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定义
[维基百科给出的解释是]:学习是透过教授或经验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从而导致可量度的稳定的行为变化,更准确一点来说是建立新的精神结构或审视过去的精神结构。学习必须倚赖经验才可以有长远成效。
词源的解释为:学习最早可追溯至孔子在《论语》中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意思是,学了之后及时、经常地进行温习和实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很明显,学习这一复合名词,就是出自孔子的这一名言。按照孔子和其他中国古代教育家的看法,“学”就是闻、见与模仿,是获得信息、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官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及触觉味觉等等信息)与书本知识,有时还包括思想的含义。“学”是自学或有人教你学。“习”是巩固知识、技能的行为,一般有三种含义:温习、实习、练习。“学”偏重于思想意识的理论领域,“习”偏重于行动实习的实践方面。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获得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学是指知识和经验的累积,习是指知识和经验的实践。学属知,习属行。中国大儒王阳明曾提倡知行合一。
那么学习到底是什么?
不知道看到学习这个词语时,你们大脑中最先浮现的场景是什么。是高中时的奋战高考还是学生时代冷冰冰的教科书,亦或者是研究自己所喜欢的事情?还是其它的场景。
什么是学习?在国内我们只要说到学习,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教育:幼儿园、初中、高中、大学以及相应的填鸭式教育及辅助教科书;除了这些场景,恐怕其中很少有人会对“学习”这个词语有其它的定义了。这也是我国的环境所造成的,将学习与中国义务教育划等号,就好像现在的人们[想到Apple就想到装逼,却不知道Apple的生态圈对于生活中的我们带来了多大的便利](还可以参见文章[Mac比win好用在哪里]);[想到富士康就想到代工厂,却不知道代工厂只是富士康其中的一个标签而已];一[想到经济学,就想到华尔街、股票和债券,一想到等等类似的大脑自动定义、贴标签的行为];
具体的例子和说明在这里就不展开叙述了,如果展开可以另外写一篇文章了。
下面是新东方王强为徐小平《图穷对话录》做的序: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是追求知识吗?是获得智慧吗?是成为一个神一般完美的人吗?也许是。但我却想故意曲解“学生”这两个字的含意,宁愿把它理解成“学习生活”。更准确地说是要学习如何幸福地生活。这样,在我看来“学习如何幸福地生活”也就成了教育的终极目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在生活世界面前谁有胆量说自己可以不再做学生了呢?因为知识和智慧构筑的世界如果不能同充满着色彩的生活世界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话,教育还能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同我们置身的真实世界连在一起?读懂知识之书,获得知识和智慧不过是为了读懂现实世界这部神秘的大书。当我们放下了知识之书,完成了人生初期阶段的教育,用梦幻般的欲望去拥抱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已经有资格成为幸福的征服者呢?
关于大脑:
大脑产生的这种行为为关联浮想,它与一个人以往大脑所接收的信息以及认知有一定的关联,大脑会自动的将现在所闻所见,通过内部快速搜索,将其脑中现有的知识点自动的联想并结合起来;
- 大脑知识存储量刚好可以解决目前的问题:
这时大脑所自动匹配的信息与现有的信息相符合,那么这种情况下无论你是在谈判的场景中,还是在做决策、学习及其它相应场景的过程中,大脑都可以吸收并给出相应情境下的最优路径;
- 大脑知识存储量不足:
这种情况显而易见,知识量不足大脑还是会相应的搜索自身大脑中所存留下来的知识库,那么这时问题来了:现有的知识库里没有这个相关联的信息片段怎么办?那么大脑就会强行匹配和以前经历的事件中最相近的事件,无论事件的属性性质、先前条件、以及具体的环境;其实大脑自己是无法强行匹配的,但是在我们人这个物种下就显得不一样了。在大脑匹配以后,人的心理活动就开始了,首先是人为这样的匹配并不对。但是心理上会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让这种不合理变的合理,且逻辑上是完全站得住脚的。这种情况下也就变得非常合理了,同时,你的知识错误点也越攒越多。最后错误的知识会引导你走向错误的方向;结果也可想而知;
- 大脑知识存储知识量远大于生活、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大脑知识存储量远大于现在所遇到的问题、亦或多于现在所阅读的知识量时,那么现阶段所阅读的知识则会与个人以前存储在大脑中现有的知识相结合,大脑会自动收集、检索、分类、优化,那么也就是说在大脑中处于静态的知识充分的被调动,并且与现在所接触的新知识相互结合并进行优化,优化出最适合自身现有知识结构框架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最后会被归类到知识体系中去。相应的:个人的知识体系也逐渐枝繁叶茂;
说明:关于大脑运行机理这段内容并没有在查阅资料的情况下将其表现在文章中,以上的大脑运行机理只是个人的看法,后续会进行更正;
学习前需要搞明白的几件事
你学习它到底为了什么?
你是为了增加自身的职场竞争力?为了个人兴趣爱好?还是因为这件事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意义非同一般而不得不学习它?亦或者是为了看更大的世界,有更多的自由感,做命运的主人?
投入学习前你需要哪些准备?
比如对环境的要求,学习的知识所属种类。学习需要用到的工具:电脑、学习相关需要的软件:比如自己学习视频课件需要的软件,又比如自己学习现在写博客时需要用到的软件等等;
下面列出具体的分类:
1.学了就有用的
比如:专业知识
2.学了对团队有用的
比如:沟通技巧
3.学了自己开心的
比如:冷知识
4.先学的人可以赚后学的人钱的
比如:技能培训
等等...
但是在这之后你准备如何管理你所学的,并且将其融入到个人的知识管理架构中来?
这块可能就是需要将知识本身与iCloud drive、chrome、curio、evernote、omni focus、reeder、ulysses、mind node、day one等等众多软件相结合来进行个人知识的管理;
注:关于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会单独写几篇文章作出说明;
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点:
收藏起来并不代表那些知识点就是你的了;
不要只是光顾着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句话就是最好的诠释;
学习别匆匆忙忙的一股脑子直接冲上去学习,请在学习前、学习过程中、学习后都请认真的思考,勤加思考会让你越来越有智慧的;
也就是说:
把知识用起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关注方向,经常记录,定期思考,反复实践;
不把信息当作知识,不把收藏当作学习,不把阅读当作思考,不把储存当作掌握;
不提炼总结、不应用学习、不深入思考、不实践反馈,就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
学习心得
回想这前20年,也就是我们上学阶段,我们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由于我们要考试,要上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这导致我们一直处在被动接受信息;但是在我们工作以后,我们从被动学习转而变为主动学习;
原因很简单:
因为不得不学习,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不学习就落后,不学习就意味着没有更快的、更迅速的成长,没有更宽广的视野与更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缺失这种能力,那么在社会中自身的竞争力肯定会大幅的降低;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于我们而言,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意味着没有在社会上继续生存下去的资本。相应的:这就意味着以后个人也没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选择可以理解为没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就业选择、更好的令自身愉悦的条件、更多但永远都不够用的金钱等等。
这些也都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很重要的、可以使得我们心理上更加满足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与此同时:
在进入社会以后,学习还会涉及到非常多的外部因素,同时学习这件事也与自身的价值观密切相关且挂钩的,在这里我们就举一个例子说明吧:在时间和金钱都非常拮据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取舍?
关于时间和金钱的思辨问题
前置条件:时间紧张;金钱紧张;屌丝一枚;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用现有的技能在空闲的时间里赚钱,还是用空闲的时间来进行学习,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正所谓一千个人里面一个哈姆雷特。不过我个人的看法很明确:就是用这平时多出来的时间进行深入学习;
关键词:两年时间、时间、金钱、选择、
假如在两年时间内,我们用这两年的闲暇时间来售卖自己的技能,将技能转化为货币,最终转化的货币价值为10w+;(注:在这里不讨论货币通货膨胀、贬值、人脉隐性价值、以及基于此类事件所衍生出的机遇等)
同样在2年的时间内,我们将这段时间来进行个人能力提升以及个人思想升华,那么这段时间内我们个人能力可以提升多少,我们又能做多少额外的事情,假使这段时间我们将闲暇时间用来做些比较有价值的事情:
1)身体素质:跑步、游泳、塑形、骑行、旅游;
2)思想升级:三观的塑造,学习方法的不断总结与归纳;
3)也可以是能力提升:学习英语、读书、工作相关的能力提升;
也就是说:同样的两年时间,前者可以让个人财富(财产)增加10w+甚至是20w+,但是后者所学习、所经历的给你带来的变化却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些变化甚至是让你从里到外完全蜕变,而且这些变化对你以后的影响是不可想象的。
再进一步假设:假使后者所产生的变化,前者在两年后也开始意识到了这些闲暇时间用于个人提升的投入产出比(长期投资)是远大于现在将个人时间用于变现的ROI(投资回报率),后者这时此时也开始学习了,并且将之前用单一技能将其变现的财产投入个人能力提升上了;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有些能力是无法进行变现的,只能通过时间的积累才能获得:比如思想、思考模型、读书、三观的塑造等等。这些钱能提升的只是个人的软硬件,最多也不过使其可以快速入门,但是该花的时间却一点都没有减少。那么:你和别人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了。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到底是哪种对于自己以后的益处更多,我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也就是这段时间先不用忙着将自己的技能变现。
最重要还是要先把可以足以影响自己一生的习惯建立起来,并且持续的去坚持。不然等到年纪大了,老了,也变懒了,再想把这套体系建立起来那就太困难了。不过不最终还是看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我是绝对的选择后者-充分使用这些时间用来学习;因为在不同的阶段钱与时间对个人的权重与作用是不同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阶段正确的选择它、并且做正确的事,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应该注重积累长期的优势,而不是注重短期利益,弃长期利益不顾,这样并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
如果自身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没有做出对自己充分负责的选择,那么最终你想要的结果也就会距离你愈来愈远,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向现实妥协,平平淡淡的过完下半辈子。除非我们有特殊的机遇和际遇,可是在这个如此现实的世界中:这样的好事又有几个人遇到?小概率的事件太不实际,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是当下最正确的选择。
回到主题上来: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学更多的知识,意味着你有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同样的问题,因为你具备更多的知识,你也就有更多的可能性去搞定问题。生命的第一要义是生存,因此让自己更优秀应该是人类本能。可惜很多人已经把这个本能丢了,或者欺骗自己视而不见好好学习。
同时:__学习是一种本能。是大脑为了充实自己,对抗孤独的一种本能。大脑需要刺激,人类的本能就是思考。你会厌倦机械地重复性工作,会不断想办法做得更好、至少更不一样;在工作之余,你会培养兴趣,填充你的时间。
越是困难的事情,越是绞尽脑汁的思考,越能满足这项本能,越觉得满足与愉快。于是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还是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都追求更大的挑战,做得更好。
最最重要的是:本事越大,别人干掉你的成本越高,你就越安全。归根结底我们学习还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并且孤独着。
突然发现自己给自己挖了好多的坑,之前在文章里说出要写的相关文章,我会逐个写出来的。下周的文章主旨为:关于学习之二--学习工具篇,下面需要写的文章还会有关于学习之三--学习资源篇、关于学习之四--方法与技巧篇、关于学习之五--Mac、iOS系统辅助工具篇。关于学习之六 --杂谈篇如果后续想到其它的会再做相应的补充。
在结尾附上乔治·马洛里回答的一个问题:
问:为什么要登山呢?
答:因为山就在那儿。”("Because it's there.")。
——乔治·马洛里
英国登山家 (1886年6月18日-1924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