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春节,马上要过去了,但是总放不下自己心里的那点梗。
因为公公婆婆在春节期间的做法,再一次刷新了我的三观。
除夕前的一晚,婆婆在我家陪孩子玩。我对她说:明天除夕,晚上宝宝爷爷要过来吃饭吧?
我婆婆说:看你们愿不愿意让来啊。(我从来没说过不让来。)
我说:过年这一天,不在儿子家过,还去哪里过?
婆婆说:要过来的话,宝宝姑姑也要过来,不能就他们娘俩自己过。
我说:可以啊,宝宝姑姑如果不去婆家过,就过来一起吧。
宝宝的爷爷,常年累月住在女儿家,她家离我家3里路。而宝宝爷爷从2017年7月份之后,就没再来过我家,也不来看看孙子,更别提抱一抱。公公本来就是木讷之人,我和老公从谈恋爱、定亲到结婚,他都像不知道一样漠然。所以,结婚之后,我和他的关系也很低温,见面也无所适从。
而宝宝的姑姑,结婚了,有一个孩子,比我家宝宝大2个月,但是她老公不在身边,远在几千里之外的贵州老家。孩子出生前,还偶尔回来一次,自从有了孩子,从怀孕到孩子目前快2岁,没回来过几次。今年过年也没回来,宝宝姑姑也没去他老家,就这样一家三口相隔几千里过了年。宝宝的爷爷奶奶对此状也没有任何怨言,也没有任何质问。
正因为,女婿不在家,所以宝宝的爷爷奶奶就把女儿家当成了自己家,特别是宝宝爷爷,快三年了,一直住在哪里,儿子家,几乎不过来,也许是害怕见到我这个陌生的媳妇吧。宝宝的奶奶,周一到周五白天在我家帮忙照看孩子,周五晚上就回女儿家。
这样的情况,从2015年5月份,他们来苏州投奔儿女之初,就这样持续到现在。一开始我接受不了,因为我的认识里,父母应该依靠儿子才正常,除非是独生子女。而且,夫妻同飞才正常。公公婆婆的这种做法,大姑姐的这种选择,让我很不适应。有时候觉得我老公好像不是他们的亲生儿子,但看看照片,神似的表情,又让我觉得,他们怎么做到对亲儿子这么淡漠的。
回到开头的对话。
除夕晚上,天快黑时,宝宝的爷爷和奶奶,携着宝宝姑姑和她的孩子,一起来到我家。两个孩子住的虽近,平时也不怎么一起玩。见了面之后,有点陌生,但是同龄的孩子,总有接近对方的好奇。两个孩子在一起玩开了。
这时候,宝宝的爷爷,我老公的爸爸,把姑姑家的孩子抱起来,走到阳台上玩,我家宝宝跟在后面,抬头仰望站在大人肩膀上的小哥哥,一边跟在后面走。
我老公和我都看到了这一幕。爷爷的这个举动,让我们两个都很不舒服,我和老公对视一下,眼神表明了心情。虽然爷爷没做什么坏事,但是我们却觉得自己孩子吃了亏,有点憋屈。大过年的,我们都忍住了。
接下来,老公拿着水管,接上水龙头,把管子放下去,洗车。看着高压水泵哗哗的喷在车上,爷爷直接抱起姑姑家孩子就下楼观赏去了。我的孩子透过窗户看到了,自己留在楼上哭。老公在楼下不断的喊我:梅子,带儿子下来玩玩!
我没照他说的做。因为,我还没干完活,并且,外面那么冷,出去挨冻。
宝宝爷爷抱着姑姑家的小孩子怕水喷到身上,抱着走的更远了。
我心里哑然。也许他所有的举动,都不能以常人标准评价。
我在家里哄着孩子,安抚好了。
晚上吃饭前,宝宝睡觉了。爷爷抱着外孙子回来了。吃饭时,还不忘揽着外孙子,夹这个菜吃,那个菜吃。单纯看这副景象,他又算是正常有感情的人。
饭吃到一半,宝宝睡觉哭了。我抱起来,想让他趁热吃点东西。大概是还没有完全醒来,不吃东西。只愿意趴在大人肩头。老公抱了一会。看到爷爷把外孙子放下手里空了以后,对着爷爷说:爸,抱抱你孙子!
爷爷这才抱起来孙子,抱在肩头,不言不语。没几分钟,孩子还是找了爸爸。
吃完饭后,宝宝的爷爷和奶奶们就要和姑姑一起回姑姑家了。趁姑姑和奶奶带吃剩的骨头回去给小狗吃时,爷爷就抱着外孙子,在玄关处站着等着离开了。
他们走时,老公特意告诉婆婆:明天过来吃饺子啊。
我也没有相送,因为我记得前一天告诉了婆婆:过年要在儿子家过。
他们走了,去女儿家过年了。我们家就剩我们三个。我和老公相对,叹了口气,彼此心照不宣。心里实在不爽,又不好说什么。老公一脸黑,他作为儿子,面对拎不清的父母,也许比我更无奈。
本来计划初二回我家,老公说:我们初一就回去吧。我说:好啊。
我立即给爸妈和哥哥开视频。告诉他们我们初一就想回家。但是爸妈说:初二回来吧。初一不好走路。
我们三个一起看春晚。三个人围着被子,靠在沙发上,吃着零食,也挺幸福的。应该是这样才是最幸福的吧。
大年初一,很冷清。苏州城区禁放鞭炮,像往常一样安静。我们起床,快10点钟。煮了饺子,打电话问爷爷奶奶那边怎么还不过来。回复说:刚起床,不过来了。
大年初一,我们吃完饺子,收拾好就出去逛街了。观前街,人民商场,成宝在商场里奔跑,笑得合不拢嘴,我抱着老公和成宝的外套闲散地看衣服,老公在孩子后面喘着气追着。
这就是我们的新年。回家时,车上被贴了一张罚单。算是敬天了。
大年初一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收拾好第二天准备回家的东西。打算早睡,也磨蹭到10点多才睡。
2
初二早晨,定了5点闹铃。有了上一年初二回家路上堵车的经验,决定早起。起来后,老公煮了饺子,宝宝也吃了几个。我刚起床吃不下,就没吃。六点半,我们就出发了。七点多时,接到爸爸电话:你们到哪里了?你们不是说4点出发吗?
我的爸,与公公的冷漠截然相反,极度的热情。我告诉他:刚出发,路上不怎么堵,估计天黑前会到家的。会慢点的,放心吧!
一路顺利。老公辛苦。
下午4点到家,爸爸妈妈出门迎接,两个小侄女听说姑姑要回来,没有跟妈妈回姥姥家,在家等姑姑了。
回到家后,妈妈忙着做饭做菜,一桌子的菜上桌了,我爸和老公开始喝酒,我和妈妈侄女坐旁边拉呱吃肉。
饭后,妈妈把给成宝买的衣服拿出来,让穿穿试试。我也把给侄女买的衣服拿出来给妈妈看。把给爸妈买的礼物拿出来,告诉怎么使用。
回到家里,我身心舒畅。成成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玩沙子,爬三轮车,在门口水泥地上奔跑。自己琢磨把收音机弄出了声音,就连家里的纱网门,他都当成玩具,反复的关上、打开、打开再关上,乐此不疲。
我有两个侄女,大的7岁半,小的3岁半,还有一个6个月大的小侄子,被哥哥嫂子抱去走亲戚了。成宝和两个小姐姐一起玩,一会去抱抱小姐姐,一会去拉拉大姐姐的手。不害羞,不怕生。
晚上,围着炉子和爸妈聊天,说说家长里短,说说村里发生的故事,说说亲戚们的变化。孩子们都围着老公转,我得以清闲。爸爸说错话,我还是顶回去,改不了了。
初三表姐从北京回来,和表哥一起来我家吃饭。饭后我们又去大舅家玩了一下午。我和表姐,总有说不完的话,共同语言很多。表姐年过40,还是那么漂亮白皙,我心中的女神。表哥又找了个女朋友,换了辆车,等待结婚。
初四,我哥和嫂子和小侄子走完亲戚,回家。这下子人就更多了。吃饭要围满一桌子。小的抱在怀里,中等的吃几口饭就跑出去,玩一会再回来吃一口,吃饭时手里还拿着玩沙子的铲子,吃得衣服前襟滴上汤汤水水。
大侄女喜欢吃鸡皮,小侄女喜欢吃猪耳朵,小成成,啥都不吃,只顾着玩了,这屋里到那屋里,那屋里到这屋里,回家好几天,没吃多少饭和肉,以奶为生。
成宝和邻居家比他大几岁的小朋友们,一起从斜坡水泥地面向下跑,我怕他摔倒,就去拉着他。这小家伙,使劲挣脱我的手,渴望自由奔跑。我就在一边盯着,毕竟,他那仿佛喝了几两酒的跑姿,让我担心摔倒后脸先着地。
小孩子的确有远超大人的精力和快乐之心。摔倒了,爬起来,依然开心地向前跑。跑吧跑吧,妈妈跟在后面,保证的你安全就好。
成宝白天玩的累了,晚上倒是能很快入睡,夜夜安眠。
带着老公和侄女们去沂河边转了转,一路上,空气里飘满春肥的臭味。不过,那才是乡村的本色,土地厚养,人畜平安。
我们没带成成去沂河。回来后,爸爸说:成成一声都没哭,自己玩收音机,自己能找到开关,调出声音来,还能调音量的大小。你大舅母来电话,成成抢着接电话,这小孩,真能!
这些都是他的一贯伎俩,呵呵。
初五,跟哥哥和嫂子回临沂。去了临沂的山东园博园,感叹山东文化的多姿多彩,一个景点,浓缩一个城市的历史和特色,很感人。逛园子,拍照,吃烤鱿鱼,吹泡泡。去吃火锅,吃到肚皮撑爆。
春风十里,不如有你!
在哥哥家住了一夜。哥哥家的床是高低床,成成第一次见。看到小姐姐爬了一次后,可了不得了,自己拼命往上爬,三个小孩子,在上面跳啊,唱啊。成成跳不起来,他就左右摇摆,总要跟上大家的节奏!
小孩子具有群体效应,只要大的那个做什么,其他的就会跟着一起。在床上跳完,又跑到客厅的垫子上跳。老公童心未泯,跟着一起蹦。两个侄女,都喜欢姑父,一起蹦跳,倒也没有违和感。
初六回家,爸妈开始收拾我初七回苏州的行李,塞了满满一车。我们一走,爸妈的年,也就算过完了。
临走的前一晚,又围炉拉呱,爸爸说:今年过年怪好,俺们都开心!
我知道,妈妈做那么多人的饭菜,也辛苦!
儿孙好了,父母就开心。儿孙的开心,是因为父母给了温暖的家。
这就是我今年的春节。我和老公约定,明年的春节,去北方旅行过年,旅行完,直接回家!拉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