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下廉,这篇上廉,它们就像两兄弟一样挨得很近,名字相似,治症也是差不多的。
这两个穴位,平时都比较少用,因为它们的功能都比较少。
虽然功能少,平时也少用,但是也需要记住,为什么呢?因为穴位的功能除了治病还有诊断的作用。
比如有人哪都不痛,偏偏上廉或是下廉这个位置痛,如果你记住这个穴位的话,一看到就知道这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那么除了可以在痛的那个穴位上下针之外,还可以根据痛的情况在手阳明大肠经上下针。
如果是实症的话就是痛不可按,虚症呢是喜欢按,按一下就会觉得舒服。实症的话是刚痛几天的,虚症一般痛的时间久,半年或几年的都有。
在这条经上,或是刚好是上下廉这些穴位痛而且喜欢按揉,痛的时间又比较久,就可以选择刺曲池,困为曲池是大肠经的合穴,虚症的都可以在这里补。
曲池以后再细说,回来继续说上廉。
【穴名释义】
上廉的上字,就是上端的意思,下廉就是下端嘛。
廉,昨天说过,是边缘的意思。
1、《经穴解》:此穴在廉内之最高处,故曰独抵阳明之会,以在廉之上,故曰上廉。
2、《圣济总录》卷一九一:手上廉二穴,在手三里下一寸,其分独抵阳明之会外斜。
【部位】:上廉,在三里下一寸,其分抵阳明之会外邪。(《黄帝明堂经》《圣济总录》、《针灸资生经》、《类经图翼》、《针灸逢源》)
【功能】:疏经活络。
【适应症】:主治局部病症。常用于肩臂痛或麻木;头痛。
1、治臂膊跛痛,麻木不仁,补泻。(《窦太师针经》)
2、治臂膊偏痛。(《针方六集》卷五、《循经考穴编》)
3、上廉……主小便黄赤,肠鸣,胸痛,偏风,半身不遂,骨髓冷,手足不仁,喘息,大肠气,脑风头痛。(《针灸聚英》卷一、《针灸大成》)
《针灸腧穴通考》说:以上主治症中除“小便黄赤,肠鸣,脑风头痛”外,皆系误录。
【针灸】:直刺0.5—1寸,灸 5—10分钟。
【临床应用】
1、手臂麻木不仁,肩髃、曲池、手上廉、合谷。问曰:此证缘何而得?答曰:皆因寒热相搏,气血凝滞,故如此也,复刺后穴:肩井、列缺。(《针灸集成》第二十九方)
2、手背生疮红肿疼痛,阳池、上廉、曲池、液门、中渚、合谷,问曰:此证从何而得?答曰:气血壅滞,皮肤瘙痒,用热汤泡洗而红肿,如此久而不治,变成手背疮。复刺后穴:上廉、阳池。
(《针灸集成》第三十四方)
上面两个案例中的复刺,是刺法的术语。意思是出针之后再重复刺入,重复刺激,所以叫做复刺。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