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好朋友M。说起她,我最欣赏的是她的淡定,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感觉,棉质般的舒服。
大学四年,在我们眼中,她是个无烦恼,随心而欲的学神。后来顺利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本以为应该顺顺当当的,可是越了解,新人的忧虑和苦恼就越浓。
M是个性格温和的人,按理说,她单位挺好的,班级也应该比较好管理的,但是事实相反。接手了一个比较活泼调皮的班级,遇到了不少棘手的问题,比如,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开小差,作业完成情况差,学生成绩反复无常等等。
刚入职场的她,对于各种情况,不得其法。请教过前辈,读过书籍,试图去改变,但收效甚微。情绪也受到了影响,时常心情低落。
就像一只没有方向的陀螺,绕晕了自己,还一无所获。满腔热情,经常被现状所耗。
其实,每次一聊到这个问题,自己颇有体会,因为之前也碰到过类似情况。
现在想想,我们新人总有新问题,而且还带有自身独特的局限性,使得许多东西都被阻挡了。
首先,是心情。
有着一种守空城的孤独感,心有余而力不足。仍然记得当时那种处于无休止的无所适从的状态,一个人的兵荒马乱。即使回到最放松的地方——宿舍,也感觉冰冷,那种穿透每一个细胞的寒。
第二,是问题到实践的差距。
即使知道一定要用行动去改变它,可有时因为脸皮薄而不敢开口问,就算请教到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不了了之。如此以来,就造成一种挫败感,没办法获得一点成就感,去激励自己做得更多。
虽然,很容易就可以分析出问题所在。比如,行动力不强,原则性不强,心态没有调整好等等。
但是身在其中,很难改变,压力也挺大。依旧时常处于一种疑惑当中,在痛苦中纠结,效率又低。忙碌了一天,却一点感觉也没有,又心累。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死循环里。
第三,是选择和行动。
当时我也是在这种状态扑通了半年,最后受不了这种理想于现实的强大差距和压力下,选择义无反顾地跳出这个坑,以一种最直接的逃避方式。
问自己有后悔过吗?答案是没有。
即使当初选择这份工作时,就下定决心要做好来,最终半途而废。可再选择一次,结果还是一样的。
而她也可以吗?不行的。
个人情况各有不同,新人总有新问题,不可能每次都甩甩头就走。没有退路,只能一路前行。那又得如何拥有灿烂的阳光?
第一,找出口,收集好心情。
打破循环,最好的方法是,开个小口。比如,定个小目标,安排一个时段,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时工作,耗费了太多的心理成本,需要一些补偿。
自己尝试过这种方法,挺有效的。可以投入去做一件事,转移注意力,缓解心情的焦虑。
又或者是学习。追溯根源找方法。比如,对教育而言,它的落实最终是细节问题。对于现状,我们无法突破,往往是方法没有具体化的行动和反馈。这是最本质的原因。
第二,做个有原则性,执行力较强的人。
“有方法,有步骤,有行动,但是反馈不行。”
这个经常性的困惑,说明可能过程出现了问题,没有形成原则。同一情况,两种标准。一种是热情时的做法,一种是偷懒时的做法。虽然当时放松了些,但这会儿的“劳逸结合”逐渐把行动推到了无效边缘。
行动力不够强大的我,实践中,就时常需要提醒自己,一定要说到做到,注意原则。
第三,留给自己成长的时间,慢慢来,及时抓住成就感。
之前辞掉工作的重要原因,就是自己成长的速度跟不上单位的节奏。我允许自己去犯错,慢点来,但在那里,这样做成本太高,高到你忘了成长是什么。
后来再回到正常节奏,我才发现:慢慢来,也不是可以空闲地泡剧,有时间再去学习,而是按着一定的步伐,不急不慢地向上伸展。
同时,在伸展的过程中,去增加幸福感和成就感是必要的。它是我们成长的推劲,让我们像向日葵那样,始终保持向着太阳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