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假期里,儿子参加一个童盟班,这是一个混龄的小班级,包括幼儿园小朋友和小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小家伙没有排斥,没有反抗,进入就适应啦!这一点,让我感觉很轻松!
童盟班的生活,儿子特别喜欢,他将这个地方比喻为“淘气堡”,原本以为妈妈送他来学习的担忧,完全被现实的美好所打破,每天乐此不疲的享受着童盟班的一切,吃,游戏,排演话剧等等!
儿子的表现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讲义气,爱分享,暖男一枚,唯独,有那么一点,老师说:他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他想去外面玩,他不会直接告诉老师,他会说,老师,**想去外面玩,可以吗?当老师问,你想去吗?他还是会说,**想去。直到,老师很明确地问,那你的想法是什么?他才会说出,我也想去玩。
听到老师的表述,我心里为之一振,尽管,这样的事情,经常会发生在我们的家里,但是,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我发现了问题,却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源,为什么他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他要借别人之口表达自己的想法?
行为背后的原因
当我和很多家长分享这个案例时,大家会觉得,这孩子真有“心眼”,也勾起我很多童年的回忆,在那个年代,有这个想法的孩子都会被贴上一个标签,就是”心眼真多“,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看看”心眼多“是什么意思?就是一个问题,他可以用多种方式去尝试,就出去玩这件事,直接的表达就是,我想出去玩,可以吗?而他选择了”**想出去玩,可以吗?“两种表达方式,前者是直接的,后者是间接的。前者是不需要思考的,后者是需要思考加工之后的。
第二,看看为什么很直接的方式孩子不用,要绕个圈子,找个借口,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呢?试想,如果孩子很多直接的想法都得到满足,得到接纳,他会费劲去想其他的方面,也就是说,孩子一定是经过了很多被拒绝、被否定之后,他选择了曲线救国的方式,借他人之口表达自己所需,这样,即使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也不是我的错,不是我的问题,而是别人的。
第三,生活中,我们是否真的在否定孩子与拒绝孩子呢?回想生活中,是否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孩子说:我可以吃块糖吗?家长答:不可以;家长忙碌时,孩子说,我可以出去玩一会吗?答案:不可以;冬天里,孩子说,我可以吃个雪糕吗?答案:不可以;家长心情不佳时,孩子说我可以……答案:不可以……或者是别……
尝试一下,拿着一个本子,记录下我们对孩子说的”不“”别“会有多少,我想:数字一定是触目惊心的……而且,这个数字可能还会随着情绪的波动,呈现一定的幅度变化!
第四,这些”不“”别“影响真的那么大吗?我觉得是巨大的。想想我们的生活经历,被父母、被领导、被同事,拒绝、否定时,你的反应是什么?那么,孩子的反应就是什么?你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孩子就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
为了让他们不再拒绝、不再否定,要么压抑自己的需要,要么将自己的需要转移到别人身上,如此这般,自己就逃脱了被质疑、被否定的危险,运气好的时候,可能还能够顺便满足一下自己的小小心愿;运气不好时,不被满足,拒绝的也是别人,不是我!
第五,无法表达需求的结果是什么呢?慢慢地,慢慢地,失去了表达需要的能力,失去了认识自我的能力,失去了真正的自我!慢慢地,我的世界别压缩到生命的一个角落,我的需求变的微不足道,我的内心变成一片荒漠,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想一想,这样的结果是不是很可怕?想一想,我们有多少成人早已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了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不是一次次的被拒绝、一次次地怕被拒绝,而选择了压抑,压抑,直到无法承受……
改变从减少“不”表达开始……
事实上,很多家长,并不是有心说”不“的。表面上看,”不“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实际上,是心理自我保护的一道防线与工具。是我们每个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在自我受到外界否定与排斥时,或者与自己意见不统一时的一种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缺少思考、缺少连接、缺少对彼此的考虑……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慢慢地察觉,当孩子的行动与我们的想法、我们的认知不一致时,停下来几秒,让”不“不再脱口而出,让连接现行,先了解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了解孩子的需求,然后,再去想一个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并尊重当下情境的解决办法。
让"不"等一等,让拒绝变个身,让爱真的被孩子感受到,成长路上,引导孩子真实地表达自己,就是正确的认识自己;勇敢地表达自己,就是真正的接纳自己;持续地表达自己,就是一生的幸福成长……
无戒二十一天训练营之第十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