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份的时候,大学同学过来玩。说他最近用信用卡积分兑换了出去玩的机票。也提醒我,可以用积分兑换些用得上的东西。等他走后,我打开了中信银行的积分商城。在兑换物品分类中居然发现了图书一项。让我更加惊讶的是,里面的图书多数是新书、而且质量也不错,于是果断兑换了五本,其中的一本就是今天说的《认知天性》。
这本书中阐述的理论颠覆了我以前对学习方式的认知。它的论调是重复阅读、记笔记、集中练习等常规学习方式是错误的、低效率的。得出这样结论的原因是常规学习方式无法让人类产生长久记忆。
回想从小学到现在的学习,都采用的重复阅读、集中练习、重点划线涂颜色、记笔记的方式。今天却有人告诉我这些都是最低效的学习方式。但我还是很怀疑,因为在初中、高中的学习中,就是采用这样的方式考上了高中,大学的,怎么会没用呢。于是我对作者产生了很大的怀疑,并想看看他到底为什么这么说,他的证据是什么。随着我慢慢的读下去,我一点一点的被说服了。首先,作者并没有说这种学习方式没用,只是说是不正确的、低效率的。对于临时应急的情况还是有用处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使用这种方式的重要原因。其次,对于学习者来说,我们的目的是为了长久记忆,而不是短期记忆。最后,常规方式无法让我们灵活的掌握知识,只是向打印机一样拓印下来而已。而且他用来证明的很多例子,我都有过类似经历。比如,看到笔记的第一行就知道这页写了什么,但是一考试就想不起来。又或者考试前夕疯狂背书,考试一过就忘记的一干二净;又或者是看过多遍的书,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很多,等等。
为什么以往的学习方式无法让我们获得长久记忆。因为这样的学习会造成已经掌握的假象。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考试前觉得都看过了、看熟了,考试后懊恼的说某道题,复习时看到了,只是当时没注意,应该多看看的。而这种情况会再次督促我们在准备其他考试时,继续反复看书、看笔记。但无论多仔细的看,还是会发生上面所说的现象。
那怎么做才能达到高效的、长久记忆的学习呢。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检索式学习,也就是学完知识后,脱离资料完全靠记忆去回想学过的内容。可以采用画思维导图、给自己出测试题、定期回想的方式进行记忆检索。通过这样的回想能够加深记忆、清晰记忆路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难度,不能太容易。也就是《跃迁》中说的要走出舒适区。因为容易达不到学习的效果。所以,学习和回想的过程中可以穿插其他内容,可以是相关的内容,也可以是无关的内容。这样做除了有助于加强记忆,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对知识了解的更加透彻,甚至是发现以往没有看到的东西。比如是相关的内容间的区别;不相关的内容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明确知识的适用边界和应用迁移。
另一方面是将学到的新知与已知关联起来。首先将新知转为自己的语言并表达出来,然后和已知的经历、事实、事例关联起来。关联时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证明新知是对的事例;另一个是对新知的应用事例。比如水蒸发会带走热量,可以和“下雪不冷化雪冷”的情景关联——雪融化带走了热量,使我们感到比下雪还寒冷(证明新知的正确的)。又比如,流线型可以降低空气阻力,可以和的汽车为了降低空气阻力,采用流线型的设计关联(新知的应用)。当新知与已知产生的关联越多,我们对新知的掌握会更加清晰、记忆会更加牢固。
总结:
1.学习新知后,脱离资料进行回想——画思维导图、出思考题、定期回想
2.学习和回想的过程要有难度,可以穿插其他学习内容
3.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回想后,再看答案
4.将新知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再与已知进行关联——证明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