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 Luke Pennystan
文 | 李老头
我从小就是个学渣,乃至高考的时候,考的成绩也仅仅只是一所本科院校。
在大学的时候,我反省了自己一段时间,为什么自己没考好呢?为什么自己明明也很努力就是学不好呢?后来经过大学的众多课程考试里,慢慢发现了学渣与学霸的区别,学渣是怎么学的,学霸又是怎么学的?
小时候,我们都很把那些明明不怎么努力,或者说每次考试考的很好的人简称为“学霸”。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这些所谓的考高分,排名一直考前的学生,仅仅只是掌握了学习方法。
真正的学霸仅仅只是“会读书”的人。
“会读书”简单来说就是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高效率的学习。
我们常见很多人会认为那些学霸就是属于很努力很努力,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都是在学习,记性好,懂得多。其实这是一个我们常犯的错误。当然这样每天跟时间做赛跑,不断的去挤压自己的时间出来,做题海战术,这是有效的,但它并不等于有效率。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掌握有效率的学习方法?
1
自我救赎
“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就像你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首先你要想清楚自己是否愿意学习,或者说你学习是为了什么?
最近我在老家,发现身边的大多数发小都想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来发展自己的事业进程,但是他们大多数,都反应这么一个问题:“我也想学,可是我学不会”。他们的潜意识在告诉自己我已经很久没有学习了,我很难再去学习一些新的东西,我也尝试着改变,可是我发现当我翻开书,我知道这是什么?当我合上书,我就忘记了,就像「夏洛克烦恼」的经典台词 —— “马什么梅”,“什么冬梅”。
当然我很理解这么一个点,“心似平原放马,易放难收”,所以在你想要学习一项新技能新知识新领域的时候,请先问问自己,你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你会为了目标做什么样的行动,你在行动中收获了什么,你不能够理解的点在哪里?
学习是自愿的,强迫自己学习是没有必要的。
2
高效学习方式
我们把“学习知识”这个过程分为四个过程:1、资料 2、成品 3、技术 4、想法。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想制造一条手串,而手串的珠子就是这个“资料”,而手串就是一个“成品”,连接手串用到的绳子,针线就是“技术”,你想做怎么样的手串就是“想法”。
对于“资料”,我们需要掌握的也就是“记“,你可以把它当成是死记硬背,每天不断的啃书,啃书在啃书,这是传统的记忆。
拿记单词(Chilll)来说:死记硬背的人是这么记的C-H-I-L-L,C-H-I-L-L,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扣的背,有些更加勤劳的人是这么锻炼的——一个单词写个50遍,我就不信了,我还记不住。我们都知道这么四个字:“听”“说”“读”“写”,这样锻炼自己的记忆方式。确实不可否认,老一辈留下来的东西,往往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有用的方法。
但是有效率吗?那可不一定。
所以说拿前面那个单词来说,单词“chill”是寒冷的意思,“chi”是我们中文的吃的意思,“ll”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两根冰棒,吃了两根冰棒,我们就会感到寒冷。
我们都知道我们想记一段很单纯的数字,没有逻辑性的电话号码,或者是事件的时候,是很难的,那么当我们把这些数字联想成每一个人,或者说是一个故事,那么这就是技巧。举个例子说:当我跟我的朋友一起玩斗地主游戏的时候,我总是能够很快的记得对方手里还剩下什么牌。朋友们总是很奇怪,其次伴随着就是“赌神”这么一个称号的,其实我就是把每一张扑克牌对应的是我当初大学每一个同学的名字,正好54个人,每一张牌对应一个人,朋友一出黑桃3,这是小红。于是记住对方的牌似乎不是什么难事了。
记忆是一件“自我思考”的一件事情,我们要寻找自己认为最适合的那一个故事。寻找你所认为对自己最适合,最适用的那么一件事去挖掘,展开你自己的故事。
“成品”是建立在记忆的概念上,佛珠是一颗颗珠子拼接而成的,所以,要想把珠子连接成一串能够让你戴在手上的手串是要需要你理解这些珠子的构造。前面你记住了这是一颗珠子,这珠子是有什么材料做的,有什么好处,对人体的功效。其次每个珠子上的孔是怎么样的?
技术源于在前两者的足够了解下,你才能够将最适合的工具,把珠子连成最适合的手串。
想法是:你喜不喜欢珠子,你喜不喜欢这样的构造方式,你喜欢带佛头的手串与否。
3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正掌握?
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只有理解了才能够应用。拿从小到大一直上的课堂来说,很多人听了很多的数学公式,但是不懂运用,或者说是,懂运用,但是往往不懂触类旁通,像我之前一直说的那个1+1=2的例子,很多人知道一个苹果加上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换做是西瓜就不会了,或者说他根本不懂这是一个公式的变化。
所以说:当我们不管是作为学生也好,还是老师,自己能不能够我们一定多要问为什么?或者说当你觉得你能够足够的去懂这么一个概念,你能否完整的清晰的教会他人也能够懂。
当你能够懂的并且完整的阐述给他人的时候,这仅仅只是简单的懂,判断自己是否真正能够掌握的关键在于“应用”。
在我认识的人中,有很多死读书的人,他们往往只是懂的是什么,也就是对于资料的阐述,他们能够非常清晰的认识。前段时间,他家新买了个书架,他说明书看了很多遍,基本来说,他都能够完完全全把这本书背下来,但是他还是不能够构造出一个完整的书架。这就他太注重在理论上的理解,不断的坚持理论。就像我们常说的不下水你很难学会游泳,不上路,你就不会开车的道理是一样的。
很多人都说数学没用,那是他们不懂的应用,在每年的双十一的时候,我就喜欢拿着微积分计算这些所谓的商家优惠是否到底是怎么样的营销手段。
最高阶掌握的就是创造,这就好比出题目,很多学霸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他还能够出题目给你做,创造出不一样的题目。
判断掌握的深浅在于:我们能否完整的叙述,能否完整的解答,能否将这些所谓的知识应用,能否创造出自我的版权。
4
最佳复习时间
我们的大脑好比是部手机的内存,存的东西是有受限的,我们要不断的去更新,不断的去反复的记忆才能够吃时间的记忆。
第一次与第二次的复习时间段时常间隔百分百20 ,假设你一周以后有一场考试,那么当你进行完一轮复习,你的第二轮复习时间间隔是1-2天,假设你是一个月后有一场考试,复习时间是一周,一次类推。
刚开始复习的时间长点是最好的,后面不断的优化,速度不断的加速,错题不断的优化。万事开头难,对任何事物都适用,很多人就是熬不过前期的煎熬就想享受快速般的复习速度。
学习不是一件难事,这个世界上,不是人人都是学霸,而是人人都想成为学霸,而学霸往往是掌握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将自己的学习方式不断的迁移。所以对他们来说:学习能力强,走遍天下都不怕。万事开头很难,知识就是力量,指的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