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是一个「迪斯尼乐园」,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好像在那里找到了一份工作:「扮演卡通人」。这份工作要求我们穿上厚重的卡通人物道具服——就像钻进了「卡通人身体」一样,在乐园里四处表演。
想象一下,你一下子钻进「卡通人物身体」里,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会觉得走路、行动都很别扭!因为这时你所有的「触觉以及以往触觉经验」都在了「卡通人身体」里面,你还不习惯通过「卡通人身体」去感觉外面的空间。那怎么办?你就要开始训练自己,先要学会「把在里面的感觉“冲出去”」。在训练的过程中,你需要用心去感受“从外面传来”的各种刺激信号……
这样的训练练多了,你原来在「卡通人身体里面」的感觉就会“冲”到「表面」。在感觉上,你能通过「卡通人身体」感觉到外面空间了。这种感觉“冲”到「表面」以后,你就又能行动自如了。
再继续想象一下:你习惯了待在「卡通人身体」里以后,虽然行动自如了,但是,在「卡通人身体」里表演上一段时间,你的精神会觉得很累的!因为你在「卡通人身体」里的时候,你的感觉一直要保持「很努力地“冲出去”」的状态,只有这样,你才能清晰地感觉到外面空间,让自己行动自如,有安全感。但是,如此这般,你的精神就一直处在这种「时刻感觉外面」的紧张状态中,这需要消耗更多的精力、注意力,时间久了你自然就会累。
只要你进入「卡通人身体」,就会产生这种紧张感,即使时间长了,你会习惯这种紧张感,但是,这种紧张感一直是存在的。你下班了,脱下卡通人的道具服,依然会感受到额外的轻松——你虽然习惯了那种紧张感,但它消失了,你还是会有轻松的感觉。
大家想象一下,是不是这种情景、感受?
用王阳明「知行本体」的观点来看,我们人也像处在这种「钻进卡通人身体里」的结构里。真正的我们(知行本体)在肉体里面,「知行本体」的感觉也都“冲”到了肉体表面,去感觉外面的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人的精神也总是处在紧张状态中的。这是一种「天生的紧张」,我们从娘胎里开始就习惯了这种「天生的紧张」。而且,真正的我们也不能脱下肉体“下班”,所以,在日常中,我们反而感受不到这种「天生的紧张」。但是,这种「天生的紧张」却是一直存在的。我们做个实验就可以发现这种「天生的紧张」的存在。
把一个人单独封闭在一间没有光、没有声音的黑屋子里。这个人会觉得非常的紧张、恐惧,不用两天,这人的精神就会崩溃。按理说人在没有光、没有声音的空间里,没有了任何外界的刺激,人应该安静、舒服才对,为什么反而会紧张加剧,变成了恐惧直至精神崩溃呢?
这是因为人习惯了“感觉冲出去,去感觉外面”而产生的「天生的紧张」,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知行本体」的存在,人的天生本能就是「不断地感觉外面世界」。在感觉外面世界的过程中,如果有了刺激反馈,那么就会动态的保持「天生的紧张」。如果外面没有了刺激反馈,什么也感觉不到,不但不能消除「天生的紧张」,反而会加剧、扩大,当紧张度超出了承受限度,大量的负面情绪就会出现来消除这种紧张感,比如:哭、喊叫等等。但是,这种紧张感被暂时消除后,因为有「天生的紧张」的存在,又会被重新扩大,不断累积,就像海浪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打来。情绪是需要消耗身、心能量的,当人的能量已经不足以产生负面情绪去消除这种紧张感的时候,这个人的精神就垮了。这就是人被关进黑屋子里精神会崩溃的原因,人是被自己「天生的紧张」打败的。
一个人处在紧张的状态中,就必须用情绪来消除,否则,精神就会出问题。我们平时即使闲着没什么事,也是需要听听音乐、看看娱乐节目来调节、调节自己的情绪,就是因为存在着「天生的紧张」。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自己的情绪没有?不管是什么样的情绪,其实都是用来消除你「之前的紧张感」的。如果某种引起紧张感的问题被解决了,就会产生正面的情绪来消除「之前的紧张感」,这就是人的愉悦情绪产生的原因。如果某种引起紧张感的问题一直没有被解决,紧张感超过一定的限度,人就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去消除「之前的紧张感」,这是人的愤怒、抱怨、逃避(包括精神奔溃、自杀)情绪产生的原因。
人的常态就是处在这种「天生的紧张」中,这种「天生的紧张」随着人在环境中遭遇的刺激,被激化、放大。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情况下,被激化的紧张总是会被正面的情绪弱化、平息,恢复到「天生的紧张」的状态。
这种「紧张在情绪作用下变化」的过程,对人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从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看,都认为自己是受自己意识控制的,实际上不是的。人的常态是受情绪控制的。这种「紧张在情绪作用下变化」的过程,让人在做选择的时候,一定会选择那些能让自己产生正面情绪的事情。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被情绪控制了。
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情绪对人来说,被情绪控制都是不对的。人应该让自己清醒、理性的意识所掌控。《中庸》说:“喜怒哀乐之不发谓之中”就是这个道理。而《大学》内修“正心诚意”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人的「天生的紧张」,没有了这种紧张,人就能摆脱情绪的控制,重新获得对自己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