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油马路起伏不止,马路像是贴在海浪上。我走在这条山区公路上,我像一条船。”这是这篇小说的开头,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次阅读它,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触。
那是在高二的自习课上,我第一次从语文课外读物里读到了这篇小说,当初只感觉到很有意思,这样的语言风格十分吸引我,但是读完后,我却不知道小说在表达什么。
大学期间,我开始疯狂地阅读。那时,我才认识了余华,才知道原来这篇小说是余华的成名作,最初发表在1987年第1期的《北京文学》上。
后来,我几乎读完了余华所有的文学作品,包括他的小说和演讲稿,当然《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也不曾落下。他的每一部作品我都喜欢,并且读得如痴如醉。但是,在这里,我只想说说自己对于《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理解与感悟,因为它是第一篇我曾经读不懂却又印象深刻的小说。
小说的故事梗概很简单,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出门远行,在自娱自乐行走了一天后,他开始考虑晚上的住宿问题,于是,他一直在寻找旅馆,可已经到傍晚还是没有一家旅馆出现,这时他遇到了一辆装载苹果的货车,通过与司机搭讪,他成功搭上了货车。但是没过多久,车出现问题停在了路中间,后面遇到几伙人都抢劫他们车上的苹果,少年反抗却遭受毒打,而那个司机最后也带着他的背包跟随那伙人离去。
少年拖着受伤的身体爬进货车,他好像感受到了住进旅店般的温暖,眼前又浮现出那个晴朗温和的中午,那天父亲说让他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于是少年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欢快的冲出了家门。
几次的阅读之后,最后一段内容给我的冲击最大,总感觉这是一幅美丽温馨的画面,可是读到这里我已经知道,所有的美好都会破碎。于是,越是美好越觉残酷。
当我不了解现代主义文学的时候,我只是认为这是一篇不符合逻辑的荒诞作品,但即使在那个时候,我却也深深被这种荒诞所吸引住了。冷漠严峻的文字,让一种荒诞变得十分严肃,我越发喜欢这种风格。
后来,我了解到现代主义文学往往不主张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这里的故事本身仅仅是一种媒介,或者是一种象征,因此,不能用现实生活的逻辑来理解作品。
单纯用现实经验理解小说的时候,我自以为是的认为那个司机和抢劫苹果的人都是一伙的,在少年第一遇到司机的时候,车也是停在那里,也许车并没有坏,而是司机偷了这一辆车及一车苹果,在这里等他的同伙。
少年的到来耽误了司机和这伙人,所以一开始司机并不愿意搭载少年,后来“我”厚着脸皮爬进车头的时候,司机无可奈何,闲聊下来,司机也知道了“我”并没什么威胁。于是,装作货车抛锚,再一次停在路上等待同伙。
所以,在后来人们抢劫苹果的时候,司机无动于衷,他们殴打少年,司机在一边哈哈大笑。最后司机带走了少年的背包,跳到拖拉机上跟那伙人一块走了。
这是多年前我用自己最简单的心思这样来理解这篇文章,很肤浅,但也算是自己动了脑筋进行的思考。
在大学的时候,我才知道这里面每一个人及每一件事物都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
“我”只是一个在年龄上刚迈入成年而在心理上却还是一个充满童真的少年。
“司机”是一类拥有看客心理,世俗化,愚昧麻木,欺善怕恶,圆滑世故的病态群体。“山民”是暴力的代表。
“父亲”没有与恶为伍,而是一个用心良苦,温暖的人,他就像阴天里的一缕阳光,给人温暖,照亮黑暗。同时他还承载着现实世界里所有父亲对儿子深厚的爱。
西方现代派文学是反传统的,荒诞性是其艺术特征之一,读者越是感到离奇、荒诞,不可思议,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这样的解读下,我们可能会更深刻地理解这篇小说,原来一个人长大真的不容易,当他走向社会的时候,那里有太多的磨难与不堪在等着他。
理想与现实,残酷与温暖。中间的差距是如此之大,是啊,我们一直被教育也在教育新的年轻人,我们一直强调世界的美好,一直重申人间善良,可是当一代又一代人走向社会的时候,他们都发现并不如此。
少年正在一步步走向成年,在那晴朗温和的日子里,遍体鳞伤,他也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对往事一遍又一遍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