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之间的信息差量是巨大的。
信息发达的时代,也并不代表信息发达的受益者是接受到信息的每一个人。
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也对;说出生决定命运也对;说认知决定命运也对;说选择决定命运也对;说努力绝对命运还对。
但这些都是偏见,都不绝对。
也就是说现在所接触的信息,受众并不能归为大众,而是大众中的某些人。
但是这些信息却被迫使绝大多数人成为了他们的受众。
既不讲因地制宜,也不讲因材施教佐证了所谓保障制度与全民可见的基本权益都是表面上的维稳手段。
不需要听什么什么主义。
只需要知道的是表面上得到了什么,背地里一定是付出了。难以言明的代价。
最好是什么概念都不要听,但这也需要训练,更需要有自我的觉察。
幸好是知道了人是概念和观念的生物。不然,岂不是到死到不知道永远是被别人牵着走的,这也不算什么。
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一点自主性。
可真是太悲哀了。
——————————
也就是说,所有的信息都只能当做参考。
一百个人里面或许只有几个人是要听努力能改变命运。
另外几个人要听认知改变命运。
再另外的那些,有些需要听的是性格改变命运,再有些是需要听些别的东西。
不能一概而论。
可见如今的教育性质一言难尽。
如果从让自己变好的角度来说,应是立足自己自身的基础条件进行仔细分析,选择在合适的年纪与合适的时机中吸取合适自己的信息。
非要归纳的话。
一方面就是填充自己没有的,分析自身缺点进行吸纳。
一方面就是分析自己已有的,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加强。
总体原则是不断填充内在,改善外在。
后面三句话存疑,不全还是不要轻易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