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休息时间,几个同事聊天。
其中一个同事讲,她三年级的女儿班里来了一个问题少年,让家长们都头痛不已。
少年今天把同学半月板踢伤,明天揪女生头发,后天把老师打到住院。更让女生家长气愤的事,该少年用圆规针戳照片上女生的隐私部位,有时直接拿笔捅女生的屁股。
他的种种行径已经让大家唯恐避之不及。家长们只能叮嘱自己的孩子离他远点。
老师们也很无奈,九年义务教育让学校无法拒绝他入学,于是就阶段性地让其休学,以安抚其他家长的情绪。
同事们听到这里,都说,让他尽可能地少来学校,以免伤害其他人;这孩子以后肯定是危害社会的那种人;他父母一定关系很硬,不然学校怎么会收这样的学生等等。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们是否一样的想法?觉得这孩子这么渣,就应该被隔离。
同事讲的时候,我一言未发。我很心痛,为这个少年。
他一定是个缺爱的孩子。果不其然,据他的心理医生讲,这孩子从小在父亲的暴力下成长,只要有一点错误,就会迎来一顿暴打。
我不知道这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但基本可以判定孩子的父母一定也处在水深火热的关系中。一个母亲,不阻止孩子被暴打的行为,她要么无爱,要么无力。
孩子在严重缺爱的环境下,渐渐就通过这种犯错的行为来换取关注,行为逐渐极端。尽管他换来的只是拳打脚踢,对他来说,也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这也就能理解他在学校的种种行为。他自己也未意识到,他在做出那些讨人厌的行为背后,其实心里在呐喊,你们都来爱我吧。
然而,有谁能听见呢?每个人都视之为毒瘤,生怕他传染给自己的孩子,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老师和学校的领导也不会去发掘深层次的原因,进而帮助他调整行为,走出被困的怪圈。只是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将其孤立起来。
他太孤单了。
诺大的学校,没有一个关心他的朋友。完整的家庭,没有片刻的温暖与爱。
他还是个孩子。
这让我想起曾经认识的一个人。他在认识每个新朋友之后,给其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会记下你需要的东西,第二天就送到你手上。她对认识的每个女孩子表示好感,希望与她们成为亲密朋友。然而,他的热情总让人觉得有种刻意的讨好,缺乏真诚,因此他并未获得多少友情,反而让人心生厌恶。
有一次,他提到他的父亲。他说,父亲打他打得很凶。但是,他又说,现在,我挺感谢我的父亲的。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再次感觉到那种刻意。
他并没有真的感谢父亲。他只是希望以此获得别人的肯定。
后来,他很快结了婚。又很快离了婚。据说,是因为家暴,动手的是他。
成人若没有强大的自控力,都很难跳出原生家庭的枷锁。何况是未成年的孩子呢?
一棵小树苗长歪了,难道就连根拔起,然后丢弃掉吗?我们不应该将其扶正,重新填土,输入养分,让其逐渐挺拔,高大,直向苍天吗?
这个孩子的问题根源是出在他的父母身上,但是,学校和同学的排斥与孤立无疑加剧了他的边缘化。倘若任之发展下去,他很可能会带着强烈的憎恶和自我否定,向着巨大的深渊走去,到时候,难以想象他会做出什么报复社会的行为来。
所以,不要漠视。让社会充满爱,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不只是一个嘴上说说的口号。
我们应该拿出实际的行动,去关爱,去感化,去抚慰。即使做不到这些,至少有一点,不要制造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