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往时代与影像画幅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影像符码,人的大脑也在不停地为这些过往记忆编码、解码,当这些符码堆积在一块的时候就会呈现出一幅幅的影像,也许是一代人的记忆。在贾樟柯用 《山河故人》为观众勾勒出的影像画幅中,整个影片的故事时间横跨26年,26年的岁月更迭、情感积淀浓缩为120分钟的银幕时间来呈现,是残酷的,会惊叹于岁月的无情,世事的无常,过往昔于历史的风中,涛的26年也是亿万中国女性生命中的26年,同时亿万女性又会在120分钟的银幕影像中和涛共同经历,一起感受26年风雨中情感变化,26年中的记忆乡愁。
贾樟柯在《山河故人》中为观众选择了三个时代与三种画幅来展示岁月变迁中个体的乡愁体验。这三个部分可以理解为过去的90年代、如今的2014前后以及未来的2025年,这三各部分可以看作一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影片中这三个时代也概括了涛人生的不同阶段,90年代青年时期的涛、2014年离婚后独自生活的涛、以及2025年的涛,这个时候的涛的形象已不仅仅只是其个体,还代表着亿万中国女性的成长经历,过往的时代中的女性,共同经历着爱情的取舍、情感婚姻的破裂以及亲离子散的伤痛。而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影片的画幅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分别以90年代的1.33:1、2014年1.85:1和2025年2.35:1三种画幅呈现,影像的画幅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显现标志,也是不同时代人的观看习惯的体现。技术不停地进步,展现影像的画幅也在发生这相应的变化,如今,高清、宽画幅、巨幕等新技术层出不穷,这是这个时代的观看习惯,而导演贾樟柯采用三种画幅来表现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出于对客观现实的尊重,在过往的岁月中影像画幅的表现力是有差别的,真实地表现了出来,也可以说是类似于布莱希特的间离效应,画幅的差异,会出现观赏上的短暂不适应,这些画幅和特定的历史时代相联系起来,有着更深刻的时代贴切感,同时也促使着观众已一种旁观者的身份脱离电影的致幻性,客观地审视过往岁月中的情感颠簸,去体会、感悟于影像中所表达的乡愁记忆。
(二)、往昔岁月与情感颠簸
总会有一些人令人念念不忘、有一些事令人难以忘却,岁月在给与人不同的经历的同时也逼迫着人不断地成长,往昔岁月的经历成就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影片《山河故人》中的涛在三个时代的故事展示中最直观地让观众感受着其情感颠簸,感受着其人生中关于爱情、亲情的述说,这一份述说最后衍生为一种乡愁,对于故乡汾阳、对于晋升、梁子还有父亲、孩子的一份思念。
“不是几何问题,不是代数问题,而是三角问题。”90年代在汾阳,煤老板张晋生的这句话迫使涛将青年时代与梁子、晋生三个人的友情而置换为爱情的抉择,无疑是残酷的,也是必须经历的过程,最后涛选择了煤老板晋生,而梁子在接到涛的婚礼请帖远走他方,这是90年代汾阳时期的影像,是涛爱情的最直观体现。涛随后和晋生离了婚独自生活,在这期间最伤痛的两件事无疑是父亲的去世和儿子的远去,人世间最亲情的部分被剥夺,残酷且伤痛,涛带着儿子去奔丧痛苦地哭泣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是对于亲情的不舍与留恋,送儿子远去时选择了最慢的绿皮火车,只是为了多和孩子呆一会,话语虽不多,情已显露,直击人心。这一份乡愁在贾樟柯的展示下让观众可以直观地从赵涛的表演中感受到那一份关于乡情、爱情、与亲情的岁月经历,往昔的岁月和情感的颠簸融合在了一起,这一份乡愁愈浓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