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发山老师谈小小说创作
这里大部分朋友都比我水平高,有不少人是我的老师。按照贾平凹的说法,文学这东西讲不得,一讲就错。意思是说,因为大家的学识不一样,阅历不一样,我的体验未必你能理解,你的见识未必我就认同,所以说还是少讲为妙。创作这东西主要靠悟,不是一讲就能提高的,好多作家的兄弟姐妹包括子女都不是作家,也就是这个道理。
昨天跟杨总在宝丰时还说到今晚这个事,我说我也没有什么理论可说,杨总说你就讲讲你是怎么创作的。既然建超兄抬举我,又得到杨总的鼓励,我就讲一点我的体会和看法,如果其中有一句对您有用,我也就没白讲,您也就没白听,也就没辜负建超大哥的一番苦心。
1.做人是第一位的
孝顺父母,关爱子女,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等等,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个内心充满丑恶的人是写不出美好的文字的。一个斤斤计较的人是写不出大气的东西;一个婚姻十分糟糕的人是写不出美好的爱情,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注定写不出大爱的作品。就好比一个私生活糜烂的演员表演的爱情故事永远打动不了人、感染不了人。文如其人。怕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做人时间第一位的。刘庆邦老师也这样说过,一个作家首先要是一个善良的人,才能写出弘扬真善美的文章来。
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个截图有何想法,反正我心里是不爽的。不说改我的姓,把“侯”说成“候”,起码的礼节都不知道,你总得自我介绍一下吧?我高兴了兴许会给你看。
有的朋友在微信说话:“在吗?”,等我有机会看到,我便回复“在”,那边却没有音信。问题是一样的,每个人不可能随时抱着手机看微信。我最反感“在吗?”,难道不会直接留言吗?我上线后就直接看到了。如果有紧要事,可以打电话吗。
还有的朋友在微信上用语音说话,如果在会场,如果在公众场合,你让别人怎么接听?还有的朋友直接把文章复制粘贴在微信上,试想,我的微信好友一千多个,你发文章的时候,我就恰好有时间?如果过了几天,可能清理微信的时候,就无意间清理了。所以,稿子最好发邮箱,然后在微信上留言。
乔叶老师有篇小说《我承认我最怕天黑》,说的是一个民工钻进窗户强暴一个白领。最后的结尾是,当民工再次爬进窗户后,邻居报了警,这个白领反而为民工打掩护。这样的结局一般读者绝不会猜到,包括一直想占白领便宜却始终没有得逞的白领的领导,这个领导也恰是民工的亲戚。但是,当你从头至尾看完这篇小说,反而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清理之中。
杨晓敏老师曾说过,在千把字的篇幅里,作者总要提出或传导出一个问题,然后调动小说的艺术手段来解决它。作者的办法和表达太过平庸。自然引起不了读者的共鸣。所以,写作者需要读书、思考,不断充实自己的技艺,才能不负众望。
2.写什么要表现什么?
可能有些朋友知道,我很早之前写的小小说大多都是讽刺类的,在郑州开会期间,中国作协老领导翟泰丰老师给我简短交流后,我很受启发,他说社会的阴暗面也有,假恶丑也存在,但都不占社会主流。作家写出来的东西要让读者看到希望,看到光明,进而产生积极的东西。所以说,近年来,我一直强调写真善美的东西。要起到文学的教化功能和认知功能,不能仅仅只有娱乐功能。
接上刚才刘老师的话,有的朋友你把稿子给他看了,指出了毛病,不到一个小时又给你发来了,让你看修改的合适否,或直接提出让你给修改。这也是很让人反感的。当然,非常好的朋友除外。
我非常赞同郭文斌老师的观点,他的文章大家都看过,大多是以儿童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他的作品没有凶杀,没有暴力,没有色情,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很纯净,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喜悦,充满了喜庆。中篇《大年》,短篇《吉祥如意》谢有顺评价郭文斌老师的小说:他写了忧伤,但不绝望;他写了苦难,但不自苦;他写了小地方的人文情怀,但不狭窄;他写了美好的真情,但不做作。文字不冷,但着温暖的色调。读郭文斌的小说,心里好像透进了一束光,原来心一旦打开,这个世界也是有美好事物,也是值得珍重的。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也曾在不同的场合讲过,写出来的东西要能让自己的父母看,能让自己的子女看,然后才能让读者看。要不然就是居心不良,就是害读者,就是伪劣产品。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总书记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王往有一个短篇《奔走的少年》,说的是少年骑着自行车去看望住院的姐姐,因为没有办证,把他的车扣,少年走着去医院,回来要自己的自行车,因言语冲突,少年手里的瓷罐砸了一个治安员,然后跑了,被几个治安员围追堵截,暴打了一顿,但少年最后成了作家。
《小说选刊》责编李昌鹏在编发这篇稿子时这样说:无论这个世界美不美好,人们都应该对生活充满信心,不因悲观失望而停止奋斗!
刘庆邦老师说过,我主张小说结尾部分要有升华,都要让它升级,要使人性得到提升,得到改善,我觉得这是我们写小说的目的。
说白了,作家的命运永远掌握在政治家手中。 除非你不想在这个社会上混。就像一个家庭,不光彩的事自家人都不愿出去说,都想说好的一面,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正能量的小小说报纸副刊采用率高,适合青少年阅读,出版商乐意出版,也容易获大奖。这一点,我觉得建超大哥更有发言权。
3.谈语言。
小说语言要生动、准确、形象,有画面感,有文学味道。德龙老师也曾说过,好多作者的语言没有毛病,但就是没有文学的味道。
怎么做到文学的味道?少用形容词,少用成语,少用副词,少用“但是,而且”之类的。多转折几次就可以了。文学语言讲究短句,不能一句话基层意思,尽量符合口语,少用固定词组,少用别人使用的语言。语言要有新鲜感,常用的词语尽量少用,或是不用。像我们平时说话那样,句子不必完整,古人讲的达意即可。如跟老朋友多日没见,见面了说“整两口?”,不用解释,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再者,因为现在读者的文化水平都很高,不要担心人家不明白。
我很喜欢付秀莹的语言,一是句子短,二是有新鲜感。付秀莹《旧院》:春天,枣花开了。雪白的一树,很繁华了。到了秋天,累累的果实,在茂密的枝叶间,藏也藏不住。付秀莹《红颜》:太阳光从枝叶的缝隙里漏下来,落在身上,闪闪烁烁。我看了侯老师的《国歌》,语句也是简短而有力咱俩离了吧,不然一根绳子上栓两蛹,俩都变不成蝴蝶,咱各奔各的前程吧。
快两个月没下一滴雨了,土路已干破了口。花嫂的脚一踩下去,路上的灰土就像受惊的马蜂一样飞起来,还跟在她屁股后头撵多远。
小小说三大怪:你是编辑时,她和你好死,你不是编辑了,她也不见了。她需要你给她点赞投票评论时候,她又来了,你为她完了她又拜拜了。他订刊物时候找你来了,你订完他也不见了。
通常七八口之家,只能分得一两间正屋,挤得像春运的车厢。
她讲话细声细气的,像林黛玉,楚楚可怜的样子
比比人家的语言,感觉咱们自己的语言真的是学生腔。
此外,叙述语言要与人物语言或者说人物身份不能出入太大,要吻合、协调。就像农民工的环境就是在工地上,教授就是出入高级宾馆,否则有点不伦不类,让人看了不舒服。通篇一种风格,当然中长篇例外。譬如是幽默类小小说,除了人物语言有幽默感外,叙述语言也要有幽默感。如是温暖类的小小说,语言煽情,叙述语言也要带着情感,不能再用幽默类的语言。
4.说说细节。
小小说要有一个到两个细节。因为有细节人物形象就出来,通过他的语言、动作来表现,少用叙述语言。就像一个人,光有骨架没有血肉是不丰满的,不鲜活的。
像建超兄的老街系列,将军系列,给人的印象很深刻,如今年《小说选刊》2期转载的《老街担家》,老干的形象就是靠细节支撑起来的,特别是最后救人的细节。还有黄山袁良才兄弟的《卜白》,就有多个细节。写小说就是简单交代情节,大量丰富细节,重点刻画人物。换言之,情节很简单,细节很丰富,重点刻画人物,要把人物立起来,人物很重要。
5.技巧
最大的技巧是无技巧。无招胜有招。好多小说编造痕迹太浓,太假。王奎山老师的小小说,读后给人的感觉很好。如《红绣鞋》。
故事不能太完整,要留有余味,让读者产生很多联想。好多外国电影,看不到最后,永远不知道答案,甚至看完,让人产生很多感慨,久久不能忘怀。
我们好多作品就是太完整,没有留给读者二度创作的余地,没有余音绕梁的感觉。
我尝试写的《警察老谭》《落叶》等篇目,读者看后肯定要有各自的看法和想法。大家有时间百度一下。
6.信息量要大。
涵盖作品的方方面面,如人物的名字、地名、对话、穿衣打扮,甚至是道具,包括闲笔等来展现。如“独眼龙”“滚刀肉”“拼命三郎”“浪里白条”等,一眼就可以看出人格性格。再如,写一个领导干部,喝的什么酒、穿的衣服也很有讲究,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大家读小说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体会。
我有篇《潘镇长》,写的是一个正面人物,镇长的姓氏为什么姓潘而不是别的?生活中可能没有这样的好镇长,就是“盼“望这样的镇长出现,盼望这样的领导干部越来越多。《家训》里的主人公钟鸣,就是希望当权者要警钟长鸣。
我有篇《转换角色》,选刊转载过。文中有一个饭店,名字叫“上一当”,但是编辑发稿时,把饭店名字改为“上一档”!确实高明,因为饭店就是比原来上了个档次。
我的《三代日记》,大家注意一个细节没有,三篇日记的三个天气是有变化的,从“大雪”到“阴”再到“晴”,暗示的是当时的生活条件,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
阅读理解题:
三则日记的天气分别是“大雪”“阴”“晴”分别蕴含着什么样的含义?
参考答案:
“大雪”表示当时是战争时期,生活很清苦;“阴” 指战争过后家园重建,表示生活转好了,但还是有一些苦;“晴”指美好生活时代。
就是说,小小说篇幅有限,惜墨如金,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揭示主题的机会。
7.有文化含量,厚重感(说法不一定准确)。如聂鑫森老师的小小说,人物有书法家、戏曲演员、搞篆刻的等等,信息量非常大。作品不能就事论事,要有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等,包括一些民俗,小吃夹杂其中。如张晓林老师的小小说等,建超老师的老街系列,还有冯骥才的奇人系列,只能放在天津卫,只能放在那个时期,换个地方换个时间就不是那个味。
8.想象力很重要,但不能靠编造。
一个作家的智力有三种力量组成:记忆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康百万酒征文,其中一个作者,还是老作者,写酿酒最先出来的是度数低,是最不好的酒,其实他恰好说反了,刚出来的是酒头,度数高,是好酒。我的《爷爷的抗战》,有作者提出质疑,说不真实,染出来的布怎么可能在太阳下面变色呢?我们这里就有一个潜彩画画家,他画的画就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我的灵感也是从此而来。没有实践经验,除了通过书本、采访等外,有条件的话要实地调查、体验。
严歌苓写《陆犯焉识》,她花了很多的钱,她要去青海体验生活,要花钱去开座谈会,把劳教干部请来,然后她要找人帮忙,找很多关系来了解这些故事。她去了三次日本,要请一个会说日文和英文的翻译跟着,翻译每天都要150美元,然后她们还需要住,需要生活。如果《陆犯焉识》这本书印十万本,她的收入正好和成本差不多持平。相比人家,我们做的真是差远了。
刘庆邦:作家要多走多看,丰富自己的经历和阅历,这样我们的记忆才能有库存,才有可挖掘的东西。
9.怎样把素材变成小说
刘庆邦老师说,艺术需要想象,需要虚构的。你把现实中的生活搬过来,它是不美的,梅兰芳说:不像不是戏,太像不是艺。这是强调虚构,强调想象力的。什么意思呢?比方说口技,模仿狗叫是很美的,但真正要把狗拉上台,那就不美了。
有个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件,我们当地文化馆一个老作者,有一天他们两人走到街上,这个老作者来到一个垃圾桶前,把自己脚上的鞋踢掉,从垃圾桶前捡了一双换到自己脚上,然后对我的朋友说:“这双鞋比我脚上穿的还好。”
如果就事论事没有什么意思,只能说搞文学的比较清贫。我想来想去,联系到当下的啃老族,写了一篇小小说《一双皮鞋》。说一个捡破烂的走到一个垃圾桶前,看到那里放着一双被人扔掉的皮鞋,觉得比自己脚上的强,就换掉了。捡破烂的捡了一天垃圾,卖了二百多块钱,回到家后把钱交给大学毕业正在家里打游戏的儿子,说:“去买双新鞋吧。”儿子看到父亲脚上的皮鞋,大吃一惊,因为父亲脚上穿的正是他刚刚扔掉的。
郑州作协原主席原非老师是我的老乡,曾给我讲过他小时候的一件事,父亲让他去挖野菜,当时大家都吃不饱,都出去挖野菜,挖来挖去野菜也没有。看到一个堤堰上一棵酸枣树,结的枣子很多,又红又大。他很高兴,就把枣子摘了,摘了满满一篮子。回到家后,满以为会得到大人的夸奖,结果,父亲把他打了一顿,把酸枣倒进了厕所里。时候母亲对他说:“酸枣开胃,越吃越饿。”
这个时间对我印象很深刻,联想到当下的孩子不吃饭,家长逼着吃,还吃什么健胃消食片。可是,两件事怎么联系到一起呢?最后,感觉是日记的形式记录比较好,比较省力,也比较新颖,这就是《三代日记》的来历。
特别是小小说,别人说的不一定是第一手资料,有可能是他从书中看到的,再讲述给你,或是别人从书中看到,通过几个人 的嘴巴再到你的耳朵,如果你写出来,有可能给人抄袭的嫌疑。
这点大家一定要注意,特别是听来的故事,有可能就是别人早已写成的作品!
2015年6月我去北京参加一个论坛,到京后,刘志学、金波、王培静、曾有情、张子影等几个朋友给我接风,他们送给我的书当中其中就有王培静兄送的当年的《北京精短小说》。当时我没顾上看,就去参加会议了。在会议上,同济医院医院院长吴大真老师,六十多岁了,讲得真好,在这里我啰嗦几句,她从中医的角度讲了养生知识,如提肛、叩齿、鼓掌等简单易学的养生保健方法,讲了她“己所欲,施与人”,如何帮助她的下属,讲她遵循自然规律,夏天从来不用空调,等等。其中还讲了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医生整天很忙,看不完的病人。一天,可能是午饭时间,他的母亲来了,做了他爱吃的饭菜送来了。医生很生气,说自己如何忙,不要母亲添乱。他母亲说,我是挂了号的,现在这个时间段属于我,你给我把饭吃了。当时,我也很激动,觉得这个很好的小小说素材,题目都想好了,就叫《挂号》。三天后,在从北京回来的火车上,我翻看王培静兄送的当年的《北京精短小说》,其中有一篇《挂号》,作者是贺鹏,内容给吴大真老师说的一模一样,包括一些语句!我真的给吓了一跳,若是没有看到这本杂志,写出来的话,是否就变成抄袭的了?我没有求证,是贺鹏老师之前听过吴大真院长讲过的课(她可能经常被邀请出去讲课),还是吴大真院长看了贺鹏老师的小说再给讲述出来的?我记得当时吴院长说是发生在她们医院的事,那就有可能是前一种。
10.把写作当成爱好,不要当成事业。
有写作天赋的毕竟是极个别的,大多人作者都属于勤奋型的。我的观点,不要为了写作熬夜,把身体弄垮;小小说领域已经走了几个老师,年龄都不大,我想与他们伏案写作不无关系。
不要为了写作把工作丢了;不要为了写作不顾及家人的感受,而丢了亲情。好好享受生活,享受家的温馨,有闲暇了再写作,当成一种爱好,作品发表了、成名了更好,没有发表没有成名也无所谓,心态放平,就像钓鱼,享受的是过程,并不是结果。
总之,写作没有捷径,多读,多悟,多交流,多练笔。当然,我自己做得不好,最好的法子认认真真读书,老老实实写作。杨晓敏老师的四个公众号很好,希望大家关注,一定会有受益的。 今天就交流到这里吧,还是当初那句话,如果有一句对您有用,便阿弥陀佛了,谢谢大家!如果其中有冒犯的地方,也请大家谅解!再次感谢!
也欢迎大家有机会到河南巩义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