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写作(kindle16%-26%)
大纲:积累素材的三种方法:采访法,笔记法,利用网络法
第三章 文章的叙述方法:故事叙述
正文:
我们来接着昨天的,素材不会平白无故的来到写作者的身边,大部分的素材需要日常的积累和挖掘。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另外三种积累素材的方法。
第一种 采访法积累素材
一说到采访,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新闻采访了吧,那么我们可以怎么把这个新闻采访运用到积累素材上呢?在此之前,我们来分以下,所有的采访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准备模块,采访模块,整理模块。
1. 准备模块
采访看似是和别人聊天,但并不是普通的聊天,对于采访者来说,应提前充分了解采访者和采访话题。为了做这些准备我也可以列一个采访清单:
每做完一项就划掉一项。
2. 采访模块
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采访或者被采访过(有的打1,没有的打2),那么采访仅仅只是简单的问问题嘛?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并不是。采访除了要找到问题的答案,还有两个更重要的工作,一个是观察细节,观察被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的肢体语言,情绪等,通过这个来获得更多的信息;另一个是采访挖掘,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问题,寻求额外要求,来引导被采访者沿着逻辑提供完整的资料。下面就给大家一个表格作为例子:
3. 整理模块
采访出来的东西要并不是所有的都是有用的,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才能为写作所用。由于采访是对话形式,得到的信息都比较琐碎,需要通过整理,排列出素材的顺序和逻辑。整理素材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采访录音整理,二是笔记整理。在整理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核查:被采访者提到的人名,故事,资料的准确与否等等。除了以上都是正式的采访,还有一种采访身边的人的“聊天式采访“,当然,过程和正式的差不多,我也会给出一张”聊天式采访“的表格给大家看看。
第二种 笔记法积累素材
相信大家对读书笔记应该不陌生了把,在这里我就简单的说一下啦!笔记有两种形式:一个是日常笔记,它是最直接的一手素材;另一个就是读书笔记了,记录书籍的要点,读书的心得,延伸的思考等,基于此它也就成了写作的间接素材。日常笔记说白了,就是写日记,日记,大家都会写,简简单单的写上今天发生的事情。随时随地,随心所欲。我想来说说的是读书笔记,在这里,读书笔记有三种方法:
1. 摘要法:把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方法,图表等记下来。
2. 感触法:写下自己针对书本内容的感悟,包括注释,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延伸阅读,发散思考等。
3. 延伸法:看完一本书后,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记一些笔记,那么又有多少人真的会重新去看过自己记的笔记(看过的打1,不看的打2).事实上,用好笔记甚至比记笔记更重要。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用好笔记呢?首先,要对笔记做好整理;其次,要养成给笔记加索引或者目录的习惯;最后要给笔记的重点部分做好标记:比如把重点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来等等。通过这种不断的输入输出,外部的知识,信息才能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三种 利用网络快速积累素材
网络搜索现在看来是最便捷,最快获取素材的一种方式了把。在这里我就给大家提供一些方法和简单的小工具。
1. 搜索引擎
现在的写作者离不开网络资料,写作中最常用的网络工具就是搜索引擎,从搜索引擎中得到的素材无非这几类:知识素材,例如人名,地名,时间,事件等;意见及趋势,网络上不但汇聚资料,还汇聚了不同的意见,综合这些后,能比较全面的看到这整个时间。
2. 内容大数据
搜索引擎能找到内容,但看不见数据的趋势。举个例子,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的栏目,我可以通过这个来看出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关注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它,我就不知道这些事情哪些是热门,哪些只是来蹭热度的。微博的热搜,百度指数也是如此。
第三章 掌握文章的叙述方法
有了素材,接下来就是要开始动笔写作了。大家觉得写作难嘛?(觉得难打1,不难打2 )我是觉得挺难的,每次都要凭空创造出一个本来没有的东西。但有时候仔细想想也挺简单的呀!只要把所思所想说清楚,落在纸上,一篇文章不久出来了啊!把话说清楚的方法就是叙述方法,今天先给大家介绍第一种
第一节 故事叙述法
这个方法在写作叙述里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说白了,就是讲故事: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出场人物,发展过程,结局和解决方案说清楚就行了。讲故事呢一般有三种叙述模式:
1. 时间推移法:顾名思义,就是以时间为线索,主线剧情由时间来推动,最形象的例子中学课本里的一篇文章《为了六十一阶兄弟》
2. 时间脉络法:描述事情一步步发展的轨迹,让读者跟着故事的脉络走。例如鲁迅的《一件小事》
3. 主旨推动法:这常常用于散文或者一些情节推动不那么明显的文章中。例如《这不是一颗流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了积累素材的三种方法:采访法,笔记法,利用网络法,还介绍了一种叙述方法:故事叙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