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菜市场买菜,我总喜欢到一个中年男子那里去买。
他身穿迪卡布衣,脚上穿着一双解放胶鞋,摊位上整齐的铺开着他的菜品,并不多。看得出来他应该这个城市附近的菜农,从家里摘来并自己载过来卖的。他脸颊稍显黝黑,短发向上直直的生长,乌黑浓密。
一到市场门口,我就能听得到他的洪亮吆喝声:“毛白菜、油麦菜,2元一把,新鲜采摘的。”
他的菜总是卖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会从他的摊位下来,去他的小车上卸一些菜下来。他大步流星的走过去,双手用力一提,那一框萝卜轻巧的被运到摊前,干脆利落。
每一把菜都不贵,他每天运来的,可能总共能卖过一百多块吧,但看他神稳定,双眼有神,脸上并没有像一般商贩那样,为了把菜卖出去,脸上堆挤着并不好看的笑容,希望你能买。事实上,我买菜的时候,他一次也没有笑过,甚至微笑。他只是认真的把自己的菜品铺好、装好、称好,然后大声的告诉买者价格。
菜不多,所以卖完也很早,他骑着他的三轮车慢慢消逝在人海里。
我想,这个人有着和我父亲一样的品质,他一定对生活充满信心,也一定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2
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粮食产量也低,一年的粮食交完税后就所剩无几了。经常是到了下半年,就要开始借粮食吃饭了,最困难的一年,我们家每天吃的都是白水挂面。
在那个年代,农村里农民基本没有什么收入,粮食产量低,不可能靠粮食卖钱,牲畜是吃粮大户,粮食不够,长得也慢。所以,一年到头,家里也没有什么钱。我记得最清楚的还是家里的那一沓贷款单据,那都是那段艰苦岁月的见证。
那时,父亲每天非常卖力的帮别人干活,以补贴家用,农村里哪家有修房子修灶的,就会请他去帮忙,还会象征性的给些工钱。在孩提时代的记忆中,父亲似乎从来没有在我晚上睡觉前到家,因为农村里干活的地方远,而且没有交通工具,通常要走好几个小时才能到达。
在那个没有路灯,周遭漆黑一片,一个人,大晚上的需要穿越各种森林,各种山头。天气好的时候有可能有月亮,天气不好时什么都没有,而那时的火车牌电池根本用不了一会儿就没电了,在那样的可怕的夜晚,父亲每晚都靠着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走过来。
父亲走的是辛苦汗水一滴一滴铸成的路,换来的是全家的生活逐渐改善,辛苦他一人,幸福全家。
有一次跟着父亲去外公家走亲戚,大晚上家里有事要回家,我和老爸一起往回走。虽然,那时我已经十八九岁,但在穿过那些漆黑的树林,耳边不时响起各种怪异的声音时,还是不免后背发凉,赶紧跟上父亲的脚步。
我问父亲,你走了那么多夜路,有没有怕过。他说,我手里都是揣着铁器(传说可以辟邪)的,没事。
其实,在那么多月黑风高的夜晚,父亲晚上刚加班干完主人家的活计,就得急忙回家,肩上担着一家人的生活压力,他哪里还有心思去想怕不怕,他只会扛着重担,埋头向前。走到家里,看着家人正在沉沉的睡着,就已经心满意足。
3
父亲十四岁就开始跟着他的师傅做手艺活,那时的社会,流行着一个理念:只要有一个手艺,怎么都饿不死。其实现在也是这样。父亲从事的手艺活有很多种,做过泥水匠、编过竹席、打过晒席、修过灶炉、做过砖工。每一种手艺,他都做得很认真。
手艺之所以叫手艺,是因为全得靠自己的双手,父亲的双手从来没有光滑的时候,长满了老茧,开了无数的口,受了无数的伤。家里一直没有备药的习惯,但创可贴却是少不了的,倒不是因为我们小孩子太顽皮,容易伤着自己。而是为父亲的双手准备的。一盒一百片的创可贴用不了一个月,就已用完。那粗糙沉重的黄泥砖块,会给手带来像砂石磨钢刀的感觉,但人的手再硬也不是钢刀,所以父亲手上的创口从来没有愈合过,其上的创可贴也不是用来治伤,而是暂时起一个防御作用。
父亲的手艺也就在那种磨练下,他的手艺越发精湛,逐渐有了名头。在修筑砖墙时,他几乎不需要吊一垂线,只需闭一只眼一瞄,基本就能找准找平,将墙修筑得直直落落。当然,这样好的手艺在农村里是很吃香的,请他修筑房屋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且也是越来越远。父亲比起我小时候回来得更晚了,而晚上家里房屋也基本不上闩,只留一根长板凳顶在门后,等着父亲归来。
虽然是这样的累,但我自小到现在,从未听父亲说到一句生活很累的话。他只顾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6点就出门,晚上很晚才能入睡。即便是这样,他每天精神抖擞,做事麻利果断,一年到头,连感冒都很少很少。也许是这样的忙碌的奋斗,什么细菌什么病毒也被他给累死了。
美好的日子就像父亲修筑过的房屋,经由他的双手一块一块的敲敲打打,在我们面前逐渐垒砌起来。渐渐地,家的屋顶终于褪去了牛毛毡,换上了崭新的瓦片;遇到风季的时候,不会再有那狂风欲卷起屋顶的感觉;在雨季的时候,家里再也不用布满各种脸盆,以接住从屋顶漏下的雨水;家里土地板全铺上了石板,旁边的空地上也建起了新房子。
4
前几年,父亲又承包了家乡里的十几亩地,开始种起了柠檬。一开始,我们是不同意的,因为父亲年纪也越来越大了,头上的白头发也越来越多,而如今儿女们都早已长大成家,立什么大业还不敢说,但已经不用他再辛苦的奋斗了。
父亲说,人不奋斗,那要得个啥。
说干就干,父亲没几天就已经把承包的各项事宜落实了。挨家挨户的谈好承包合同,订好了树苗,规划好了种植槽穴,联系了工程机械,进行田土改造。
树苗慢慢的成片起来,父亲时不时拍点照片发给我看,看着柠檬苗一天天长大,原来的荒地逐渐变成整齐的绿田。我想象着他每天在地里躬身劳作,除草,嫁接,施肥,除虫……
父亲从不排斥新事物,对待新的事物时,他会认真的学习。在智能手机普及的时候,他给自己也配了一个,准备学习,因为他知道互联网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便利。但农村里信号不好,他每天晚上研究手机上网的时候,必须要走到高处,才有一点信号,网页的进度条才会慢慢向前滚动。
而在那野外,最多的就是蚊子,但也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里,他研究懂了如何使用手机,知道怎么上阿里巴巴买农用品,开通了微信,会发朋友圈。
父亲的柠檬树,在他的精心呵护下,一年就开始挂果,而且果子又大又黄。
每次给爸他打电话,我总想问问柠檬的情况,虽然我知道柠檬的情况肯定很好,但我还是想从父亲的口中得知,我想感受的是父亲的哪一种自信,对自己手艺的自信,对柠檬产量的自信,对生活,对未来的自信。而这自信,正是我有时候缺乏的。
5
去年回家,老家的旧房子已经不见了,起来的是一栋三层的小洋楼,总面积接近四百平方,在夕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与那一弯绿色的山山水水相互交印,分外自信。
起初准备要修的时候,我们都认为没有必要修建,因为我们早在县城已经买了一套房,虽然不是很大,但一家人住也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在农村修一套房,虽然比在城里买一套相同面积的房便宜的多,但是也是要耗掉好几十万的。那些钱留来过好现在的生活岂不是更好。
原来的老房子也能将就住,但总会觉得这么多年的辛苦奋斗,没有一个总结。有时候,辛苦的付出是需要有一个回报的,这个回报会让激励自己更加奋进,更加自信。房子不仅是一个遮风避雨、休息睡觉的地方,更是保存奋斗历程、激励前进的一个灯塔。
6
每次回家,看着爸爸还是忙的不停,对比一下,自己真是无地自容。明明工作并不累,但总是付不出全力;明明前面有路,但总觉得布满荆棘而不敢向前一步;明明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但总想躲在低矮的屋檐下;明明知道未来就在那里,奋斗始终会带来回报,但总是畏首畏尾。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听父亲坚定的说,我还年轻着呢,现在谈休息,还早得很。
父亲,永远让我崇拜,让我奋发,让我不敢停滞,他一直在我的前面,从小到大,为我示范,给我打气,给我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