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最早是由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出的curriculum,意思就是“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之后美国作家博比特1918年出版了《课程》,使课程成为了专门研究领域。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课程类型
而根据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课程的类型又各不相同:
根据内容的形式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按属性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是我们传统的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是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古代“六艺”(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西方的“七艺”。(教会学校的教学内容是“三科”“四学”,合称“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主导价值: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积累的知识文化遗产。
学科中心课程论
就是知识中心课程论,以最早的斯宾塞、赫尔巴特和布鲁纳为代表。主张把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
所以学科课程是以教学为核心,把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顾虑以及技能为目标。
布鲁纳主张: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提倡结构重要性、螺旋式课程、倡导发现学习。
巴格莱主张:要素主义课程理论。课程内容是文化的共同要素,设置要考虑国家民族利益;要向学生提供经验最佳方法;重视系统知识传授。
赫钦斯主张:永恒主义课程理论。强调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学科;永恒学科。
优点:
有利于传承系统知识,继承文化遗产;重视对知识的系统学习,便于掌握运用。教师容易教授;课程构成简单,易评价。
活动中心课程论(儿童中心课程论、经验课程论)
特别是活动课程,是我很欣赏的一种。由杜威提出,从兴趣和需求出发,让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和学科课程相比,活动课程有自身的特点:它是以儿童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编制课程;主张儿童在活动中探索,不断试错,学到自己的方法。
主张教育内容密切联系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从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内容和结构。
优点:
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满足学生兴趣,灵活性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实践活动,重视体验得到的直接经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围绕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静心设计,有利于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社会中心课程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布拉梅尔德为代表。应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问题、社会主要功能、关心的社会现象,社会改造等。
核心观点:不应适应社会,而应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文化。
特点: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社会中;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优点:
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联系,利于为社会服务;重视各门学科综合学习,有利于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按学生的学习要求划分,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按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划分,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按课程的呈现方式划分,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有很强的计划性的主要特征也是主要标志。
隐性课程,杜威提出“连带学习”更深的教育影响。比学科本身深远。(对于课程的态度)。克伯屈提出的“附属学习”学生的接受态度、兴趣和情感熏陶。
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的教育经验(学术的与非学术的)
主要表现形式:
观念隐性课程(校风、学风、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等)
物质性隐性课程(学校建筑、教室布置、校园环境等)
制度性隐性课程(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班级管理方式)
心理性隐性课程(人际关系状况、师生心态、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