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名叫“病中随笔”,可又觉得太丧,哈哈。姑且简单一点吧!
以前抗拒怀疑这种治疗方式,上个礼拜终于基本决定要尝试一下。而后由于姨妈和不够坚定的心又耽搁了几天,终于昨天下了决心,要不是迁就某人的时间,可能昨天就来了。
来了一做检查,说除了治疗还得按摩几天,于是稍作犹豫和考虑就非常果断的决定住下来治疗。虽然只带了充电器,包也没带。
按摩。又是一如既往的泪如雨下,搞得医生看见我这样不敢下手了都。每次都是如此,也许不是疼痛所致,虽然真的很痛很困。都是心病吧!
午饭。面条和烩菜,连西红柿酱都没有。无妨,我是看病来的,填饱肚子就行。我自己做饭可以色香味营养俱全,粗茶淡饭我也可以吃出甜味来。吃着吃着也还觉得不错。晚饭是稀饭馒头咸菜。听说没有早餐,大概这是唯一缺陷了。
下午我状态不错,按摩时坚持住,不仅没哭,听到笑话还笑了,也跟别人简单聊天。最后更是跟医生和按摩师聊了一会,坚强自信,似乎那个“常态”和“正常”的我又都回来了。
为什么呢?是什么这么快促成了这个一念之转呢?
午饭后躺在我的床位。邻床的阿姨看到我那个德行,就说你要心情好放松病才能好的快等等,嗯嗯,其他的病友似乎状态都不错,笑着,疗着。我想到了我妈。原有的发现和觉察,加上这几年的学习。
我在想,为啥我这么聪明睿智,却每每总是这样脆弱和愁怨?我想到了她。我这样郁郁寡欢和愁眉苦脸的面容,分明活脱脱是她的影子,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毛一样。对治疗效果的忧虑,身体的疼痛,一直善良勤勉却遭生病的不解,没有人抚慰理解体贴的悲戚,等等等等。所以,一到这种情境就显得不堪一击,脆弱无比。
悟到此,好像我有点要从脆弱中出来了。再一想,我来干嘛了,我要怎样面对…就这样转念了。写出来这么多哈,其实是极短的感受和思维过程。
对了,还想说说这里的病友们。几乎大部分是父母那一辈的中老年人,看样子也基本是农村来的,全部都热情善良。我一来就关注,吃饭帮我打饭,给我接水,提醒我吃饭,给我零食,等等,很是温暖和感动,这是一幅我非常熟悉的乡土中国的画卷,满满的人情味。
其实我一开始不习惯,因为我这个山里妞,经过多年上学和外边生活,已经很享受和懂得“界限”,这个中国人最缺乏的东西。所以一开始我真的有些不习惯了。但我最终接纳和习惯了这个方式,因为我其实需要。
我需要这种帮助,需要这种精神开导和鼓舞,需要这种参与感和互动感。有了连接,存在感和归属感自然就足了,敞开心扉了自然心情就愉悦了,也有了倾听和欣赏别人的能力了。
重要的是,其实我原本也是很主动和喜欢跟别人连接的一个人。只要我完成了这“一念之转”,那么那个原本积极坚强的我就会回来。
只有一个插座,今晚没法充电了,仅剩13%电量啦。黑灯瞎火的眼睛也不舒服,就这样吧。方山第一天,一切都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