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静悄悄待了一会儿,睡着了,作业摊在桌子上,好似无声地向我倾诉着什么……
唉!都说老师教不好自己的孩子,难道这是无法破解的魔咒吗?
这几天学校在上网课,我则成了一名陪读家长。网课第一天,我是专心致志陪读,坐在一边,和她一起听课,课下作业也是一起完成。女儿学习专注度很高,没有杂念没有小动作,积极回应老师,举手答题,让我这个做妈妈的,由衷欣赏。
第二天,我的参与度降低了不少,只是在旁边坐着,用手机处理一些工作,女儿自己听课学习,遇到困难叫我一声就好。
第三天第四天,渐渐我走出了女儿的“教室”。有时候她会叫我和她一起,我告诉她,我有事情要做,比如上厕所,喝水,做饭等等,女儿也就不再叫了。完全可以自己独立上课,并做到专注。
我时常有一种感觉,课堂是老师和孩子们的天地,家长最好默默退场。
可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啊!
自以为颇有些育儿亲子智慧的我,还是没能忍住,在女儿写作业的时候对她指手画脚,而不是洒脱些,在她需要的时候出现。
比如,我会说,这个字还可以写得更漂亮,这条直线最好用尺子画……我把她的注意力全部拉在了作业内容之外。
低段儿童在做事情的时候很难兼顾多重因素,比如写作文,你要求她把字全部写漂亮且没有一个错别字,作文内容的质量可能就会打折扣了。
儿童做事情时她是天生的一心一意,比如要把一个手工做到自认为最完美,她可以中间不吃不喝,更不希望被打扰。标准比大人还高,达不到她会很沮丧,哭鼻子。
这不,女儿觉得数字圆盘画的不够整齐,要求重新画,于是我们翻到了新的一页,女儿觉得圆画的不够圆,要求我给她买一个圆规,我就忍不住自己动手给她画了三个环环相套的圆圈。
在那个处境下,我似乎是无意识地就这么做了,但我知道,这样做会让她默认自己画的不好,以后可能就不会轻易画了,或者就算画出来,也不会给自己好的评价,也不相信别人的好评。
女儿在最中心的圈里写了一个数字9,她觉得不漂亮擦掉了,擦的时候擦掉了旁边的直线,于是又去描线,一描又描歪了,就这样擦擦写写,我们一直没有进入正题。我心里着急了,我说,都半个小时过去了,别人已经写完了,我们还在这打转转。女儿“啊”长叫一声,把笔放下,小嘴一撅,说,我不写了!
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这是我造成的后果,我知道会走到这一步。可是为什么我还是让它顺着这条路走来了呢?
就像我不愿轻易开头去写作,我知道自己写不好,为了追求完美,宁愿不写,也不能有败笔。
女儿以后如果不愿意写作业了,那可能就是今天我给她潜意识里播下了这个种子。你写不好作业,你字不漂亮,你圆画不圆,线画不直……开头不完美,后面的更无从进行了。
也可能,写作业带给了她不愉快的体验,从此她就会再也不想见到它。
如果就此顺应走下去,我们就真的进入那打不破的咒语中了……我的家长和学生们描绘的平时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终于在我家也要上演了吗?
唉,真后悔!可是没有用!
在我想到用反本能思维来应对这种情况之前,我只能如此!后悔也认了吧!新的应对模式,我需要仔细想好,重新来训练自己。
女儿还在睡,我还在沉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