。
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即便花了再多钱投资小孩的教育,如果父母本身对学习的态度很敷衍,故步自封、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或者自己混日子,却一味地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孩子根本不可能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而本身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的父母,即便没有条件为孩子请各种家教,孩子也会自觉地做好作为学生的本职工作,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做的。
3. 父母要努力工作,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美国经济学家韦恩·贝克团队的研究表明,父母的事业价值观,会强烈影响孩子成年后对事业的态度和目标导向。
如果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工作的热爱和敬业,孩子也很容易发展出对工作的积极态度;如果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工作,那么孩子长大后也就会同样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可能只想找份清闲的工作度日。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工作态度,恰恰为孩子描绘出了未来职场的蓝图,成为孩子人生选择的风向标。
好孩子不是用讲道理或训斥“言传”出来的,而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身教”出来的。
所以,想要孩子有美好的未来,父母请先努力做出一个好榜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