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你”,在一般人眼中一句简单的话,在回避型依恋人格口中却是永远无法表达出口的咫尺天涯。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心理障碍,你喜欢了一个人,一旦那个人对你表现出同样的喜欢,你会下意识的逃避,甚至,开始厌恶那个人。而当别人不喜欢你了,你又开始产生好感。
轻度患者的心路历程是:
“好想谈恋爱”
“真的没有喜欢我的吗?难道要孤独一生了?”
“我真的很想很想有人喜欢我”
......一旦有人试图接近......
“别TM惹我,让我自己呆着!”
重度患者的心路历程是:
“我很好”
“非常好哇”
“一个人呆着是最开心的事情”
“怎么可能还存在爱情这样的东西?能吃吗?多少钱一斤?几十年没碰到的现在会砸到我头上?”
......常用的面部表情是:有多远滚多远.....
越喜欢越远离。
有时候你觉得自己不想谈恋爱,更不需要所谓的恋爱,觉得自己受不了“过分的亲密”,接受不了一个还不够熟悉的陌生人来介入自己的生活,打乱自己的节奏,扰乱自己的内心。一旦有产生亲密关系的苗头,就立刻切断联系,打着“一个人万岁”的旗号躲得远远的。
但不知道表面上的逃离所带来的解脱,是否能带给你真正的快乐。
本身是此类人格或者喜欢上此类同学的你,应该都很痛苦。
看起来的渣男渣女,实则夜里寂寥的时候只能暗自神伤,会自责自己像是感情中的骗子,为什么刚刚把人家追到却没有好好珍惜。但其中的痛苦应该只有回避型人格们知道,或许哪天酒醉想要尝试迈出一步,努力把这段关系实质化,就醒之后却害怕猛烈的回应。在不知所措与自我逃避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最可怕的是真情。
而喜欢上这类人的同学,往往因为得不到任何回应,觉得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非导自演的独角戏,维持不了多久或者干脆追不到这类人。或者因为“回避们”的喜新厌旧、喜怒无常而倍感疲倦、丧失自我。
“太累了,实在追不动。”
是啊,得是内心多么强大的人,才能“远远地守护在远方,不逼近,不离弃”。
说说我自己吧。曾经的我应该是个回避型依恋人格,享受被暗恋的过程,一旦逼近“恋爱”的角色,又会马上翻脸用自己的冷漠来保持距离。
大学开始断断续续的研究心理学,了解到很多成年之后的“怪异举动”是幼年时期某方面的情感没有得到满足,造成部分人格的不健全。
从小和父母分开,没有和父母形成依恋关系,所以形成自己的一套防御体系,非常害怕依靠他人,心墙高筑,偏执缺乏安全感,经常会感到孤独,尤其是热闹人群中的孤独。
还有就是自卑,深深的自卑。而这种自卑通常挂着自负的假象,实则是因为自己的无能而产生的痛苦与无奈,内心常妄自菲薄,不定期情感崩溃,无端的嚎啕大哭。
所以,看起来自信到自负的人,反而是个不认可自己的孤独症患者。
但这样的人,也往往更加有才,在某方面。
在音乐、写作等等艺术上,因为情感充沛和有大把的时间和自己独处,反而有时候能够沉下心来做一件事情。
如何走出“回避型依恋”这个迷障呢? 或许是喜欢上一个患病更严重的人。在他身上你能够看到他的无奈与痛苦,能够体会到他做出违心选择背后的苦笑,想要去拉着他的手带他跑出他的心魔,却又看他在自己搭建的“牢笼”中越陷越深。
不断和他讲道理,试图改变他都往往只会激化矛盾,对方固执的思想和常年的自我认知并不会就此妥协。
当他意识到,可能或许是喜欢你的时候,别以为是他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好兆头,这是他情感反反复复开始的噩梦。如果你足够喜欢他,也将被他的犹豫与变幻无常拖的精疲力尽。有时候,一段感情还没有开始,有可能被一句“建议你还是找个想要爱,懂得情的人”所无期限的封印。
不要以为冷战与短暂的分开能够让他想起你。或许,他会想起你,但绝不会主动联系你。
怎么样的距离,才是适度的空间,让他能够适应新的环境与消化亲密的关系?
怎么样的沟通方式才是合适,避免无意义的猜测和争吵?
给予怎么样的包容和理解才能够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不离不弃,以及接纳他自己也喜欢你的事实?
不好意思,我也渴望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