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收购会发生
对于时光网:
时光网之前一直没找到特别能盈利的路线,在线票务市场份额和豆瓣一样处于弱势地位; 和电影发行方的营销合作收入也不算很可观,毕竟这块天花板就在那,直到后面开始做电影衍生品。
以下沿用第一财经的相关文章
从2014年开始,时光网就组建了设计团队,开始设计与电影主题相关的产品,根据今年5月侯凯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有超过65%的电影院通过时光网2B平台订购衍生品,影院用户在3400家左右,销售方面2B占整体的30%左右,2C占70%,2015年的衍生品销售收入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3倍。
线下什么地方卖衍生品最容易?当然是院线。什么院线最大?当然是万达影城。在线下卖衍生品,紧靠着万达院线是明智的选择。在2015年底,时光网开了将近80家体验店,其中大部分都是和万达院线合作的。
对于万达:
万达收购的理由也很充分,最核心的是需要一个在线票务市场,要不然在几个在线票务入口被互联网巨头把持的情况下,院线将逐渐失去话语权,具体怎么失去话语权.....嗯,这个可以另起一篇文章再谈。另外你说万达自己可以做一个?well.....好像是可以,但不如直接买来的高效直接。
当然还有其他收购的优势,譬如成本更受控制的影片营销成本,时光网衍生品可以补足万达院线的业务空缺,但这些我理解都不是核心原因。
2、是否会影响评分
会影响,但我并没那么悲观,因为个人判断影响程度也是有限。
上文也有提到时光网有和电影发行方做营销合作。为什么要选择时光网营销合作?无非就是量大、垂直。为什么量大、垂直?这个原因很多,但我知道有一种做法绝对会伤害到“量大”,那就是偏颇明显的电影评分。
夸张失实的评分会影响时光网这么多年沉淀下来的流量基础,以至于影响其后续环节的大部分收入,譬如衍生品商城、发行方合作以及票务收入。
另外,是否会影响评分这个事情是个黑箱,我们永远没办法知道真相,即使内部人出来发言,信誓旦旦的说时光网绝对公平公正,也还是会有不相信的人。但可以确定的是,时光网不会冒着损失收入的风险,去明显、粗暴的改动电影评分,而且时光网如果没落也肯定不是万达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