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急不躁,大人常常还做不到,何况孩子呢?
前一阵,单独带两岁零四个月的儿子去参加朋友组织的亲子聚会,引发了我的思考。此前,要么是一家三口一起前往一个地方,要么是我带着他在小区广场这样熟悉的环境下玩耍,所以第一次带孩子前往一个陌生地方,我的心里有点紧张。
我一直在想,如果到了目的地,他不肯进去怎么办?他如果哭闹起来,我搞不定怎么办?而且,他还经常尿裤子,然后总是马后炮地告诉你。大热天的不愿意给他上尿不湿,但也有点担心他随意大小便…
不过,朋友们都是很亲切的人,也都在育儿方面很有经验,所以尽管老公有事在外,我单独一个人还是决定带儿子前往参加聚会。
提前一天,我给儿子做了好多铺垫性的工作:“明天妈妈带你去聚会哦,能遇到小姐姐和小哥哥们……听阿姨说,她家有漂亮的小石桌,还有小瓢虫呢!”
儿子不回应,但我确定他听得懂。结果从进小区起,儿子就开始哼哼唧唧:“坐公交,我要坐公交,坐101……”到了朋友家的大门口,他一转身就要往回跑,我劝说也无效。我只好顺应他的意愿,带着他去坐公交车。我选择了一辆人比较少的公交车,抱着他上了车。我在上车前告诉他:“咱们一会儿还坐这趟公交车回来,去阿姨家!”
上了公交车,儿子虽然也时不常地被车外的景色吸引,虽然也和我对话,但说话的频率和状态,显然和平时坐公交不一样。我能看出,他常常会陷入一种像是思考的状态,尤其是我们坐上返程的公交车时,就更是明显。他紧紧地倚在我的身边,很少说话了。
到了目的地,我们下了车,我带着他进了小区。这一次,他没有再哭闹,而是很温顺地跟着我来到了阿姨家门口。在门口,遇到了另一位好友和她的女儿,儿子很高兴地就上前去与小姐姐打招呼,很开心地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与第一次到来的状态判若两人。
朋友夸我儿子很开朗活泼,但我心里知道,他有比较平稳放松的状态,是因为刚才坐公交“充了电”。现在来看,喜欢坐公交是他闹着要坐公交的原因之一,但最关键的是他还没有去做好面对一个陌生环境的准备,他需要有这么一个坐公交的活动来缓冲情绪,好调动内心的能量,去适应陌生的环境。这是孩子自我调节的一种方法。
事实上,这位带女儿的朋友,也是因为三岁多的女儿到了楼下不肯进门,所以,正在门外面陪女儿“缓冲”情绪呢。后来,两个孩子玩了一会儿后,都挺顺利地进了屋,很开心地玩了起来。
成年的我们,面对一个紧张事件的时候,也是需要缓冲情绪的。
像去应聘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在楼下的空地上来回踱步,去见一个朋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在镜子前反复检查自己的着装……这都是通过“消磨”时间来给自己内心缓冲、鼓劲,然后我们调动能量去应付接下来的事。
孩子也一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一个不认识的人,都可能带给他们紧张感,他们需要有机会有时间去缓冲鼓劲。
做个有心的妈妈,就是发现孩子的细微需求,并及时地给予支持和满足。而且我相信,帮助孩子从小学习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对于他一生的成长会起到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