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关于心理学,有一些问题,被问过无数遍,这次终于动笔完整写出来了:
从这篇开始,更新一个系列《认识真正的心理学》,共三篇文章,这是第一篇;第二篇《心理学真身长什么样》,第三篇《普通人学习心理学的详细建议》。欢迎关注。
本文7777字,阅读时间约20分钟。
十秒钟版本:绝非标题党。1、星座等玄学是伪科学,其流行是因为人性;2、斯坦福监狱试验、棉花糖试验-延迟满足能力等许多心理学常见结论,都是错的,因为心理学科普有特殊的困难逻辑;3、弗洛伊德更像是一个思想家、文学家,而不仅是心理学家。
-
先上一张照片。
(海蒂·拉玛(Hedy Lamarr),1944年)
照片里的女人名叫海蒂·拉玛,史上首位裸体出演电影的女演员,曾被评为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二战期间,积极巡回义演,为美国募捐2500万美元。
再说一个技术,CDMA,你只需要知道,今天的WI-FI,蓝牙,Wlan,都以此技术为基础,是高通公司的起家技术。
没错,可能有人已经知道或者猜到,这个重要的技术的发明人,就是照片里那个女演员。被后人称为wifi之母。
可是人们记住的,只有她的美貌。战争期间,她的发明本是为了解决鱼雷的通信问题,但当她拿着图纸在美国军方讲解的时候,所有人的眼里都只有她的脸蛋。
为什么讲海蒂·拉玛的故事,因为心理学的境遇,和这个女子很像。
广为流传的不是心理学,而是简单、有趣和惊奇。
一
伪心理学:人性让它流行,什么都拦不住
1、星座有道理吗?
今天打开一个公众号排行榜,选择情感类或者心理类,排名第一的,大都是星座分析。如此霸道的流行,自然有流行的道理。我们先讨论,星座学说本身有没有道理?
“白羊和狮子更合;双鱼座爱幻想,处女座多强迫症,巨蟹座有爱心...”星座粉丝表示,这些和星座书上说的非常吻合,生活就是证据。
(威尼斯的占星钟,Astrological clock at Venice ©Zachariel)
“白羊和狮子更合”,也就是说,婚恋问题上,白羊座和狮子座的配对情况,至少和随机概率不同吧,否则算什么更搭呢?“双鱼座爱幻想,处女座多强迫症”,那么,在性格测试的统计中,应该能发现他们此特质的评分要比其他星座高吧。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小组,利用2001年英国和威尔士人口普查的数据,对1000万对夫妻的生日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一个相当平淡无奇的结论:并未在1000万对夫妻的星座之间发现任何特殊的倾向性,甚至极其微小的相关性都未发现。他们结合的可能性和婚姻的长久性均与星座无关。
一项从1958年开始的,针对2000多名出生时间彼此只差几分钟的人做的长期追踪。研究显示,这些人彼此间在100多种不同的特征,包括职业,焦虑水平,婚姻状况,侵略性,社交能力,智商水平以及艺术,体育,数学和阅读能力等特质皆不相似,而根据占星术的理论,这些人在这些方面应该彼此会非常相似。
另外,对于700多名占卜师的研究显示,尽管这些占卜师对自己的预测相当有自信,但他们的预测结果并不优于随机猜测所得到的结果。
(弗雷德里克·德·威特在1670年绘制的星座图)
所有的研究中,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支持星座理论中的描述或者声称的效果。
其实,科学家们比爱好者们更希望可以得到有用的结论,这是他们职业生涯的主要希望。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愿意认真去检验这些理论。
但是科学家和爱好者的区别就是,不会因为希望,而更相信假设。
2、那为什么很多人会感觉到准呢?这个问题,科学家也找到了答案。
1978年,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教授(现代人格科学理论的主要贡献者)和占星师杰夫・梅奥联手做了一个性格调查。他们从星座学院中选了两千多个人进行了调查,要求这些人提供自己的出生日期并且完成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是:这些人的性格特征与检验主流星座学说性格描述完全一致。
(汉斯·艾森克,1916年3月4日-1997年9月4日,现代人格科学理论的主要贡献者,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心理学家)
在占星学界的一片欢呼声中,艾森克怀疑星座知识对受试者产生了影响,做了下一轮实验:
实验对象是 1000 名几乎不可能听说过性格与星座之间关系的孩子。这一次实验的结果有了颠覆性的变化:孩子们的性格与星座毫无关系。
对此,占星学界给出的解释是:这些孩子还没有成熟,还没有发展出他们星座赋予的性格。
针对此艾森克做了第三轮实验,这一次他选择了对于占星学了解程度深浅不一的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发现:如果调查对象很清楚星座对性格有何影响,他们的问卷结果和占星学传说的就非常吻合。相反,如果对占星学没有太多了解,他们的问卷结果跟占星学传说的就不那么一致了。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统计研究似乎也能得出星座和性格、爱情有关的原因。
这很好的验证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如果我们全然的相信自己是什么样的,那我们就会变成什么样。
(《皮格马利翁和伽拉忒亚》,[法]路易·戈菲耶,1763年。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命名取自希腊神话故事里面的一位名为皮格马利翁的雕刻家,他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出来的女神雕像,由于他每天对着雕像说话,最后那座女神雕像变成一位真正的女神。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个自我应验预言发展。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发现,故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而且,可怕的是,由于世界各地对于星座的解释不同,所以当地的星座爱好者,表现出来的性格特质也不同:谁能垄断一个群体内星座的说法,就能按这个说法去塑造这群人的性格、行为倾向。
3、流行不需要正确。
1595年,24岁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是中学物理书上开普勒三定律的那个开普勒),写了第一本占星书,精准的预言了一件大事——土耳其攻打奥地利,一炮而红。后来不断有贵族,甚至匈牙利国王、罗马皇帝也找到他,命他占卜。还有一件神奇的事:开普勒曾给匈牙利贵族瓦伦斯坦因算了往后26年的命运,就拒绝再往后推算,而这位公爵就在第27年遇刺身亡。
但是,开普勒自己,是完全不信占星术的。他在日记中写道:“占星学女儿挣不来钱,天文学母亲就要挨饿。”,拒绝算命的理由写道:“如果现在他还相信命运是由星辰决定的,那此人还没有把上帝为他点燃的理性之光发挥出来。”。为了经济来源,也只能利用人们对确定性的渴望,做一些蒙人的事情。
(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邮票,1571年12月27日—1630年11月15日)
本文无意改变星座流行的事实。因为“星座知识本身是否正确”,和“星座为什么能流行起来”完全是两个问题。
星座的流行,至少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人性对确定性的需求:人类讨厌不确定的未来,星座则提供的确定性信息,让相信的人直接消除焦虑,自古如此;
二、巴纳姆效应:人们通常会认为一段概括而模糊的人格描述非常适合自己。这种现象也得到了广泛的验证;
三、确认偏误:人选择性地回忆、搜集有利于自己观点的细节,忽略不利的信息。说的准的记得牢,说的不准的就忘掉。
4、共享原理的玄学们,都是伪科学
与星座相同的,还有很多更有趣的流行内容,但都共享同一个原理。
今天能看到的大部分星座、玄学等理论,要么是精心设计特殊前提和小心措辞以避免被证伪,要么已被证伪;它们发现的现象,要么根本不存在,要么是可以通过科学解释清楚的。
还有这样的观点:玄学不是科学,科学也不是玄学,他们属于不同领域,互相不能证明。这句话本身的逻辑就能看出,是玄学支持者说的。为什么?因为只有玄学才会将自己视为一个门派,与外界事物存在某种界限,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科学也是一个门派。
但很可惜,科学并不是什么门派,它是对事实和逻辑的理性讨论,不管事实是否符合已有理论。它的存在的动力就是自我更新,理论欢迎被修正,能被推翻,是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而如果是伪科学,面对失败,他们会选择两条路:要么用以前的知识重新解释,要么是重新解释以前的知识。总之,我怎么都对,如果没对上,等我回去想一想,重新给你解释。
这两种对待自身的态度,才是两者的根本差别。
二
错旧知识:“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一个原因是,你听的很多道理,是错的
现在开始,带大家去破除5层错误认知。试试看,你自己能闯过几层:
你听过以下说法吗?
LV1:
人类大脑的潜力很大,大部分人都开发了不到10%;
让孩子听莫扎特可以提高智商。
这两个说法都是错的。
每个人都用到了全脑;后者验证无效。
LV2:
当你运用思维、文字、逻辑,你运用的是左脑;情绪、画面、空间感,用的是右脑;
男生的数学天赋比女生好。
这些是对是错?
第一条,确实大脑存在分工,但我们进行任何活动,几乎都是运用整个大脑。早期的一些大脑半球切除手术表明,大脑的功能甚至可以实现转移。
第二条,男女在数学学习上,并没有表现出差异。一项研究显示,一场数学考试中,让女生不填写性别,比填写性别,成绩会更好,前者与男生几无差异。研究表明,是文化中的刻板印象影响了女生的自我认识,从而影响数学成绩。
LV3:
<1>旁观者效应:1964 年,美国的一起凶杀案中,年轻女性 Kitty Genovese 在 38 人袖手旁观的情况下被凶手在公共场合杀害。因此,该效应认为,在危难情况下,周围的旁观者越多,有人站出来救助的几率就越小。因为责任感被分摊了。
<2>路西法效应:斯坦福监狱实验。1971 年,美国心理学家 Philip Zimbardo ,招募了一批斯坦福的在校大学生当志愿者,随机分配担当囚犯和看守,研究监狱中权威者和被监督者的行为和心理。学生们自然而然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担当看守的学生逐渐展示出虐待的倾向,部分作为囚犯的学生则是表现出心理创伤和精神崩溃。因被认为反社会,实验被提前终止了。证明体制化环境激发人性之恶。
(《斯坦福监狱实验》电影剧照)
这两个故事流传相当广泛,不断衍生。但真相如何?
<1>经调查证实,38人,是《纽约时报》记者为夸大杜撰出来的数字,并未有统计,凶杀案发生在偏僻的角落。此外,当时共有两人报警,但当时没得到合理处置,警方选择了沉默。而随后研究人员分析了多个国家,200多个真实场景中的意外事件,90%的事件都有旁观者出手帮助。旁观者人数越多,越有可能得到帮助。
<2>2018 年,Ben Blum 对该实验提出了质疑。他援引了一份 Zimbardo 此前未公开的记录,指其曾建议指导担当看守的学生去变得更粗暴,而非此前所说的“无干预”。而在实验开始 36 小时后就“经历”精神崩溃的“囚犯”学生事后表示,他其实是演的,因为他想快点离开实验,回家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他认为“实验要求他这样表演”。此外,实验还存在无法重复实现和 Zimbardo 涉嫌刻意选择在未经同行审查的刊物刊登结果,以逃避审核等问题。该试验并不可信。
LV4:
延迟满足能力:棉花糖试验。上世纪 70 年代,心理学家 Walter Mischel 找来一群小朋友,他们面前放着一颗棉花糖或其它小甜点,告诉小朋友,如果他们能够忍到 15 分钟后再吃,就能多获得一份。当时研究指出,忍耐时间较长的小朋友通常会在未来有更好的学习成绩、自制力等,也普遍比延迟满足能力更差的孩子成功。证明延迟满足能力,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棉花糖试验中急不可耐的孩子)
这个说法,稳坐成功学的前几把交椅,相信你一定听过。
2018 年,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 Tyler Watts 对 1000 名孩子进行重新研究,提前11年记录他们在4岁时延迟满足能力情况。他们 15 岁时,当年的延迟满足能力和成就水平之间关联已经很弱。如果把家庭背景和智力因素再筛查归类,就会发现关联直接消失。也就是说,家庭背景和智力因素相同情况下,延迟满足能力,和成就水平无关。
还有很多研究能证明这一点。心理学家综合分析认为,刻意训练延迟满足、挫折教育,除了伤害,不会带来任何帮助。那些在研究中表现出延迟满足能力的孩子,往往是因为,生活中父母对他们满足较好,言出必行,孩子愿意信任人,他们更相信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那些难以忍耐的孩子,往往是因为生活中挫折更多,家庭贫困,父母缺乏耐心,于是,及时行乐,是他们在匮乏感下最合理的选择。
如果你感觉到,延迟满足确实给你带来了帮助,那也没错。但搞反了因果,所有其他的条件是原因,延迟满足的行为,是它们在你身上带来的结果。不要再逼自己延迟满足了,去改变原因,而不是结果。
LV5: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最底层的需求是生理需求,比如吃喝;再向上是安全需求、归属感需求、尊重需求,最高层是自我实现。并且先满足了下层才会需求上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你可能吓一跳,这都是错的?我也吓一跳,因为它曾经也是我的底层认知。
但心理学家已经证明,这个模型是错的,人的各种心理需求没有次序,它们同时存在,互相影响。
2005到2010年间,心理学家调查了123个国家的10万多人,发现,即使是缺衣少食的穷人,对生活不满,但他们可以非常快乐,因为在人际关系、归属感上,可能比富人还要满足。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三位经济学家,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他们深入贫困一线进行调研,发现,很多穷人省吃俭用,宁可挨饿,只是为了村里请客的时候摆一次阔,或者买一台DVD。总之,即使下层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们也会追求、满足上层的需求。
所以,今天的心理学家修正了马斯洛的理论,把人的心理需求分为三种:自主、胜任和归属,而这三种需求之间是平等的。
读到这里,可能你会觉得,心理学研究也太不靠谱了,我还能相信谁?我在文章《什么知识才更可信?》(点击阅读)中详细论述过这个问题:所有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的知识,都不能保证绝对的正确,都有一个可信度的评估;心理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更多的是一种“解释性框架”,而不是一个确定的结论。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同时有多个解释性框架。但是,科学共同体的最新研究结论,虽不保证绝对正确,却是最可靠的。
熟知非真知。
有个问题问的很好:为什么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这个问题很有趣,有很多解释,比如听了没做到。但从这个视角来看,原因就很可怕了——你听的许多道理,是错的啊!
世俗智慧里也有真知灼见,但如果你读了这篇文章,还想过好这一生,就没有必要再一头扎进草地里去找遗落的麦穗了,直接去粮食店——最新的科学结论中找吧。
此外,心理学知识的科普,比其他学科的科普工作要困难很多倍。这是为什么?
其他学科的知识,往往是新的内容更有吸引力。比如治疗癌症的新疗法,发现了新的物理定律等,人们喜欢新的东西。但心理学,理解门槛低,人人都可以是传播者。于是,往往是熟知的、简单的、惊奇的理论,更利于理解和传播。这就是心理学这个学科在民间的宿命。
达勒姆大学教育学教授 Robert Coe 认为,这类实验已经渗入大众意识中:“它(棉花糖实验)永远都不会死,就算已经被证伪,这才是最大问题。未来十多二十年的育儿书还是会引用这些理论。”。
但我希望,你知道的,可以是最新版本。
三
弗洛伊德,偶像级别的思想家
1、精神分析是内功,咨询中很有用。
(弗洛伊德)
弗老爷子一直是我的偶像。但却不完全是因为心理学。
精神分析是很多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武器之一,甚至是必要的“内功”。我也赞同。
讲一个简单的精神分析案例。
曾有一个女孩来访者,自述自己男朋友有多好,自己有多爱他,但相处总有很多矛盾,问怎么办。一般人可能会说,这个正常,谁没有点儿矛盾啊,感情应该相互理解付出之类。但她讲到男朋友对她好的时候,我注意到一句话,她说闺蜜很羡慕。
我感觉有些别扭,但说不出来哪里别扭。我打断她,问了一个问题:当初你们俩在一起之前,你有别的竞争者吗?女孩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就崩溃了,开始哭,说,我就想证明我是最好看最优秀的那个女孩。
哭了一阵,又沉默一阵,她自己说,其实我没那么喜欢他。
我立马就理解了——她看起来是想寻求感情变好的办法,其实是一直不喜欢男朋友,所以总是潜意识抗拒感情发展,但意识里又总想竞争攀比,所以才痛苦。
她的那种炫耀的情绪,是一种无意识表达。整个咨询期间,我大都在听,加上引导式的问了几个问题,她恍然大悟。
这些,暂时叫它们“技术”吧。
多个研究统计表明,精神分析疗法在治疗心理问题、精神疾病预后方面,有较好效果。
但其理论本身不属于科学能研究的范畴,它表述的道理无法量化,也难以证实证伪。
2、精神分析是有问题的
我们今天的精神分析,虽有理论发展,但用的大部分概念,还是弗洛伊德发明的那些:意识、潜意识,压抑、防御等。最厉害的是,精神分析直到今天,还是在解决当初他老人家想解决的问题。
提出问题,往往比找到答案,更难。
(冰山模型经常被用来比喻意识和潜意识,尽管不太准确。)
美国心理学会(APA)会员进行过统计,认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人数没有占到会员总数的10%。在另一个主要的心理学组织美国心理协会(APS)中,这一比例不超过5%。
我无法不承认,它确实好用。但不能科学化,至少有两个缺陷:
一、依靠经验直觉思辨的错误太多;
二、理论难以进步。
为什么会这样,其中一个原因是,精神分析,是一个人用自己的知识、感受去理解另一个人。但我们有不同的思维模式,文化背景,成长经历。这些都是有色眼镜。优秀的精神分析师,眼镜多一些,但总有色差。实际上,精神分析犯的错误是相当多的,而且精神分析本身就会干扰、暗示来访者的记忆、感受。
心理咨询的行业道德规范中,要求对案例信息保密。这条规定当然是必要的,但客观上,也让精神分析甚至整个心理咨询行业,山头广立,门派繁多,谁也说服不了谁。弗老爷子去世80年了,站在他肩膀上的有荣格、新精神分析学派等,百家争鸣,一派繁荣景象。我们要允许这种繁荣,这是社会科学的基本规律。但基础共识越少,一个学科或领域才越成熟。
自然科学一般只有一个答案;经济学理论经过200多年的争论,核心理论上也互相认同;在手机行业初期,各种滑盖、翻盖、单板、触屏的设计各有主张,但现在,已经很难见到触屏以外的其他手机样子了。这些并不是因为个性被抹杀,而是找到了那个最优解。知识并没有停止,在这个坚实的共识基础上,大家踩实了脚下土地,就可以继续前行。
3、精神分析是优秀的哲学思想
普通人将优质的精神分析的内容当作思辨文学读,是很好的。因为好的文学本身就是对人性的洞察。在这方面,弗洛伊德具有思想启蒙般的意义。
人本能的寻求确定性,本能的好奇,又本能的热爱自己的思考。
我想,这也是弗老爷子的理论吸引人学习的人性基础吧。
多个心理学家们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生理学医学学奖,这至少说明,心理学在不断的科学化。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弗洛伊德的伟大作品,为情感和认知生活拓展了一条新道路”)
弗老爷子则获得过罗曼罗兰提荐诺贝尔文学奖。也许,这才隐喻了这个伟人,工作的真正属性。
写在最后:心理学的未来
一开始提到的那个女子,海蒂·拉玛,过的并不幸福,她对变频技术的贡献如何也经常被质疑。她经历过7段婚姻,晚年落魄,一生没有因为这项技术获得一分钱。
但是,86岁的时候,她收到了美国专利局专门打来的电话,承认她的专利。
2014年,去世14年后,她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与爱迪生齐名;2015年11月9日,Google搜索首页用1分16秒的动画视频,纪念海蒂·拉玛101岁诞辰。
(《美国发明与科学遗产》杂志)
美貌不是罪魁祸首,但我希望,心理学可以走出这样的诅咒。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跨学科学习者
认真的作者
把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你和世界就会更好一点
公号关注:跨学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