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老师提供的第二次共读材料,心底升腾起一股奇妙的“重逢感”,说来与此文渊源颇深……
一、我与“你”的“前世”渊源
第一次2017年暑假,那时候学校正筹划“斗阵长大:假期作业变革研究”写书事宜,我承担了第一章节——文献综述的部分。一开始接到任务,我的内心处于“不得已而为之”的抗拒状态。书稿指导老师魏老师告诉我,动笔前至少阅览200篇文献(期刊、硕博、报纸……)。作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通共也只用了20篇而已。那时自我解嘲道:照这个算法,我至少得上10遍大学,毕10次业。出于“人道主义”关怀,校长给我助力了一篇据说是“神级别”的模板文章,就这样,机缘巧合之下我邂逅了“你”(《学生主导,三力共驱,综和融通——常州市某小学暑假作业重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
彼时,我目标明确地直奔文章跟自己文献章节契合的部分,也就是研究基础那一块。由于学术底子薄弱,我读了足足三遍,每一遍关注点有所侧重,以期以一个良好的状态尽早投入。
第一遍读,我得清晰文章的大体内容:作业,暑假作业、暑期学习与生活如何定义,各自又包含哪些内容。
第二遍读,我得分析文章的布局思路:每部分内容的相关参考文献如何组织,各自又如何衔接,衔接的内在逻辑是什么,笔者怎样适时、适度、适切地介入评述。
第三遍读,我得效法文章的话语表达:如何规范、准确、简练地用语,比如学术专有名词、时间词、关联词(因果、递进、并列、转折等)……
每一遍读,我都根据各自的要求使用不同的色笔来圈画,然后进行传统的“条例式笔记”,逐条罗列。人们常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然我偏生不属于这类“无知无畏”型;我的“恐惧”恰恰源自于“无知”。而这三遍通读下来,“文献综述”的神秘面纱在我眼前慢慢揭开,它远比想象中的面目要柔和得多、亲切得多……我一直想写写2017年的那个暑假,那为期一个月零八天的“文献心路历程”,最终却是“欲语还休”。但毋庸置疑的是,“你”是一座灯塔,驱散我内心最初“畏难”的阴霾,为我接下来的检索、梳理、综述工作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二、我与“你”的“今生”重逢
第二次2018年寒假,共读让我们重逢。因为充裕的时间,使我得以沉潜涵泳,悉心研读。
题目一开始便奠定了此文的学术范式,这是一篇严谨规范的“研究报告”。此报告有一定的流程顺序:研究问题,研究基础,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结果,讨论。
一开始行文便开宗明义地陈述了暑期生活领域的真实存在和弱势研究状态,希望通过对五(8)班案例的研究,引发对该领域的整体关注和变革。
研究的动机是问题的产生,“研究报告”清晰明了地聚焦两个问题:其一是能否建立起“教师-学生-家长”的高质量合作关系(对应题目中“三力共驱”);其二能否促进暑假作业与学生生命成长的有效沟通(对应题目中的“学生主导”)。研究的目标是解决问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寻找方法,而两个问题的解决之法实际上已经蕴藏在题目之中,足见作者匠心独运的拟题之术。
“如果说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得更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研究,不仅能避免重复劳动带来的尴尬,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还能发现目前研究存在的空白,提供给后来者探索的余地和空间。这一部分“研究基础”在文献综述方面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详见“前世”渊源部分),这里不重复赘述。
接着便是研究报告的重头戏——案例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六个阶段,有前测调查,有动员策划,有指导实践,有展示评价,有评估改进。并且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时间跨度,使过程得以有条不紊地循序渐进。
这一系列过程操作下来,结果如何呢?这一部分“研究结果”可谓精彩纷呈,尤其是七张表的设计、汇总、数据分析更是令人折服。这一张张表的背后,是作者扎实的学理积淀,更是其深厚的学术涵养。理性的数据支持,加上家长学生发乎于心的感性表达,最后作者高屋建瓴式的凝练出三个观点:(一)多方对暑假作业满意度的提高和追求幸福的自信;(二)走向生活世界的教育合作关系的建立;(三)对生活世界变革的主动关怀和介入。
最后的讨论,作者从以下三方面对该案例探索进行了深入反思:其一,深入挖掘暑假作业的教育价值;其二,暑假作业需要兼顾差异性和均衡性;其三,暑假作业变革需要教师团队的通力合作。这为往后的进一步研究明确了改进的方向,也将吸引着更多“有志变革图新者”投身该领域,对领域进行更广泛、持续、深入的关注……
一直深以为然的是,被你阅读的文,被你遇到的人,被你经历的事,都会成为供给你生命体一种养分,是他们成全了你,作为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