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马范桥印象
一条土路自西向东通往马范桥村里,保养得很好,路面平整,路两边的大杨树遮天蔽日,春天里的树叶嫩绿嫩绿的泛着光,村口路北侧有一道南北走向高高的柳树沙岗,那是为了挡住风沙修筑的挡风墙。汽车驶进了马范桥大队,就停在了大队部的门口,大队部东侧隔着一块空地有一排房子,那排房子是大队的拖拉机站、卫生站和库房,村子里大多数都是干打垒的平房,每家的院子外面都有一座猪圈,出了圈的猪粪都整整齐齐的堆成梯形,路边还有一个定时供水的自来水龙头,村容干净整洁,尽管房子都是土房子,但是很多都铺上了黑瓦,给我的感觉这个村子管理的还不错。村子有七八百口人,主要是马和刘两大姓氏,分成四个生产小队,一队二队主要姓马,住在村的北部,三队四队姓刘为主,住在村子南边。
大队里早就做好了欢迎我们知青的准备,一下车,队里就给我们安排了住房。月初的时候已经有平原中学的一些学生先到了这里,接我们的同学很多都认识,小勇和京官、毛孩住在大队卫生站旁边的库房里,他们热情的邀请我们兄弟一起住,房子的隔壁挨着拖拉机站的一间库房住着四位女生,其他的同学都安排在了农民的家里分散居住。我们住的房间是大队的公房,房子很高,有上下两层窗户,原来是做两层楼的,不知为什么没有搭起层板,门窗也不是农村传统格窗和对开木门,玻璃门窗的样式和城里的一样,算是村里的现代建筑了。
我们的带队干部是来自于修武县,原来是县委招待所的所长叫孙世祥,他身材不高,跑前跑后的安排接待我们。村支书叫马忠臣,负责知青管理的副书记叫刘金城。接待我们的大队干部还有妇女主任张秀英,大队会计刘太法、治保主任小牛,民兵连长保妞。中午村里在大队部安排了中饭招待送知青的亲友们,吃的是油饼和甜汤。当地的油饼做的很好吃,用葱油和的面,在地上用石块支起一个生铁做的圆形铁鏊子,下面烧着的是麦秸,用一根竹片在鏊子上翻转着油饼,吃起来非常香,以至于很多年后,妹妹还会说起马范桥的油饼。后来我们才知道,村里的人很少能吃上这种油饼,一年当中,只有在双抢夜战或冬天挖河时才有机会吃上这种白面油饼,平常人家能吃的是白面包皮没有油的黑面干饼。
妈妈和妹妹帮着我们收拾床铺,我和弟弟的床铺是两张床板挨着并在一起的,床板是竹子做的,四个床腿是用砖块垛成的,每人还发了一个草垫子。房间还算干净明亮,泥土地面但墙上抹着白灰,就是稍有些挤。知青下乡插队国家都拨有安家费,每个人大约有二百多元,直接拨给村里。马范桥大队在1968年曾经安置过一批新乡的知青,不过我们下来时他们都已经回城了,村里对安置知青还是有些经验的,可是知青住房还要等以后才能再盖。妈妈和妹妹在吃过中午饭之后就随着大卡车回新乡了,我们已经正式成为插队落户的知青了。
来到马范桥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就刮起了沙尘暴,整个天空都笼罩在沙尘之中,遮天蔽日的沙尘让天空变得昏黄灰暗,飞沙走石,狂风裹着沙石敲打着玻璃和屋顶,黄沙顺着屋顶的椽眼灌进房间里,空气中的飞沙让喉咙里哽满了沙土的味道。整个沙尘天气持续了两三天,让我领教了马范桥漫天飞舞狂风扬沙的春天。马范桥的沙土地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国民党部队与日军对峙中挖开武陟大樊沁河北岸河堤,在1947年夏洪水暴发又一次冲决,马范桥村十数年被洪水围困,泥沙淤积形成了沙质土壤。沁河决堤直到1949年解放以后才被堵上,此后马范桥就一直在与风沙盐碱斗争。马范桥村西北有四道沙圪挡,为了防风固沙,在风口栽了一排排的柳树桩子,多年的风沙堆积,形成的沙岗有四五米高,沙岗上长满了柳条,是编织箩筐的好材料。
马范桥的经济基本上依靠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棉花、小麦、玉米,原来还种花生,后来以粮为纲追求粮食产量就不种了。红薯适合沙地生长,刚下乡时红薯种植面积也很大,但是受到公社粮食生产计划指导,后来也种的很少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