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可视化信条:“不要成为数据流行的受害者”(即丢弃花哨的剪贴画、图表和字体,专注于信息本身)和“简单胜过美观”(即重点在于清楚地讲述一个故事,而不是绘制美观的图表)
Ch1 上下文的重要性
1.1 探索性分析和解释性分析
探索性分析:理解数据并找出其中值得关注或分享给他人的精华。
解释性分析:花时间将数据抽象为受众能够消化的信息。
1.2 对象、内容和方式
在可视化数据或创建图表之前必须思考并明确几件事。
首先,你在跟谁沟通 ?
其次,你希望受众了解哪些内容或者做什么 ?你应该明确你希望受众如何反应,并考虑你的沟通方式以及整体基调。
只有在你能简洁地回答出以上两个问题时,你才真正准备好面对第三个问题:如何用数据表达自己的观点 ?
1.3 对象
受众越具体,越能成功地进行沟通。对受众了解越多,就能准确理解如何与之产生共鸣,如何在沟通中满足双方的需求。
思考你与受众的关系以及你期望他们如何看待你是非常有帮助的。
1.4 内容
1.4.1 行为
思考受众需要了解或者做什么?
使沟通对受众有意义,并就他们为何要关心你说的话建立一个清晰的认识。你应该每时每刻都有一个目标,并希望受众了解或者完成它。
提示行为
当你决定想让受众采取什么行动时,可以参考以下词语:
接受|同意|开始|相信|改变|协作|着手|创建|辩护|想要|分辨|行动|移情|授权|鼓励|参与|建立|检查|促进|熟悉|形成|实现|包括|影响|投入|鼓舞|了解|学习|喜欢|劝说|计划|提升|追求|推荐|接收|记住|报告|答复|促成|支持|简化|启动|尝试|理解|验证
1.4.2 机制
沟通方式:现场演示;书面文档报告
与受众沟通的方法会对以下因素产生影响:对受众如何消化信息的可控程度和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两者呈反比关系。
现场演示技巧
熟悉演讲的内容
保持幻灯片内容简洁,只呈现能够强化演讲的内容
熟悉材料的一些建议
写下每页幻灯片的重点
大声讲给自己听
在朋友或同事面前做一次模拟演讲
1.4.3 语气
1.5 方式
在明确了受众是谁以及希望他们了解或做什么之后,我们才能针对数据问出下面的问题:
究竟有什么样的数据可以用来表达观点?
忽略不相符的数据,只展示能够支撑观点的数据,而忽略别的数据,能够让案例更有说服力。我不建议这样做。上下文、正面数据、反面数据各多少才算适量,这会因场景、对受众的信任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而异。
1.6 举例说明对象、内容和方式
1.7 询问上下文:实用问题
通常沟通都是为了完成别人的请求:客户、利益相关者或者你的老板。如果你是请求的一方,可以提前思考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有哪些至关重要的背景信息?
受众和决策者都是谁?对他们有什么了解?
受众可能对话题存在什么样的正面或者负面偏见?
有什么样的数据可以支撑这个案例?这些数据是受众所熟悉的还是新的?
有什么风险?什么因素会弱化案例?我们是否需要主动提出来?
成功的产出是什么样的?
如果时间有限或者只能用一句话告诉受众需要做什么,你会说什么?
1.8 三分钟故事和中心思想
核心理念:将沟通提炼成一小段话并最终精炼出一句简洁的陈述
1.8.1 三分钟故事
如果你只有三分钟的时间把必要的信息告诉受众,你会讲什么?
这是确保你对所要讲的故事理解得清晰透彻的好办法。
1.8.2 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即将沟通内容进一步精炼为一句话。
中心思想的三个组成部分:
(1) 必须能陈述你独特的观点;(2) 必须切中要害;(3) 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1.9 故事板
目的:确立沟通的结构,是打算创建的内容的可视化大纲。
用纸笔就可以。
1.10小结
提到解释性分析,在开始构建内容之前,简洁精确地描述沟通的对象和内容能够减少迭代的次数,也有助于确保沟通能够满足预期的目标。
理解并使用三分钟故事、中心思想和故事板等方法,能够让你简洁清楚地讲故事并确定期望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