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古代厨神,中国厨师业祖师爷非伊尹莫属。
《吕氏春秋·本味篇》卷14记载了伊尹以“至味”说汤踏上了人生巅峰的故事。
简单来说就是庖丁之养子伊尹因厨艺高超而受商王汤拜见并对其论说至味比喻治国而被拜相的故事。
注:汤为商王名汤,商朝开国君主;伊尹不是名字,尹指右相,本名伊挚,别名阿衡。(此处不赘述,有兴趣请找度娘)
伊尹是第一个提出“标准”的厨师
自然,此标准非现代意义上工业的标准,而是传统中华餐饮追求极致精神的标准。
那是——根据对食材的了解、对火候的掌握、对调料的调配、对阴阳的变化和对季节的转换而采用不同烹饪手法技艺制作才能成就“至味”。
食物的“至味”不是简单的一种烹饪手法或者是调料的叠加,是根据口味将各种元素细微而又精妙的结合,才能达到每个人的至味。
最早时,能够享用各种最高级“至味”的应该都是帝王、贵族之流,但这种追求极致标准的精神因伊尹的成就而流传推广开来。
而平民能够自由享用至味美食应该在宋朝。
根据记载,宋之前是一日两餐,宋时才开始一日三餐。
北宋时经济贸易的发展,最主要是北宋末年煤炭大规模开采,使煤炭进入城镇百姓家庭作为燃料,使宋朝餐饮业蓬勃发展。(可百度,周掌柜参考现代李开周的《食在宋朝》、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998年,美国《生活杂志》曾评选出1000年来影响人类生活最深远的100件大事,宋朝的饭馆与小吃入选第56位。(马骅《假装生活在宋朝》第四篇·舌尖上的大宋,且吃且珍惜)
周掌柜在《悠悠已千年》那一篇讲过北宋饭店里吃的是浇头面,而且是根据食客要求制作的,也讲过现代常熟人炒浇面都是根据要求制作的,并且有一套专业的行话。
常熟的米、面、特产每天随着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往东京汴梁城。
也许,就是他们把常熟的一些餐饮习惯和文化带到了那儿!
很多人会说说常熟主食不是米吗?面不是北方人爱吃的吗?
那是因为常熟一年收获两季,春收小麦秋收水稻。
所以,常熟各类小吃非常发达。
各种馒头、包子、各种饼、糕团点心、馄饨、面条……
并且常熟人贯彻: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的精神,已经超越食材本身,对刀工和烹饪手法的追求已经到了艺术的角度。
对待一碗面,态度自然是一样的。
常熟的面必须用上好的面粉、用多种的食材及药材香料,配上丰富的浇头,才能成就一碗好面。
常熟面馆的厨师必须先苦练刀功,掌握火候,还必须头脑灵活反应敏捷记住食客要求,或红汤或白汤或紧汤或拌面……
并且,每家面馆的汤都掌握在老板手里,在店里没人的时候开始吊汤,那种先放那种后放,各种食材药材比例,熬制的时间,都是保密的。
另外,因为是浇头面,对各种食材的理解,也就是浇头的形状、色泽、香味,必须先用或煎或炸或淖或溜来预制,调料的入味和一些浆制手法、食材的保存方法都有技巧,这些都是专业厨师的手法,和其它地方的面纯粹追求面的各种形状和劲道是有区别的。
所以炒浇面馆的厨师刀功要好、反应要快、体力要棒,火候要佳,并且和报浇捞面有合作精神才能快速出一碗适合每个食客的面!
就这样,食客的胃口被面馆老板养的越来越娇,面馆老板的技术水平被食客督促的越来越好……
周掌柜认为,除了发源地,其它地方无法完整的复制和传承这种特色的餐饮文化,因为食客和店家是一种默契的状态,这种默契刻在骨子里,从小就知道,跟很多地方性餐饮文化一样,外人很难一下子理解吃个面而已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讲究。
这是一种对生活不将就对仪式感……
——《常熟一碗面,悠悠已千年》大致到此结束了,以后会写一些可爱的客户或者某个产品,也许是心言感悟,喜欢的话继续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