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责任(下)

本文为原创非首发,首发于微博,ID:星光下的丑小白,文责自负。

(接上文)

三、 行为的责任

除了存在本身必然伴随的责任,人的行为也会对自身、他人、世界产生影响。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些影响,是否认为自己该为其负责,但它们就是会同时嵌入到我们自身、他人和世界层面,不同程度地化为了我们的责任,由我们主动或被动的承受。

(一)客观规律在运行中驱动着行为责任的落实

1、微观层面上,我们的生理机制意味着我们几乎无法脱开行为为自身烙印下的责任

人的生理机制就是人体本身的规则。无论我们思考、言语还是行动,这些在内或在外的行为本身就会激活和训练我们相应的细胞,促成我们相应神经回路的形成,让我们对某些事物更敏感,甚至让我们在多次重复或类似的行为之后形成习惯。而我们行为过程中产生的念头,进行的感受和思考,也都会融入我们的记忆,使得我们的认知、判断乃至选择受到影响。

这些机制已经在我们的躯体上烙印下了痕迹,使得我们在接下来或短或长的时间内,几乎无法避免这种影响。它们实际也就成为了我们必须要为自身行为负担的责任。

这些责任,大多数都会悄无声息,让我们在不知不觉,在念头、选择乃至惯性之间被它们驱使,最终以不同的方式担负起这个责任。即便很多时候,我们认为那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但实际上,它们从很早之前某个行为发生时,就已经在修改我们的我们的认知、行为的尺度,甚至是方向的选择。

有时,这些责任会更明显。它们会化为萦绕在我们自身或他人心中的心结,成为了我们无法放下的沉重包袱,进而驱使我们为自己的责任主动偿付。

2、人类的言行成为了信号,同样遵循社会运行规律,成为了族群种种趋势和现象的一部分,也酝酿了族群和回馈到自身的责任

客观规律普遍存在,不仅存在于人体机制,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不管它是否会被人类获悉,它都在运作。个体的行为有时会直接引发或长或短的连锁反应,有时即使仅仅是作为信号释放出去,也可能引发个体意想不到的群体变化。这些,我们在生活中往往可以直接观察到。也因此,对这些行为的发出者来说,不管他自身是否意识到,当这种连锁反应或信号传递发生,他就需要为这些行为负责。只不过群体的环境和变化往往是多方面共同促成的,它同样取决于族群中大量其他个体的选择。也因此,这个责任并不会仅仅由一个人承担,而是化为了族群的环境、倾向和趋势,裹挟住环境中的每个人,成为了群体中每个人都要面对和担负的责任。

3、宏观层面上,物质遵循客观规律在自然中流转意味着人始终要面对自己改造物质的责任。

物质的运转遵循着客观规律,无论我们是否看见、预料到,他都会随着自然运转规律和我们的生理机制,在整个世界和我们自身流转,并且会在无数次的流转中发生某些我们不可预料的变化。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可以控制物质流转,但实际他们并不真的完全可控。自然环境的运转规则很多尚未被我们获悉。即便我们已经获悉了某些规律,但即便在自然环境中,某些变异也会发生,而在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某些意外。有时,我们会因对物质的改造引发某些连锁反应,有时则可能引发某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弥散;有时,我们可能在不经意间将有害物质转移到人群之中。比如:将某小块陨石当做特殊收藏品贩卖到人群中,再比如将某块远在高山之巅或者远在北极的冰块带回,但其中可能封存着较早的病毒品种等等。人们的某些行为看似普通,但是也可能引发严重的问题。

更多时候,我们对物质进行取舍、改造,毫无节制,我们明知滥用但却无法停止。我们自己也很清楚自己陷入了总量不足、再生有限的不可持续状态。但我们仍沉溺在这种状态,宁可为了眼前一时的繁荣牺牲更长远的利益。事实上,这不只是我们族群的选择,而是人类在共同倾向和趋势下,被彼此裹挟着做出的共同选择。

但无论人类有何借口,在宏观规律面前,物质的运转不会因任何的借口而改变。我们族群或者其他人类族群都会承担这种责任。这终将成为群体性的无法逃避的责任。

(二)人类族群的规则明确了相对个体的责任承担

每个族群都有自身的内部规则,有些落实成了文字,形成了明确的规则体系,有些则停留在口头或达成了行动的默契。这些或明确、或约定俗成的规则协调着族群的运转,调和着族群内部关系,也约束着个体。个体身处其中,也必然会因这些规则,承担某些责任。

(三)个体自身对行为责任的界定具有一定的主观判断

除了规律和群体赋予的责任,人也会因为自己的想法主动承担起某些责任。每个人对自身责任的划定是不同的。这往往与个体的经历、认知、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密切相关。既然划定是不同的,自我的认可和选择也是不同的,承担责任的意愿也同样不同。

如果在个体眼中、心里,某件事是他的责任,萦绕在他的脑海里,驱使他希望去承担。这同样是个体的选择。

不过无论是哪种,主动承担或者自我否认,这些客观存在的规则从不会因为人的选择而改变,它始终存在。每个人在自我思考、言语、行动的每个瞬间都在不断地塑造自身。我们的选择不同,我们塑造的自我也就必然会不同。这些不同影响了我们的选择,也就必然会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四)上述三层次的关系

1、族群规则可视为自然和社会客观规则的补充,但它无法隔绝客观规律下个体和群体对责任的担负

族群规则只是内部规则,它是族群为有效协调自身而采取的群体划定。它本身是对客观规律进行的显性补足。但它却始终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无论人类规则是否公正、有效、足够,客观规律都会对人类规则进行补足,以它自然的方式运作,补足、代偿甚至颠覆人类的规则。比如在某些个例中,一些被忽视、被遗漏、被压制的情绪情感会堆积在个体内心,被激发酿成一场悲剧。这些看似意外,实则近乎必然会发生的个例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社会的补足。再比如,无论人类如何界定自身对物质资源的权力,在规律的面前,自然的取舍从来不会给人类留下任何的余地。有时,自然剥夺了人类声称的物质占有,但我们毫无办法,因为在自然面前,它们其实本就并不真的属于我们。

2、族群规则对个体责任的约定取决于族群中的大多数

族群规则是族群中大多数人的共同选择。一个族群制定何种规则从来取决于其中大多数人的认知。也因此,虽然个体对自身的责任判断不能撼动客观规律,无法改变自身在规律面前需要担负的责任,但却可以影响甚至与族群中其他人共同决定族群规则的走向。

而这意味着,族群的规则必然会受到群体内个体的认知影响。个体如何认定自身的责任,群体就会具有什么样的认知,进而制定出与之相匹配的规则。他们本质上是基础与表象的关系。

这也意味着,如果客观环境发生变化,族群的认知发生变化,那么族群规则也必然会发生改变。人类社会的规则总是在进步,在不断调整,是因为条件发生了变化,群体认知发生了变化。当客观条件使得原本均衡的状态被打破,变得不再均衡,那么依托这些前提设立的原本的规则,就变得没那么公平,而其中大多数人的认知也会发生变化。因而,规则总是在不断地调整,但它的调整始终取决于族群中的大多数人。

3、个体对自身责任的主观认定无法改变客观上我们的责任划定

无论个体自身如何认为,客观规律始终在运作。在微观层面上,这些责任早已经化成了每个我们被激发的细胞、被训练的神经回路、思考方式,化成了我们的记忆、感受、心态和认知。这些责任也同样影响融入了他人,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同样的,它也在物质层面运作,让我们在基础物质的运转过程中,同样承担着责任。

而在族群层面,我们生活在族群中,享有族群规则下提供给我们的福利,难免受到族群规则的约束。这些都是个体无法改变的客观现实。

四、生命对责任的担负

(一)生命担负责任的原则

1、人应该承担自身的天然责任

人的存在天然伴随着责任。我们是无数更小层次生命体通力合作的结果。在我们的躯体中,无数细胞奋力生存,通力合作,为我们的生存而努力,那么我们也该为它们负责,为它们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我们是同时拥有躯体和意识的个体,那么我们就该完整地审视自身,同时为自身的躯体健康和内在精神负责;我们是群体的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就该由自身来选择和践行我们到底要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群体,因为我们的选择本就是群体环境的一部分,也因为我们的选择终究会随着环境作用回我们自身。

由此,人天然就有着维护自己生存,善待自身,善待他人和世界的责任。我们忽视自身躯体,就会遭至躯体损伤;我们忽视内在精神,就会陷入内在痛苦;我们忽视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状态和选择,就会被动承受群体环境变化的结果。

2、人的行动应以天然责任为出发点

人的天然责任实际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所思所想,所念所求,成为了我们诸多行为的出发点。只不过我们的所思所想,所念所求过于庞杂,很多时候远离了我们自身的真正诉求。有时它们还会受到外界信号的影响,发生扭曲偏转,被转换成另一个样子。更多时候,这些念头彼此冲突,总是需要我们做出权衡取舍。也因此,我们选中的行为很可能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逐渐偏离了我们自身的天然责任。

但实际上,如果我们的行动能够回归,回到我们天然的责任,它就更贴近我们的真实需求。因为我们天然的责任本就是在维护自身躯体和内在精神的健康和快乐,在维护我们为了自身必须要保护的群体选择。这种以天然责任为出发点的行为,往往代表着我们最核心的诉求,是对我们维护自身躯体和内在精神健康更有利的方式。相较其他选择,这些行为常常更能令我们实现更为完整的快乐。

也因此,如果我们行动前,能够认真审视我们的行为,看清它们依托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或许可以获得更加满意的人生。这些行为是否真的是在履行我们的天然责任,或者只是其衍生的衍生,亦或者是将已经失衡的局面推向更为严重的失衡,更加背离我们自身。当我们审视过后,也许,我们才能够更全面,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行为,到底是在捍卫我们自己躯体和内在精神,还是在背离我们,将我们、他人乃至群体送上不归路。

我们的这种审视不应该仅只停留在行动前,相反,它应该贯穿行为的全过程。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在惯性的驱使下,一步步靠近甚至越过红线,陷入失衡之中。而这种越界和失衡,本身也是背离。我们常感慨自己失了初心。这实际就是在越界后的追悔。对行为的审视实际就是在避免我们产生诸如此类的遗憾,为了捍卫我们更根本和真实的快乐。

3、人对某一层面责任的担负并不意味着在其他层面责任已经清偿或弥补

个体的行为同时作用在不同层面,不仅在自身、在他人、在族群,亦在世界层面。某些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在某个层面付出了足够多的代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其他层面就无需再担负责任。无论人类如何界定自身内部的责任,是否认为自己已经偿付完成,这个世间运转的规律还是会作用在每个人身上,在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

4、某些情况下,不作为同样意味着责任

人天然就存在着责任,也会因为自身的某个行为而产生新的责任。当这些责任存在而个体却没有担负时,就演变成了自身不作为的责任。

(1)对天然责任的忽视导致的不作为责任

人天然就有要生存、要善待自己的责任,也有着尊重他人、其他生命和善待世间万事万物的责任。因为人和他人彼此相连,人和世界彼此相连,我们都处在同一个循环体系内,当我们忽视我们这种关系时,我们放任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就必然会通过整个系统,影响我们自身。

我们对天然责任的忽视,等同于以不作为的方式放任外界对我们自身进行侵害,放任外界对我们进行冲击,这种不作为责任的本质就是对自我的不负责。

避免这种责任的产生就是要正视自己的天然责任,即便它看起来是群体的、是世界的,但只要它是我们不希望看到通过群体和世界循环落回到我们自身的,我们就该坚定地拒绝和阻止他,避免由于漠视导致自身受损。

(2)由过往行为导致的不作为责任

不作为责任也可能是过往的某个行为引发的。

行为可能引发后续的行为,也可能引发了某个意想不到的结果。而当某些迹象发生时,过往行为的实施者有责任对他行为的影响负责,需要为了防止不利后果,而主动采取行动,而不是毫无作为,放任恶性结果发生。如果放任不管,不作为的责任就发生了。

比如,众人皆知的,几个人一起喝酒,有人喝醉,没有喝醉的人就需要承担送他回家的责任,如果没有护送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一旦喝醉的人返程途中出现事故,一同喝酒的人也要因这种不作为,而被问责。

(3)人类社会规则下的其他不作为的责任

人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社会规范。每个时代都会对人需要承担的责任作出明确规定。除了人因为忽视天然责任产生的不作为责任和因为过往行为产生的不作为责任,人还需要履行社会赋予的其他不作为责任。因为这是群体达成的共识。

(五)生命响应责任的方式

人们的选择不同,也就决定他们承担责任的方式不同,承担的结果不同。有人积极面对,坦然担负;有人逃避一时,终陷罗网;有人在经历过后能够悬崖勒马;有人恐惧担负却终无法回头。

1、为了承担责任,主动采取弥补行动

当个体主动采取行动,试图挽回自己的过失,他就是在主动承担责任。

这种情形下,个体常常更有选择权,行动起来也更加灵活。他可以自由地选择他想弥补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以及弥补的程度。这就使得他自身取得了一定程度的主动权,在很多情况下能够大大降低更严重后果发生的可能。

(1)实质:

为弥补而催生出的新行为,本质上是对过往行为的主动回应和干预,是试图用新行为尽早弥补和治愈某种损伤,以避免过往行为的发酵朝向不可控发展,演变成惨烈的结果。

这种衍生出的行为本质上是责任的提前终止。好比,向某个被自身行为牵连,处境困难的人伸出援手,总好过等他心中的仇恨积聚到极点,挥刀砍向自己一样。主动弥补行为的着力点是承担自己行为带来的责任,并且在对责任承担的过程中,获得自我的成长。

但无论个体基于何种原因行动,新的行为也会产生新的影响。这些新的影响同样也该被个体审慎考虑,因为它同样也是个体行为的责任。

(2)影响:

弥补的行为能够同时为个体带来多种影响,包括:

① 能够避免更严重结果的发生,减少伤害,甚至终结伤害

弥补行为往往可以在事情发展到更严重前,有效地扼制住问题的发酵,及时堵塞漏洞,治愈伤痛,避免更严重的失控。通过弥补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问题的总量,从而让自己的责任也大大降低。

有时这种弥补的行为甚至能终止伤害,从而消弭自身的责任。

②促进个体成长,能够让个体的精神世界更加强大、坚实,让个体从内蜕变成为有担当的成熟个体;

弥补行为能够让个体对自己过往行为产生更清楚的认知,让个体的视角更加清晰、全面,避免此后再陷入同类陷阱。因此,大多数时候,它能够帮助自身建立良好的行为培养机制,让行为模式能够得到有效校正;

③利于推动良好的社会倾向和社会风气的建立;

2、被动等待责任最终结果的降临

当然,很多时候,个体也可以选择被动等待责任降临。

在这样的情形下,在责任落实前,很多时候,它都处于一个隐秘酝酿的状态。

(1)实质:成为因果的显现载体

被动等待,直到责任降临是大多数人的行为选择。

这种被动等待责任的过程实际上是过往行为隐性结果成熟的过程。无论个体是否意识到过往行动的影响,这些影响都在微观和宏观层面同时酝酿、发酵,直到成熟后显现。这种酝酿和发酵既在个体自身层面,也在他人层面,在社会层面,即使个体能逃开他人层面的影响一时,却一生无法摆脱这种结果在自身的酝酿,更无法控制这种结果在社会层面的酝酿。

事实上,大部分的行为影响人们是不清楚的,很多时候也只能被动等待责任的降临而已。这种降临可以是通过社会规则显性表现出来,也可以潜移默化地体现在人的躯体、精神意识、周围环境的变换、利益与情感关系上,逐渐作用于人。甚至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正在承担某种责任,但他切切实实已经在承担自己或者群体过往行为的后果了。

(2)影响:

①需要承担的责任较大。

由于个体的被动等待,实际上是等待自身行为的隐形结果发酵显现,这一过程可能会形成多米诺骨牌,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发生,使个体面临更加沉重的责任承担。

②较难获得成长

由于隐秘性,个体无法获知自己行为和责任之间的关联,无法构建事件全貌,也就使个体很难纠正自己思想上的偏差。认知无法提升更新,成长较为困难。一方面,个体可能会经受了很多痛苦,另一方面他却很可能不明就里,无法理解原因,更多的时候容易重蹈覆辙,甚至错上加错。

** ③容易养成不良性格倾向,精神世界更加衰弱**

由于长时间被动的等待,个体容易养成逃避责任的倾向,会更被动和怯懦,精神世界更加脆弱。

④促使整个群体向缺乏担当和主动性的不良倾向滑落

个体的行为组成了群体。如果这是大多数个体的选择,那么群体也同样会产生这种不良倾向,变成一个缺乏担当,丧失主动性的群体。

3、逃避责任,采取了规避行为

在责任面前,有人积极承担,有人消极等待,就有人试图逃避。但责任从来都无可逃避,因为它的发生和酝酿更多是一种自发的必然结果,而非一定要由社会来审判。

(1)实质:

逃避责任,采取规避行为,本质上是让过往行为的伤害扩大化。

一个新的规避行为往往会伴随着新的影响和责任。逃避责任的行为,自身常常就伴随某些问题,极大可能天然就伴随着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因而逃避责任,采取规避行为,实际上是在两个层面将伤害放大:

第一层是过往行为因为问题迟迟没有被有效解决,导致问题持续发酵产生的伤害加剧的影响;

第二层是因为新的规避行为带给当事人、社会和世界的多重影响。

相较起来,第二层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因为新的行为将新的当事人牵扯其中,形成了一种多重的多米诺骨牌阵,让更多的人成为了该事件的因果载体,让过往行为的影响在更多当事人、更广泛的社会层面进行了二次发酵。

(2)影响:

①伤害扩大化,责任加码

由于规避行为的存在,新的行为带来了新的影响,个体面对的已经不再是过往单一行为的责任,而是双重责任。个体既逃脱不掉因为过往行为产生的责任,也逃脱不掉新的行为伴随的责任。这相当于个体为自身套上了双重责任,并且两种行为带来的伤害因为迟迟没有弥补都在持续发酵,等待显现。

②个体的内在精神逐渐向扭曲发展

由于行为结果的发酵需要时间,在个体看来,似乎自己的规避行为发生了效果。于是他可能会越发肆无忌惮,从而内在发生异变,认知扭曲,逐渐认为自己即使做错了事也能够逃脱这个世界的规则。但实际上,这种认知本身就是责任发酵的一种形式。它在以另一种方式作用在个体身上,通过对他认知的改造完成这种报复,促使他走上一条积重难返的道路。

③将帮助他规避的人牵扯进行为的因果之中,成为因果承担的共同体

在一件事的推进中,每个牵扯其中的人都存在责任。一个人的规避行为如果牵扯其他人,那就相当于将其他人拉进了这场行为与责任之中。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刑法中规定的“包庇罪”。

这种牵扯不仅体现在明面上,也潜藏在暗处,这种行为本身会同时对个体和帮助他规避的人产生影响,让他们的心态发生变化,对他们的认知构成影响。那些被牵扯的人如果是因为情感选择了帮助,那么他与个体之间的情感和对个体的认知会发生变化。如果是因为利益,那么他自身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底线也会发生变化,无论是因为哪种,这两种情况下,帮助他规避的人对社会的认知和态度都会改变。因此实际上,也将这种行为的责任通过另一种方式,作用于那些帮他的人身上。

所有的人在这场行为中都成为了因果共同体。

④责任最终无可避免,反复的试图规避只会让自己万劫不复

即使个体能够短暂的规避了社会层面对个体的审判和处罚,在他所能看到的地方规避了某个行为的责任。但其实,这种行为结果的影响同时发生在各个层面,任何人都规避不了,这才是真正的责任。责任本就逃无可逃。

他发生在当事人自身层面,比如前文提到的,会让个体产生错误的认知,认为自己做下任何事情都可以逃脱,因此内心扭曲,越发地肆无忌惮,最终导致自己万劫不复。

它也会同时作用在他人层面。帮助他规避的人、被他伤害的人也会因此发生变化,酝酿着下一个显性结果,成为助推他走向自身结果的推手。

它同时作用于社会层面。一件个例可以成为一连串个例的开端,甚至可能在被观察到的同时,快速扩展到整个群体,导致整个群体的不良倾向,从而让他最终承担自己推动的恶果。

所有的行为都会在个体、社会身上打下烙印,这种烙印的影响甚至远甚于社会的对某人审判。这种烙印是行为天然镌刻在个体和群体环境身上的,没有任何人能逃脱,这就是行为伴随的责任。

⑤个体的规避行为会促使群体向短视、责任混乱、相互攻击发展

个体的行为会影响群体。个体的规避行为一旦未能被及时制止,不仅他自身可能更加肆意妄为,帮助他的人心态、认知,乃至底线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也可能会将这种应用扩大,而这种规避行为如果被察觉到,或者被隐约意识到,更多短视的人则也可能有样学样,试图逃避责任。这些行为会逐渐蔓延至群体,导致群体短视、逃避责任的不良倾向。而一旦群体性的责任无法被快速、正确地落实,责任的混乱就会加剧。在个体层面,一旦个体身处这种混乱的信号之下,因果发生异化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表现为责任无法正确地落到应承担的个体身上,反而落在他人、甚至落回到整个群体身上。如果群体产生这种倾向,将不仅仅是责任混乱的问题,更可能会导致群体内部矛盾加剧,使得群体逐渐演变为内部互相攻击,甚至走向群体的衰败,乃至分崩离析。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1,784评论 5 47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745评论 2 37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8,702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229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245评论 5 36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37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798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471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655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85评论 2 31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53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235评论 3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93评论 3 30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6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96评论 1 25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654评论 2 34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233评论 2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