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上,大家正在讨论如何让孩子自觉学习的问题。
一位妈妈说:我跟孩子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也知道要努力,要考出好成绩,我也制定了学习计划,但是就是管不住自己贪玩,一学期过去了,计划一项都没有坚持下来,定的目标也没有实现。”
这位妈妈的说法引起了共鸣,另一位妈妈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孩子今天下课回家的路上说,‘妈妈,我今天太累了,不想弹琴’。但是回家后,玩起来就起得飞,一点看不出累的样子。不提醒吧,他不自觉,想要让他按计划做事,还真是必须反复提醒才行。这样我累他也烦,效果还不好。我真担心以后学习任务重了,我和他都应付不来。”
这里的问题不是孩子有没有目标,会不会制定计划,制定了怎样的计划,而是孩子能不能主动想做该做的事情,并且坚持且专心地去做。
这是一个关于自控力的问题。
01 自控力是重要的心理结构,影响着孩子未来成功与否
心理学家Kopp对“自控力”的定义是:个体自主调节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制定计划,并采取适宜的行为完成计划。
自控力是人适应社会的重要功能,是自我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人们在学习、生活、社交和人格品质等各方面的发展。
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Walter Mischel曾在1966年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展了一项关于孩子自控力的实验。
这项研究共有600名来自斯坦福大学附属的幼儿园的儿童参加。
孩子们被要求对放在孩子眼前的一块棉花糖做出选择:如果能坚持15分钟不吃它,那么15分钟后,就会再得到另外一块棉花糖的奖励;如果忍不住吃了,就得不到奖励。
研究人员离开后,有的孩子马上吃掉了棉花糖,有的孩子尝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用手遮住眼睛,用手指戳棉花糖,有的凑上去闻,舔一下,有的孩子闭上眼睛转向另一边不看棉花糖……
总共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小孩坚持了15分钟,并得到了奖励。
几年后,追踪研究发现,在棉花糖实验中为了得到奖励而坚持自我控制的孩子,普遍更加自信和有更优异的学业成绩。
自控力而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无论是学校的学霸,还是职场的精英,自控力都很强。
比如这份曾被新华社转载的武汉某学霸高中生的寒假作息时间表。
重要的不仅是这张作息表把早上6点40分到晚上11点50分安排充实紧凑,甚至连大年三十、初一、初二拜年之余也保持学习的连续性,更重要的是,对计划坚持的自律。
在这篇文章下面,有不少人喷这样“苦逼”下的优秀,是走不长远的。
然而,自控力本身具有持续性、主动性、适宜性的特点,这些都需要内在的愉悦感或成就感做支撑,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自控,一般都是有符合其内在需要的力量做动力。
正如一位网友评论:学霸自身早已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习这件事对她来说难度并不是太大,而且我不信她会是很痛苦地坚持下来。学习对于她而言,带来的成就感和沉浸感或许远大于痛苦。
02 父母做好3方面,孩子自然愿意主动学习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培养孩子的,不正是这样一种孩子自己需要的,而不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能让人享受其中的“自控力”吗?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大都是在求学。因此,培养孩子自发的自控力,学习这件事是一个很好的着力点。
研究表明,学习效能感、学习动机、亲子互动状况与学习自控力密切相关。家长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帮助孩子提升内在自控力。
一、提升学习效能感
学习效能感就是指学习的信心。它是影响孩子学习自控力的最主要的因素。对自己的学业有信心的孩子,比起那些信心一般和没有信心的孩子,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更自觉、更主动。
破坏孩子信心最好的方式,就是大人对孩子学习的批评、指责和贬低。相反,培养孩子信心最好的方式,是家长老师对孩子的鼓励。
如果父母能关注孩子学习过程中任何一点进步,而不仅是结果;如果父母能把孩子现在的进步和他过去比,而不是和别人比,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有很多可以认可和赞美的地方。
比如当孩子偶尔一次把明天上课的书都收拾完整,你可以夸奖孩子:“妈妈发现你在认真地做准备工作,不仅把明天的课程记得很清楚,而且书本装得一本不落。”而不是鸡蛋里挑骨头:“你看你,这本书没放进该放的学科袋里,那张纸皱了也不整好。”
比如客厅有客人来有点吵,孩子知道自己把门关起来自己写作业,你可以表扬孩子:“你比以前有进步哟,不用妈妈提醒,自己关门创造安静的环境,来保证专心学习。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不要忽视孩子这样的举动,认为这是小事,眼里只看得见孩子的成绩。
为什么父母要看到孩子生活、学习中小小的努力和进步?是因为“小”,孩子才有信心做到,他们才不会感到“成功”遥不可及;
为什么要肯定和鼓励孩子们每一点滴进步?因为你的认可和鼓励能让孩子得到“价值感”和“喜悦感”,他们会沿着这个“积极肯定”方向调整和校准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外界不良诱惑所吸引。
二、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和信念,是孩子感到自己需要学习,对学习有兴趣和积极性。
学习动机越强的孩子,学习自控力就越强。
提高孩子的学习动机,总体来说,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比如说给孩子物质奖励,这样的动力是暂时的,维持孩子的积极性也是不长久的。
更重要的是想办法提高孩子学习的内在动机,就是想办法让他们对所学内容发自内心的喜欢或愿意去学。
有一个前同事的孩子,在小学和初一的时候学习都让父母恼火,除了画画好,其他学科成绩总是中下。因为父母都是高知,于是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让孩子努力学习,包括把孩子画画课换成了学科补习,以及各种高压和逼迫。但是父母越是操心,孩子越是不上心,亲子关系逐步恶化。
有一次妈妈带着孩子去澳洲旅游,孩子很喜欢澳洲的环境,说不想回去上学了,就想留在澳洲。于是那位妈妈就辞职,想办法陪着孩子在澳洲生活和学习了一年。这一年,妈妈想开了,与其逼着孩子学习,学习也不见好,不如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于是妈妈支持孩子学习画画。在这一年里,母女关系彻底转变,孩子学习进步也很大,尤其是画画和英语。回国后,孩子就跟变了一个人,在学习上动力十足,现在孩子高二,在重点中学中学习成绩拔尖。
问她妈妈孩子转变的关键是什么,她妈妈说:“出去走了一趟,孩子发现世界很大,有很多有趣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去做。而学习是通往理想的桥梁,她希望自己能考入常青藤名校。当她内心有了动力之后,压根不需要我们父母的任何监督,自己调整方法,自己主动学习。”
这是一个真实但有些极端的例子。让孩子休学去喜欢的国家体验一年,并不具有普遍推广意义。
但是这个例子给我们的启发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可以了解孩子喜欢的是什么,发挥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借此提升孩子对学习的好感;或者是创造条件,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价值,产生对学习的需要感。
在生活中,我们激发孩子内在动机的方法可以是各种“奖励”方式。
一说到奖励,就容易想到物质奖励,比如“钱、零食、玩具”,但是,过多的物质奖励效果会适得其反。
我们可以拓展“奖励”的思路,更多地使用精神奖励、活动奖励等。
精神奖励,比如当你发现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一个点赞,一句认可,一次陪伴,你对孩子真诚的言语和非言语的肯定,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奖励,它们会内化进孩子的内心,转化为他们对自己的积极评价,从而促进他们更爱学习。
活动奖励,可以通过让孩子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或者组织一些活动,或者和孩子一起去参观博物馆、旅游等等,不仅满足孩子,而且让孩子从中体验到各种不同学习形式的乐趣。
总之,所有的“奖励”的目的,应该是让孩子体会到学习是有意义的。
三、建构良好的亲子互动
亲子互动是父母与子女的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互动过程。
研究发现,亲子互动越顺利、轻松、开放,孩子在学习上就越自控,而且亲子互动良好的学生,学习自控力显著好于亲子互动差的学生。
在亲子互动中,家长常出现的问题是:只盯着学习,只会索要成绩,而不关心孩子的需要,和他们的困难。这样的互动是单向的,压抑的,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无力感,让孩子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排斥甚至厌恶。
而亲子互动良好的家庭,父母对孩子学习生活上的变化和需求更加敏感,更关注孩子情绪和想法上的变化,并及时引导;父母对孩子有更多的关心、支持行为,遇到问题时及时参与,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能够从父母得到更多鼓励,他们在学习上会更积极、主动,更有计划性和自觉性;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孩子也能及时得到支持,从而更有能力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孩子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很多学习好的孩子,背后都有着良好的亲子沟通和互动。
在一档“好家风培养好孩子”的节目中,考入北京大学的姜霁恒说:“我生活在一个轻松、有爱的家庭。”“爸妈从来不和我说成绩的事儿,对‘双百’‘第一’这样的关键词完全无感。”
而他的妈妈也回应:“父母对‘分数’心态平和,孩子才能放松愉快地去学习。不过孩子总会遇到挫折,这时候父母就要帮助他们。”
妈妈举例说:姜霁恒小学五年级候参加过一个数学培训班,每次考第一的孩子有一次却考得不好,心情很低落。此时,责备与劝说都毫无力量,父母要做的是帮他找到问题。每次他上课,我都在后面旁听,回家之后我假装不会让他给我讲,他先是讲了一种算法,我假装没听懂,让他换种算法,他来回给我讲了好几个方法……在给妈妈‘补课’的那段时间,孩子逐渐找到了解题思路,也找回了自信。
父母营造轻松、开放的家庭氛围,经常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换位思考,避免粗暴地对待孩子,才能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
让孩子主动自律地学习,只要方法得当其实不难。
培养孩子学习自控力的原理也不复杂,关键是父母做好自控力地坚持实践。
当父母刻意、用心、持续地做好 “提升孩子学习信心,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孩子拥有良好的学习自控力这事儿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