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说到一个关于浪漫和爱情的国家,我想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应该都是法国。
尽管在这样一个新媒体发达,各类资讯轮番轰炸的时代,对于法国的浪漫和情爱的印象,也都没有丝毫更改过。不像是对英国的印象,妥妥得从原来的那种绅士和优雅之国,逐渐演变为现在的“腐国”。而且还让人相信得没脾气,说到这一点不得不感叹中国的腐女已经走出国门,迈向世界了,说不定哪天就会占领全球了。
当然,对英国的印象坠落得这么彻底和迅速,也是英国的英剧本身打得一手“好助攻”,像是前些年爆火的《梅林传奇》,以及这段时间刚过热度的《神探夏洛克》,这些影视剧本身的剧情虽然没啥,但是架不住腐女妹子们的脑补啊。何况,《梅林传奇》的两位男主演,在剧拍完之后就直接结婚领证去了,简直是神来一笔,超神击杀了。
咳,好像扯得有点远,本来是在说法国的,怎么扯到英国去了,果然是神经它开小差,漫游去了。
虽说没有去过法国,也没有接触过几个法国人,但从这段时间读完的两本书的字里行间,也还是能够感受到法国人那种浪漫至死和爱情至上的观念。不管是前段时间读完的马克·李维的《伊斯坦布尔假期》,还是今天刚看完的安娜·格华达的《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都是如是。
法国人这样的情怀,听上去相当浪漫,不过当小说和故事述诸纸端时,却总觉得有些奇怪。换一个说法,就是身为一个中国人,很难抓到作者想要表述的那个点。当然,译作本身的那些文字,每个我都认识,甚至全本通读完,也能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还是觉得很奇怪。这种感觉,可能就像是难以理解美国式幽默一样,对于美国人的幽默感,我真的也是一点也不会觉得幽默和搞笑。
明摆着的文化差异导致得情感认同不同,中国人崇尚相濡以沫的忠贞爱情,可能的话,希望两人的爱情能够至死不渝。而法国人崇尚的,是爱情本身,而不是那个在某一个时间里或者某一段时间里,和你相伴相爱相守的人。就像安妮的这本书里提到过的那些人和事,爱情总是发生在婚姻之外的地方,亦或者偶尔可以来一段浪漫的艳遇邂逅。
当然,这种关于爱情的看法也不是绝对的,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事物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就像是旧时男女的婚外情被称为私通,而现今很多当事人自己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有些甚至越发扭曲,就像是我父母那辈人会觉得,“有钱有本事”的人找上三四五个“老婆”都是“正常的”。这明显是在和“一夫一妻制”的法律唱反调嘛。
再说安妮的这本书吧,书中的小说几乎将很多在我们看来属于“灰色地带”的事情拿出来叙写。“灰色地带”之所以是灰色,就是因为很多事情大家心知肚明,但却从不摆到台面上。可,安娜却是将这些人们原本想深藏内心的事物袒露出来,不管好坏。但她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恰到好处的笔触,不会让读者觉得难以接受。
像是《非自愿中断妊娠》里写道的那个胎儿胎死腹中的女人,别人将“所谓好运”建立在她的痛苦之上,尽管这其中也有她自己不想破坏亲友婚礼喜悦的强忍。
书中的十二篇小说,每一篇都有着不同的论述主题,“街头艳遇”、“婴儿的早夭”、“婚外恋情”等等,每一篇都或多或少暴露着人的劣根性,但却仍留一丝希望,那丝预留的光芒,就像是这书名一样,让人觉得,有人在什么地方等待。
通读完文字,总觉得安娜的笔触,尖锐、袒露、一击到位却又命不致死,事不绝对,话不说死,颇有点中国“中庸之道”的意味。
日本、法国、中国的畅销书,畅销的点完全不同,虽然因为文化差异,很难理解国外的畅销书为什么会畅销,但作者的笔力强健和叙述布局缜密,这点却是完全能感受出来。而且,他们的畅销“同质化”并不高,哪怕是同样的题材,同一个作者,每次的讲述多有不同。而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畅销书,就差了一些。
不过作为一个信奉“存在即合理”的读者,我所能做的无非就是选择而已。
虽说国外畅销书的译作读起来有些费力,还往往难以抓到作者想表述的点,但能够阅读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著作,已经是难得的幸事了。早些年这种机会可不像是现今这般。毕竟,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才会觉得世界有趣,这一点之于阅读也是如此。
不求能像这本书名一样笃信未来,坚信有人在什么地方等你。但求,至少有一天说道某些事情或者某些人的事情,能够说上一句“我曾经……”。
而后,不管是爱恨情愁、贪嗔痴怒,那些人和事,至少也曾经历过,如此,也好过从未拥抱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