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天,天气放晴。天不亮,若云就早早起来,找出洋镐和背篓,灰儿跑前跑后地相跟着,上月牙山刨药材去了。他身体健壮,自信一个暑假会挣不少钱的。等到开学了,补习的费用差不多就够了。
月牙山是太行山的余脉,两头翘起中间低缓,确像一弯美丽的月牙。丰茂的植被丛中,可以入药的植物很多。到了中午,刨来的桔梗、远志、绵芪等药材快装满了背篓。三伏天的日头毒辣得很。灰儿吐着长舌头喘着气,一会儿看看浑身水湿的若云,一会儿望望月牙山北坡上有炊烟袅袅升起来的天心寺。上山采药的人,渴了都到寺里喝水。寺门口有个水房,专门给上山来的人们供水喝。若云直到背篓里再没有一点儿空间可盛了,才收了工,向灰儿说一声:“渴死了!——去天心寺找庆丰喝水去!”主人话音刚落,灰儿就撒欢飞进了山洼里的天心寺。
天心寺先前香火很旺,文革时被破坏了,和尚们大都被迫还了俗。主持海明老和尚被遣送到廖家坪村喂牲口。明里不让念经,老和尚就偷偷地念,从未间断。文革结束了,老和尚带着几个回来的僧众盖了几排平房,世人见天心寺再没有很雄伟庄严的宝殿,香客就来得少了。若云从小就常常上山采药砍柴,寺里的大小和尚他都熟悉。寺里的和尚也都认识这一带的村民,海明老和尚和他收养的跛腿小和尚庆丰尤其喜欢若云。庆丰比若云小四岁,眼睛和脑瓜像算盘珠子般机灵;别看是跛腿,脚底下却像踩着风火轮,没一刻安静,是个善良又活泼的小顽童。海明老和尚虽给他剃了头,却不勉强他念经念佛,主要让他管着水房,供应上山的村民喝水。老和尚常对庆丰说:“让上山的乡民四时有热水喝,这可是不小的功德呢!——你心地聪慧,日后自有好结果。”别的不管他,只是教他识字学文化。尤其教他习诵四书五经,说这是做好人成圣贤的根本教育。若云用过的小学到初中的课本,老和尚让他拿了来教庆丰学习用。若云上山来,有空暇时就到寺里教庆丰学点儿知识。庆丰老盼着若云上山给他讲山外面的世界。
寺里静悄悄的。庆丰在核桃树下的板凳上坐着洗衣服。见灰儿跑进来,嘴里喊一声“阿弥陀佛”,擦擦手,抱起灰儿说:“可把你盼来了!”放开灰儿,忙蹒跚着去水房里晾开水。不一会儿,若云背着满篓的药材进来了,庆丰站在水房门口又阿弥陀佛了一声,欢天喜地看着若云不住嘴地说:“若云哥,刨药材你也不叫上我?!——水刚倒上,烫。——星儿姐捎来的笔和作业本我收到了。——考上大学没有?我都梦见你考上了,连送你的礼物我都想好了。——你猜是啥?”
若云一时脸上讪讪的,说:“渴死了。给我舀一碗凉水,——热水喝不下去。”
庆丰舀了一葫芦瓢凉水给若云,若云倒了半瓢在树下的石槽里给灰儿喝,然后自己咕咚咕咚喝了半瓢,擦了擦嘴,说:“我没考上。”
庆丰一愣,俩眼珠儿就不动了,张着嘴有点儿结巴地说:“不会吧?你——你逗我?”若云把葫芦瓢还给庆丰,说:“真的!”庆丰就不说话了。一会儿又赶紧拿话岔开了话题,说:“寺里斋饭是野菜包子,我给你打饭去!”转身要去打饭,若云忙拉住庆丰,说:“不了!我回家吃去!——师傅呢?我去问个好就下山了。”
庆丰说:“师傅去五台山了。”突然像想起什么事来,忙拉若云到自己屋里,低声说:“师傅临走前几天,我们还说起你来呢。一说起你,师傅老是叹气,好像有什么事儿不好开口。有一天师傅在纸上写了几句话,写完又烧了。——我只记住了几句,没记全。——你看看啥意思。”从枕头底下翻出一张纸,若云看那纸上写着几句诗偈:
锦冠风吹走,春雪势难久。
老树折惊风,雏鸟入笼中。
····· ·····
有余忘缩手,无路想回头。
看了几遍不解其意,将纸还给庆丰,说:“师傅是个有德行的高僧。——我哪儿知道啥意思呢!”
若云辞了庆丰,说:“明儿你晾着开水,我过来喝。”背着篓子和灰儿下山了。
庆丰在山门望着若云的身影变成了一个蠕动的小豆点儿才皱着眉头回寺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