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面纱》带给我的启示
第一次读毛姆的书,确实如“序”中所言,十分钟就让你不忍释卷。行云流水般的运笔,细腻的触角,敏感的肢体语言,在他的笔下,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的呈现。
主人公凯蒂在婚姻中一点都体会不到爱情的美妙,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风度翩翩的汤森,两人迅速坠入爱河,爱的死去活来。在一次偷情的时候,被她的丈夫沃尔特发现,深思熟虑后,沃尔特提出两种选择,第一种请求汤森离婚娶她,因为她怀孕了。第二种是和沃尔特去中国一个疫情高发的南方小城做志愿者。她不假思索的选择第一条。在她去和汤森摊牌的时候,才发现她念念不忘的情人是个伪君子,他根本不承认这个孩子是他的,并且也根本没有离婚的打算。他有一个在外人看来很完美的家庭。凯蒂如梦初醒,于是失魂落魄的跟着丈夫来到了霍乱横行的中国。在这里,她结识了修道院的嬷嬷,在与她们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她的灵魂接受了洗礼,在照顾那些孤儿们的日夜里感觉到奉献的快乐。就在这时,她的丈夫沃尔特不幸感染病毒去世,她从他的身上终于懂得了大爱的力量,从此她彻底诀别原来纸醉金迷的贵妇人生活,开始重启自己人生的按钮,踏踏实实地做事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满足和幸福感。书的最后她终于揭开了人性的面纱,认清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她在给女儿的信中写到“我希望她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依靠任何人,把握自己,自由的生活,比我活的更精彩”。
凯蒂是幸运的,丈夫的去世让她思索出了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路。而另一个主人公就没那么好运了。在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也是一样老套的故事,安娜在遭到情人渥伦思机的背叛后,只能选择卧轨自杀。因为她无力抗拒她所处的环境,本身的力量太有限了。她的丈夫自私凉薄寡情,从始至终只关心自己的仕途而从未对安娜有过一丝的嘘寒问暖。这也就导致她毅然决然地离开家庭投奔情人的怀抱。因为她觉得自己苏醒了,身体和灵魂从未如此快乐激动过。但就在她开始憧憬他们的未来时,才发现渥伦思机也是伪君子一个,他已经对到手的她厌倦,又开始寻花问柳,根本没有结婚的打算。往前走看不到一丝光亮,往后退更是万劫不复,连儿子谢疗沙都不想理她了。安娜万念俱灰,于是在他们第一次相遇的车站,选择卧轨自杀,留给活着的人一个血淋淋的伤疤,永远的痛。
伟大的作家在他们塑造的主人公身上,寄托了整个社会对女人的歧视。即使是在所谓的上流阶层,女人同样也是取悦男人的工具。毛姆和托尔斯泰用他们敏锐的视角捕捉到了这群女人的无力感,但不同的是,毛姆为凯蒂指出了一条明路,而托尔斯泰却把这种无力感无限放大,安娜只有去死才可以从这种感觉中得到解脱。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自古以来对好女人的要求。从来没有人问过她们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即使到了近代,妇女地位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女人的话语权还是微弱的可怜。更值得深思的一点是,大多数女人本身对自己的定位也是安分守己,相夫教子,家庭,孩子就是她们的全部。不过如今让人很欣慰的是我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觉醒,不在将婚姻作为自己最好的归宿。她们率性而为,八小时内专注工作,并且都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各行各业里都闪烁着这些女人们忙碌而又自信的身影。八小时外休闲,度假,健身,聚会,做回了真正的自己,不再为丈夫孩子家庭琐事牵绊,把日子过的有滋有味,活色生香。
女性,母性,妻性曾经就像三座大山一样压着沉睡已久的女人们,从小就灌输的“三从四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已经让女人在这条路上受了太多太多的苦。什么“贞洁牌坊”,“私奔沉塘”更有非洲土著的“割礼”,如今细细想来仍让人心惊肉跳。女人应该是相比起男人来更需要得到尊重和爱护的。没有她们,如何实现人类的繁衍生息?十月怀胎的艰辛,分娩时的撕心裂肺,哺乳期的精神抑郁,哪个不是殚精竭虑,战战兢兢?但这个社会不会因为你是女人就对你格外垂怜,做家庭妇女不会有人尊重,做职业女性又会有人站出来说没有女人味,总之,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于是就庸庸碌碌的一辈子,工作马马虎虎,家庭教育也是稀里糊涂,也就可想而知,提前被社会淘汰了。
我一直认为,女人应该有一半活得像男人,像他们一样思考问题,像他们一样理智,像他们一样不把感情作为唯一的精神寄托。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一切都收拾的井井有条。做孩子的榜样,做家庭的另一半,和男人一样并驾齐驱。我们生活在一个崭新的年代,我们也要做崭新的自己。
与所有女性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