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没有北漂的人,是听不懂那首《北京北京》的。
“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我的心似乎从来都不能平静”。
每个人的心里,何尝不是住着一个北京!
01
听说,现在北京城的学区房都是12万/平米起步了。
过去一周,“北京房价”的百度搜索指数达到了它有史以来的最高点,网络上“学区房逼离北京”的爆文也是一篇接着一篇,以致于有人说是“北京政策赶人”。
北京的房价这么高,每年如约而至的雾霾让我们真切感到它的狰狞,可这丝毫不影响到我们的巨额工作量和雷打不动的作息时间表。
“北京有啥好的呀?父母还不在身旁,房价那么高,雾霾那么大,为了那一丁点工资,至于待着嘛?”
那北京究竟有什么好,为什么还不舍得离开,依然承受着这样的生活压力?
“因为北京的交通便利呀!”
“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堵车的时候,你就知道什么叫便利了!”
交警叔叔会温馨提醒:您的最佳出门时间是早上6点前和晚上9点后。
“因为北京的医疗服务好呀!”
“到医院做个检查得提前几个星期去预约,还要在你有号得情况下。没号!没号你就前一天晚上去排队吧!”
“那北京的教育资源好呀!”
“你醒醒吧,亲!北京的优质教育资源确实多于其他省市,但只是相对集中,你有学区房吗?最重要的是你得有个孩子吧。”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想到儿时的小伙伴在老家已成家立业,有房有车有了厮守的另一半,甚至有了孩子,而自己还漂泊在外,住着窄小又拥挤的单间,还时不时要面临搬家。
上班需要骑一段小自行车后再去挤着臭味难闻的公交地铁,有时豆浆包子边走路边啃,有时在住处吃着泡面。
02
于是,我们要选择离开吗?我们选择逃离北上广,可真的准备好了么?
每次逢年过节,我回到老家,就像是穿越。你现在做的工作真的可以让你在老家生存吗?
谈论的事情家里的人都听不懂:
你说你做融资,他们还以为你是个大骗子;
你说你28岁还没结婚,他们以为你哪方面有问题;
你说你从事数据中心运营维护,刚好数据中心里面有空调,他们以为你是修空调的;
你说你是产品经理,一出现“经理”两个字,他们就感觉你在当领导;
更不要说什么大数据思维、跨界经济了。
在北京,每个夜晚都有不同的演出:小型的有各种小酒吧里的民谣、爵士表演,中型的有各类LIVE HOUSE里的摇滚乐队表演,大型的有音乐厅、体育场的明星演唱会。
话剧、音乐剧、芭蕾舞,交响乐那就更不在话下了。无论你喜欢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无论你喜欢小众歌手还是大众艺人,这里都是离偶像最近的地方。
离开了北京,我们才意识到什么叫做文化艺术的中心。
在北京,只要不是刻意封闭自己,我们总是可以找到志趣相投的人。
网络上每天都有大量线下活动信息,即便是再另类,再独特的爱好,也能找到同伴。弹吉他、做公益、跳舞、手工、摄影甚至结伴逛胡同、写诗都能找到同道中人。
即便是单身,只要愿意走出去,就不会孤单。
03
有人选择留在北京,有人选择离开北京。
敢于离开的,未必不是强者。
但是,在离开前的每一秒,你必须学会抓住在北京的无限可能,学会欣赏北京独一无二的魅力。
然而,当我们经历了这一切,我们又选择逃回北上广。
朋友今天对我说,假如我们不在北京买房,那么我们在这个城市可以越来越体面的生活。
夜深了,疲惫的城市却没有丝毫的睡意。街道上,依然有着来来往往的车辆。那些高楼里透出的灯光,显得是格外的刺眼,亮了又灭,灭了又亮,仿佛等不及要看到明天的太阳。
酒吧前,那些买醉的人们,依然是那么的兴致高昂。
每个在北漂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无论我们在北京多久,当我们思考“留在北京是为了什么”的时候,我觉得答案肯定不是为了买房子!
买不买房子不会毁掉我们的诗和远方,也不会透支我们现有的创造力。能够毁掉我的,一定是我自己。
04
我们割舍不了在北京生活的习惯,我们的工作虽然微不足道,但它让我们的个人价值得以实现。我们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奋斗的惺惺相惜。
我们抱怨北京的雾霾,抱怨北京的交通拥堵,但潜移默化却丰富着我们的阅历,让我们的精神充足,得到精神满足,不再怀疑人生。
我想,正是这些看似无足轻重却又不能忽视的理由支撑着我们早上听见闹钟就一跃而起,面对拥挤的地铁仍保持微笑和高傲的姿态,啃着包子却像嘴里含着糖。
我想即便是回了老家,但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群跟你不同道,你也无法习惯。因为生活的体验感是由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叠加起来的。
北京,是最好的城市!
北京,也是最坏的城市!
我曾在微博上看到这么一个笑话:飞机上,鹦鹉说:“这航班服务太差了,老子不坐了!”说完就打开机舱门跳出去了。猪也跟着站起来说:“你说得太对了,我也不坐了!”就跟着跳出去了。半空中,鹦鹉对猪说:“你不会飞跟我出来干嘛?”
我们为北京感到难过!
其实,我们也不必为北京感到难过。因为,北京,从来不会为你难过。
我更难过的是,我们无处可逃。
——————————
作者丨逸叇&及拾君
图丨综合自网络
本文系「及拾」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