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前寄语:
从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到小小说,再到微小说,闪小说,每一次的改动都深刻的反映了
节奏的加快,人们对
的迫切。我写的这个算是微小说吧,全篇没有任何娇柔华丽的词语,用朴实的语言来描绘一个生活在农村四口之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用电影压缩电视剧的方式,减少人物的出现,以四个人为背景缩写了大部分农村农民的生活和基层工人的生活。如果你能看的入戏,你会发现,也许你的生活,你们的生活都是这样,至于题目为什么用星号隔开,这就是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天刚濛濛亮,刘老汉拿着把镰刀和根绳子就向自留地(农田)走去,年龄大了躺也躺不住,再说大半辈子勤劳惯了,闲也闲不住,总想干点活,这不,又去地里割草,家里还养着两头驴呢。
的早晨天气还是有些凉爽,因前几天下过雨显得空气有些潮,个别的草株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蚂蚱在刘老汉的打扰下,燥动不安的飞来飞去,刘老汉对这个熟悉的环境并不怎么在意,迈着还算健壮的双腿,不一会就来到了地头,看到满地膝盖高的野草,本就混浊的双眼更加混浊了,
每年这个时候的田地正是五谷满地,红的红黄的黄,人们挥汗如雨热情洋溢的季节,吆喝声,机器声,交织在一起演绎着和谐美满的生活态势,今年",唉!"随着深深地叹息,刘老汉的
又回到了数月之前,
"爸,我和翠英商量了,想随咱村的其他几人去外地打工,说一天能挣一二百呢",刘老汉的儿子刘顺年给老爹倒了一杯酒,顺口说道,酒是本地人们最常喝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外地的酒不好喝,刘老汉每天中晚都喝上两顿,有些年头了,每顿也不多喝,他用的那个杯一下子,他还用秤量过,一杯一两二,渐渐的就成了一种习惯,儿子儿媳也很孝顺,总是不让他缺着。
儿媳把一盘炒青椒和一碗炖豆角向公爹挪了挪,又去饭锅里乘了两碗饭,才坐下来慢慢的吃着,
"去就去吧,这都四月份了,天也不下雨,今年算完了,孩子大学还没毕业,成天要钱,你妈没时候治病啥的把家那点存款也都用没了,这地亩上今年也指望不上了,不挣点咋整,我这身子骨还行,你们也不用惦记,家里也没啥,就两头毛驴和一口肥猪,我在家就照看了"
第二天,刘顺年和媳妇就和同村的几个人一起走了,一走就是几个月,虽说儿子儿媳隔三差五的就打电话回来,但是看不到人还是有点想啊,
前些天和儿子们一起走的人中有一个回来了,说是腰椎有病了,儿子托他给老爹捎回点那里的特产,顺稍告诉他,他们在一家工程队干呢,男工每天一百五,女工一百,早晨五点开工,中午休息两个小时,晚上干到看不到啥为止,吃饭都是大锅饭,馒头大米饭为主,菜也是大锅菜,人多没法炒,都是一些炖菜,都是市场上很便宜的那几种,不过这个工程队在工资上并不拖欠,这点还行。
一声知了的叫声把刘老汉的思绪拉了回来,这时东方已经发白,一律曙光在刘老汉混浊的双眼里越放越大,刘老汉嘴唇动了动"来年,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