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准备3月份结婚的时候,就开始停止了007的写作,一直到现在的6月份,总共停了大约4个月,不得不说,没有了一周一篇文章的压力,确实挺爽的。
不过却总是感觉有些空虚,是那种理智上就知道自己在“堕落”的彷徨。于是,不用写文章的那种开心,变得不那么开心了。
我是特别不喜欢这种感觉,从学生时代起,我就认为学的时候就好好学,玩的时候就放心玩。玩一会儿学一会儿是我最讨厌的事情。鉴于此,我觉得还是回归每周写一篇文章的生活。虽然累点,但是确实能让我开心起来。
近期开始与老婆一起共读《曾国藩家书》,颇有收获。比如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廿六日,曾国藩给四位弟弟的信中,就提到了他对于儒家“三条目八纲领”的精辟理解。
他的六弟有一个小考试没考好,所以在之前的信中表示自己很是忧虑。曾国藩回信说,你的志向太小,所忧心的事情也不大。君子的志向,应该是与天地同心,成就内圣外王之业;而君子所忧虑的,应该是忧心自己不如三皇五帝那样的圣人,不如周公那样的贤相,忧心自己德业与学业没有进步,忧心百姓、国家。像那种自己一个人的荣辱得失,自己一家人的饥饱,君子应该是没有那个闲功夫去忧心的。人不读书也就罢了,既然自称读书人,就要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纲领为自己的追求,“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不然就不配称读书人。
君子立志就要做到三条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那么怎么做到呢?能做到八条目就行,即“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认为这八条目其实只是两条,即“格物”和“诚意”。他先讲了格物,格物中的“物”是指万事万物。身、心、意、知、家、国、天下,都是物;天地万物,都是物;日常做的事,也是物。“格”就是’即物而穷其理也’,包含了两个方面,为什么和怎么做。比如,孝敬父母,这是”物“,探究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以及怎么样孝敬父母,就是“格物”。所谓“诚意”,就是“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 曾国藩的意思是说“诚意就是就自己知道的道理,去身体力行,知道了这是对的但是不去做,就是欺骗自己,就是不诚”。
读到这里,再联想到我自己这几个月停止了写作,就感觉万分惭愧,按照曾国藩的理论,“每周写一篇文章”这是物,我也格物了,即知道为什么要去写以及如何去写。但是我没去身体力行,这就是没有做到”诚意“。
所以他说,此二者(格物、诚意)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亦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