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端午节原本是个小长假,但炎热的天气让原本怕晒的我没法规划短途旅行。于是前几天在家看看剧,请朋友吃吃饭。实在觉得无聊,于是今天计划来到郊区的图书馆看看书。到了图书馆,闻着空气中一丝丝的书香气,看着埋头读书的人,以及暖黄色的灯光,心里觉得很踏实。
工作后就很少再捧在一本书,或者在图书馆待上一整天。每天可能除了工作,就是想着怎么赚钱,看剧,做做饭。毕业之前不知道柴米油盐,工作两年也慢慢进入了这俗世烟尘。早上洗漱完,开始去地铁,地铁上刷刷微信,听听歌,到站,到公司,工作,下班,投投简历,看看剧。平淡没了波动。
02
静的时候,总有一种感受不到自己的感觉。感受不到那种内心的情愫,感受不到心灵上的律动,感受不到一个独特的灵魂应该有的边界感知。可能每个人表述不同,但大家都曾有这种感觉,简单来称呼就要迷茫、碌碌人生。
生活该这样吗?不该。是的,柴米油盐是大部分的生活,为了生计奔波。脑子里都一件件事情的安排,一个个时间点,一个解决方案。脑子丰富了,内心很单薄。那种单薄让本来有趣而可贵的人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03
大家都喜欢看奇葩说,为什么?除了那么有价值有道理的观点,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你愿意看这么辩手的表现,因为他们活的像一个丰富的人,一个完整的人,辩论时的感情充沛,或是呐喊,或者感动。你感受到那时一个独特的灵魂,而不是机器的生活,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世界,不断的碰撞,才感受到确切的人生。
每次被他们走心得观点感动鼓掌,而此刻你鼓掌的不仅仅是有道理的话术,还有你内心深藏着的闪闪发光的,渴望感知的灵魂。羡慕他们吗,羡慕,当然我知道这不是他们的全部,可能他们下台后也会柴米油盐,但有那一刻的心灵感知,那一刻的走心,那我觉得生命就活出了该有的样子。
自己很喜欢诗,尤其古诗,每一个文字都是那么美,每一句都饱含着深情。古代人可能没我们生活的丰富,但是他们与心灵对话的时间却远远高于现代人。
04
前两天看一部出色的国产动漫,不得不夸,现在的国产动漫做的越来越好,将很多传统的文化很好的融合在了剧情这种。其中一段是朱允炆被叛徒出卖,一番挣扎后逃到了一个山庄,听雨庄。醒来后,正好下着雨,淅淅沥沥,此刻的他感慨万千,从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一夜间变成了四处逃难的通缉犯。他叹着吟起一首诗,那刻我也沉浸在了故事中。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读完后,自己内心沉浸了好久好久。诗写的真美,沧海桑田,世间万千变化,而这份情愫与古今相同。那刻心灵仿佛有了一份连接,感受到了内心。
想起了,上学时候,没有这么多的自媒体,都是买杂志去读文章,一本《读者》,一本《青年文摘》,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很久,感受其中一份份的感情,那时候心灵是明亮的,也是有活力的,经常点着灯,看三国,读水浒。恩怨情仇,英雄壮志,在深夜寂静中感受这些,真能身临其境,加上一些想象力,那么感觉真是酣畅淋漓。
大学后,毕业后,再也没有那种感觉了,也没睡的早,反而比上学多了很多空余时间,但没能静下来读这些诗句和名著。每天都是一些功利的事情。
05
有时候心灵就像一颗树,感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当被俗世烟尘蒙蔽,慢慢的就硬化腐朽。没了生机。
我们应该学会的不只是生存的技能,更应该去感受作为独一无二的灵魂所带来的感知,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对周遭万物的感知,对自己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