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被一篇《默照禅的理论与实践》所吸引,陆续看了近一个小时。
禅,各种禅,殊途同归。文字禅、话头禅、祖师禅、生活禅、默照禅等等,随着历史的发展,众人解读角度不同,衍生出众多名头。这些暂且不论,明心见性、三轮体空、能所两亡等等理念基本是一致的。佛祖拈花一笑,迦叶了了明白,禅是简单的,大道至简,后人逐渐累积的注解,反而增加了迷惑。
那么禅向我们表达的是什么呢?看过一些禅的文字,自叹根器愚钝,不明觉厉。但似乎都指向了两点:一、先弄明白自性,即明心见性。二、应无所住,悟后起修。
这两点提纲挈领,众多文字皆围绕这两点展开。一是理上的通晓,即见地;二是行为上的贯彻。从这点来看,王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应该与禅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目前所看完的这篇文章的内容,属于理论上的阐述。有一些内容值得反复体会。
* “所谓的证道,就是要让后天的始觉之智,从生灭无常的虚妄尘境中剥离出来,即尘而离尘,不被尘境所转,最后完全安住在这个常住不动的无心而照、照而无心的本觉上面来。”
---经常看到“证道”这个词,还是弄不明白其中精髓。道是啥?证什么道?怎么证?从这段话来看,姑且将道认作本觉,即自性。怎么证?就是用后天的觉知能力,将人的情绪和认知从尘境中脱离出来,实现人在尘世中,心在本觉里这样的处境。怎么样算证道证到位了?安住在本觉里,得大自在,处无上清凉中。
那么重点来了,如何实现安住在本觉里?需要怎么做才能安住?这将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带着这两个问题,进入后面的文章里,希望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