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至暗时刻》北美开放媒体评论后,前期对影片冲击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热浪瞬间退潮,但对扮演丘吉尔的加里奥德曼拿下最佳男主的呼声并未减退。他用教科书级别的演技,展现了在大英帝国生死关头带领国家和民众艰苦赢下二战的伟大首相26天的传奇。
在爆米花大片的夹击中,广州很多影院给《至暗时刻》的排片量差强人意,而能走进电影院看这部剧情片的人,大抵都在历史课本上看过这个“怪老头”的名字。在125分钟的电影开场之前,大家普遍的印象都是那个肩膀上扛着日不落帝国的铁血首相。但导演用许多第一视角去展现这个老头坚韧强悍之外焦灼煎熬的一面。如同导演借助丘吉尔妻子的话说:他只是个普通人。
演好这个普通人并不容易,加里奥德曼奉献了真正的整容级演技。有报道说他每天至少耗费6个小时进行特效化妆,变身一个满身肥肉爱抽烟酗酒的老头。如果光看背影和侧面,几乎要错认是1940年的丘吉尔本人。加里奥德曼很明显事先做了很多功课,丘吉尔因常年喝酒抽烟导致慢性咽炎,说话有时模糊不清;身材太胖经常要叉腰走久了还容易喘;时不时的嘴角抽动……你无法从影片中找到一丝一毫加里奥德曼本人的气息,每一个眼神和微表情都是丘吉尔附身般精准服帖。
在影片中,导演并未安排丘吉尔马上登场,而是从英国议会中下议院对张伯伦首相的弹劾切入。
张伯伦作为政治家,名字已永远钉在绥靖政策的耻辱柱上。1938年9月,他与希特勒签订的《慕尼黑协定》几乎是默许了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侵略。他认为自己“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但一年后德国入侵波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巴黎一度也纳入德军闪电战的成果清单中。1940年5月,作为保守党领袖的张伯伦辞职,他从帝国中心的政治舞台退场,而从黑暗中走到聚光灯下的,是临危受命的丘吉尔。这隐喻,存在于导演明暗切换带出丘吉尔的镜头表达和妻子送别他时的鼓励话语中。
彼时他的头衔是海军大臣,1900年到1940年作为政治家的丘吉尔算是在政坛平庸无奇,他当选过许多次议员,也是拥有过许多不同头衔的内阁大臣,甚至在1915年亲赴法国前线参战。这些细节都散落在《至暗时刻》不同阶段的对话里,而正如丘吉尔在被建议接任首相职务前国王的评价,他以往的政绩实在不太好看。
但丘吉尔接过了组建战时内阁的权柄,这个掌握英语词汇多达12万的政治家兼演说家在下议院会议上奉献了一场无比精彩的讲话:“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这份演讲的打磨过程,被导演用丘吉尔和打字员的镜头交叉剪辑呈现出来。在历史上,丘吉尔通过这次讲话,拿下下议院381票对0票的压倒性优势。
英国实行两院制度,上议院多为贵族,下议院则是民众选举产生的议员。得到下议院的绝对支持,结合影片中两个由丘吉尔主观视角出发的长镜头,暗喻了这场硬仗最终是靠英国民众的支持和力量。而乔治六世从防备到两人并肩而坐,来自皇室的支持也是让英国后来能赢下不列颠战争的重要原因。
影片有时间线不停推进,欧洲在德军的包围中越陷越深,而丘吉尔面对的同样是无力可施的困境。加里奥德曼把那种焦灼感和无力感细化到每个眼神和动作里,这老头暴跳如雷,这老头摇摇欲坠,这老头还是一个“裸露癖”……比起一个无比强大的传奇领袖,加里奥德曼和导演一起塑造了一个更接近“人”的前首相。
与丘吉尔艰难的首相之路同步的是,敦刻尔克三十万军队的生死一线。导演在《赎罪》中的海滩长镜头至今仍被认为是敦刻尔克撤退的经典电影表达之一,而今年早些时候的《敦刻尔克》更是可以跟本片相互补充。比起《敦刻尔克》以数十万人生死关头的危机感和窒息感,《至暗时刻》很多时候是在以丘吉尔的个人体验去经历这个国家最黑暗的时刻,甚至有大段是长篇演讲。最后在高光时刻戛然而止,也是导演克制和不过分煽情的自律。
从影片本身完成度来说,是很工整的英国式人物传记片。细腻而克制,光影变化的画面隐喻,对英美当时的政治生态也很写实。包括张伯伦代表的保守党对纳粹抱有的浪漫主义幻想;再比如国内民众反战而前期一直保持“中立”的美国,和停留在一战旧作战思维的法国…很多历史细节都是分散在剧情不同人物的经历或讲述中,这也许是对不太熟悉英国这段历史的观众不太友好的地方。但类似于V手势等幽默梗的运用,恰如其分地冲淡了影片所要表现的历史残酷性。这位不断向英国国民传递胜利信念的剪刀手丘吉尔,真的等来了胜利,他人生最值得骄傲的荣耀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