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学毕业,心想着终于可以不再依靠父母、能够自己赚钱了。一年过去了,不仅没有赚到多少钱,还产生了一些负债......
然而,幸运的是我在职业生涯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和一群战友一起踏上了一条叫做通往财富自由的路,并且笃信我们都注定会到达那个闪耀着光芒的里程碑——财富自由!
谈到财富自由,有一样东西不得不说,那便是金钱。今天我想就以自己的金钱观和大家聊聊,一起交流探讨!
将金钱拿出来说事儿,难免会引起一些“视金钱如粪土”之人的唾弃。但暂且让我们将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点之争放在一边,讨论一个更为朴素的问题:金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查阅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金钱实际上是对各种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量化度量。这样的说法略显“官方”,那么通俗点儿怎么理解呢?
可以这样理解:
金钱是一切资源统一的价值体现。
资源,有看得见的,如房子、汽车、钻石等等,也有看不见的,如时间、精力、思想等等。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些资源的价值都可以用钱来统一呈现,并且可以实现彼此之间的交换。
对金钱的本质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之后,再来说说我个人对金钱的几个观念:
一、金钱的本质是资源的价值,花钱的行为就是一种投资。想必大家都听过一句话:挣钱是技术,花钱是艺术。如果认可了花钱等于投资,那么花钱是艺术便顺理成章了。
前段时间看了畅销书《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老师写的一篇文章,名字叫《为什么把工资存起来的人,反而越来越穷?》(点击链接可阅读原文),文中就“花钱”这件事儿做了深入的探讨。核心观点是:花钱的行为本质上就是投资,要将钱花在对未来有益的能力和人脉上。
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会将目光聚焦在未来(即便是不远的未来)。那么如何“对待”当下的资源,才能让它在未来产生最大的收益呢?这又是一个所有生活在商业社会的人都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投资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市场为对象的投资,比如炒股,另一类是以自身为对象的投资,比如学习。今天主要说说第二种——对自身的投资。这里有一个小技巧:看一个人为自身投资占总支出的比例,就能看到他是否真的理解并相信了“花钱就是投资”这个观点。我平均每个月投资在成长(主要指技能的学习)上的钱大概1500元左右,占月总开销的40%左右。当持续保持这样的“投资习惯”时,挣钱自然也会是一件越来越容易的事情,因为成长本质上就是在提升挣钱的效率。
二、挣钱是一种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必要途径,而非生活的最终目的。在这里每个人就需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我的人生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这并非是一个假大空的发问,认真思考的话能让我们少做很多舍本逐末的事情。前几天我给35岁(10年后)的自己写了一封信——《一封信:致35岁的自己》,在信中我畅所欲言,写出了那些对我未来最重要的一些东西:幸福小家、父母相伴、事业有成、真朋挚友......而挣钱只是为了让我更大概率、更快速度地拥有这些美好的东西!
而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前半生用命赚钱、后半生用钱买命”的人,对于他们来说,虽不排除生活所迫的因素,但至少能说明他们忘记了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还有一些人会为了钱去损害别人,甚至不惜损伤自己的声誉,这种得不偿失、缺乏智慧的做法显然已经与挣钱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三、花钱,不可挥霍、但须慷慨!很多喜欢“理财”的人都有记账的习惯。每一笔开销都会记录在目,同时他们对每一笔开销也做了严格的把控。然而,物极必反,过于严苛的“节流”也会让我们的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朋友、同事聚餐是常有的事儿,主动买单便是一种慷慨的行为。虽然不是为了显示你的大气,但对方一定会觉得你是更看重这段关系的那个人。好朋友从外地过来,我一般都会主动提前预定酒店,吃喝玩乐的买单自然也少不了,但这是对友情必要的投资,忽略不得。
一段亲密的关系同样需要一些投入,务必慷慨,尤其是男生。“如果一个男生舍不得拿出工资的10%花在女朋友身上,那就趁早离他远一点”,《硅谷来信》的作者吴军老师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对此我十分认同。对父母,更是无可厚非!养育之恩无以为报,慷慨一些就不至于留下太多遗憾了。
我们永远不应该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吝啬,这些投资都是必要且值得的!
愿你此生富裕、满足且幸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