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直以为《甄嬛传》中,最厉害的人就是甄嬛了,连皇帝与皇后都能被她算计了去。岂不知,还有个男人比甄嬛更有心机,自从初次见到甄嬛那日起,就处心积虑要在甄嬛腹内种下自己的孩子。然后利用甄嬛与她的孩子们实现自己一生的野心和梦想。这个人就是果郡王。
1、偶然的邂逅让果郡王“心头一亮”
甄嬛第一次与果郡王相见是赤着脚的,但果郡王的关注焦点却不是在脚上,而是在脸上。
甄嬛的脸让果郡王怦然心动,并心头一亮,他隐隐感觉机会来了,这个女人将来必定会成为皇兄身边举足轻重的女人。甚至能够左右皇兄的思想和决断。因为这张脸实在太像纯元了。
所以,他一定要想方设法接近她,与她建立不一样的“叔嫂关系”。比如,孝庄太后与多尔衮……
所以,在第一次见到甄嬛时,他就忍不住流露出轻薄调戏之意,试探甄嬛的态度。不仅对甄嬛的一双赤足点评赞美了一番,而且还问甄嬛的名字。
要知道,女人的赤足只有自己的老公才能看,问对方的芳名,就更是越轨行为了。果郡王却迫不及待地想要一下与甄嬛拉近距离,以至于做出这种超乎寻常的举动来。
随后,又吹笛子给甄嬛伴奏跳舞,在皇帝的眼皮底下与甄嬛心有灵犀,并上演着天雷勾地火的戏份。也难怪皇帝会被绿,情商太低了。难道对甄嬛突然如打了鸡血一般的状态,就没有丝毫的疑心么?
还有,谁让果郡王在不经过自己允许的情况下,就与甄嬛琴瑟和谐、情意绵绵的了?果郡王就在皇帝的眼皮底下窃取甄嬛的心,皇帝居然觉察不到,可见不是一般的粗心啊。
在座的每一位嫔妃,包括皇后,居然也都如木头人一般,就连心思细腻的曹琴默,都没有对这种不寻常的状态以及行为起疑,一个个都如睁眼瞎。
后来,甄嬛又与果郡王在桐花台不期而遇,然后又是一番明里暗里的挑逗和试探。
果郡王这一次次地试探,令甄嬛芳心暗动,但也只局限于一时的涟漪,事过之后就很快平复了内心的躁动。
然而,唯独这一次,甄嬛却再也不能对果郡王的心意视若无睹了,她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从此,心里再也放不下。
2、共同泛舟,掉出“真心一片”
这一桥段就是甄嬛去探望被禁足的眉庄后,在回来的途中,恰巧躲进果郡王船中的那个情节。
仿佛果郡王早就料到她必然会途经此处一般,好巧不巧的把船停在了这里。然后就有了以下的对话和场面。原著原文如下:(为方便大家阅读,我把原著当中的人称与人名,换成电视剧里的人称与人名了,基本情节不变。)
果郡王道:“不意今日能与美同舟。竟让小王有与西施共乘,泛舟太湖之感。”
许是船身摇晃的缘故,忽然有东西自他怀中滑落,落在甄嬛的裙裾之上,他浑然未觉。
银丝流苏,玳瑁料珠,显见是男子所佩的物事,应该是眼前那个人的。甄嬛本当立即还给他,不知怎的乍然按捺不住好奇心。见他重取了船桨划行并不注意,便悄悄打开一看。见有柔软一片红色收于袋底,随手摸索出来对着月光一看,几乎要惊得呆在当地。素白掌心上轻飘一抹正是自己除夕当夜挂于倚梅园梅树上的那枚小像!
这个情节很令人质疑,如果船一摇晃,那璎珞就会从果郡王的怀中滑落,那平时,果郡王骑马射箭的运动幅度远比现在要大,一旦失落在君前,岂不是找死?
这枚小象一共掉落过两回,一次是浣碧故意从她怀里拽出来的,另外一次就是这回。
这根本不像是无意中滑落的,更像是果郡王悄悄在怀中解开了系带的缘故,目的是用这种方式向甄嬛告白。原文继续:
甄嬛极力镇定收拾好心绪,把杜若与小像放于衿缨中收好,才平静唤他:“王爷似乎掉了随身的衿缨。”
他接过道一声“多谢”,随即小心翼翼放入怀中,全然不在意甄嬛是否打开看过。仿佛她看与不看都是不要紧的事,他只管珍爱这衿缨之中的物事。
如果这枚藏有甄嬛小像的璎珞不是果郡王故意失落的,那么,他见甄嬛看到,应该本能地感到惊慌和尴尬,而他却没有,竟然全程淡定从容,成竹在胸。这不是计划好的是什么呢?随后,果郡王趁热打铁,继续煽情。
果郡王道:“此枚衿缨是倾心所爱之物,若然方才遗失,必是大憾。”
这不是赤裸裸的告白么?而且还是以这么深情的方式。自从果郡王的这次举动之后,甄嬛就注定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