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的时候,有那种玩的设施,
虽然没有现在那么丰富,还有挖掘机什么的,但是照样玩得很欢乐。
那会大家偏爱荡秋千,还有跷跷板。
一个人不好玩,一堆人还比赛,看谁荡得高,跷得高。
虽然也没什么输赢,就是白白的开心。
在学校要是玩得不尽兴,回家央求着爸爸妈妈一人一头毛毯,自己坐在里头,晃呀晃呀晃。
对,有的小朋友更洋气,哪里弄来个轮胎现做秋千。
后来就很少有机会荡秋千了,也不是没有。
和一群小朋友一起,总觉得有点不大对。
有个儿时的玩伴,小羽。
那会住的小区里,都是认识的小伙伴们,一到放学、周末都在一起玩。
小区里也有秋千什么的。
大家也不管排队不排队的,反正就你啊、我啊,就一起玩。
那天有个穿花羽绒服的女孩子,和我们一般大。
我就看她一直在旁边,一候一候的,看着要轮到自己了,又没有上去。
如果她胆子大点,直接说的个性估计也不会等这么久,可她就是一直默默等。
就感觉她都快要哭出来了。
估计也和这些小朋友们不熟,怕生。
我们都玩得比较好,就和几个女生说让她也玩一玩吧。
我就过去拉她过来。
小孩子是挺有意思的。
虽然刚认识的,但是因为一个事情立马能玩到一起去,也有了玩伴的交情。
我也是这次认识她的。
№2
后来才知道,她的性格不是看上去那么的文静。
荡秋千,那叫一个疯,高一点,再高一点。
不管不顾的,笑得撒欢一样。
那是一种简单的快乐。
那和看动画片是不一样的快乐。
以前刷刷刷写完作业,就开始看动画片,
那种专注和沉浸,就像在打盹,一回过神来,突然从里面的情节抽离出来。
而荡秋千,是放飞的感觉。
什么也不想,随着高度的往上走,快乐就更甚一点。
前几天碰到她,闲来无事就出去逛逛。
她还是曾经的样子,看到秋千就走不动道,也不管路人奇异的眼光,像小兔子一样乐呵呵过去。
明明看着成熟的她,小高跟、小西装,那一刻仿佛回到了那个时候,孩子一般。
挺好的,毕竟越长大,这种简单的快乐就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可得了。
曾经一个亲戚结婚,蛮多年前了。
录像配的音是“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一路上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
那当然是很好的。
之前看到一组照片,大意是老爷爷老奶奶手牵手在游乐场里玩的照片,
也戴着卡通小兔子的发饰,比着哪个更好看。
还有各种嬉笑地样子。
未必一定是游乐场的场景,
只是觉得等老了,还能有这份心力,很佩服。
№3
说秋千、荡秋千,物本身以外,也是将一些心绪寄托并贯穿始终。
每个人心里的“秋千”都不同,或者相同。
也许是一颗大白兔奶糖,
也许是一张信纸,
也许是一把吉他。
曾经,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不自在的人,会有这么一片柔软可以去。
现在,更多时候,很多人把自己的“秋千”深藏在心底,不为旁人知晓,连自己也渐渐忘却。
《缝纫机乐队》里,热血、摇滚,不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
韩童生饰那个老医生,在诊所里藏了一间吉他室的老医生。
年纪很大的他,戴上美少女战士的面具,他成了年轻时的吉他手杨双树。
最令我动容的,是他不知何时拿去的面具,以真实的自己面对自己、他人、梦乡的样子。
吉他,是他的“秋千”。
伴着他,从这一头,荡去那一头。
不再年轻的心随着一次又一次起伏而热血沸腾。
曾经家人的不理解,也化作影片最后的支持与挥手。
那时,阳光即使不再,哪怕是在有点黑暗的角落,
一群人的强烈共情,也足以点亮夜空。
№4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
带火了佛系这个词。
文章里举了几个例子——
佛系乘客:给司机打电话说,你不要动,我来找你
佛系健身:下班后去健身房走一走,就很开心
佛系好友:在朋友圈随缘点赞,都是爱的鼓励
还是挺能理解的。
生活重压下,佛系,只是90后释放的一种方法论而已。
在偶尔的佛系之外、治愈之后,谁还不是继续埋头奋进。
佛系,是面朝大海。
秋千,是心有所系。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很好,但再加一个秋千就更好了。
再有你,
就更更好了。
♡
愿你可以开心地荡秋千,
也有帮你荡起来的人。
以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