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完了贾平凹的自传。
“农村是一大片树林子,里边什么鸟都有,我在其中长大了长壮了,什么饭菜都能下咽什么辛苦都能耐得,不怕了狼不怕了鬼不怕了不卫生……”这是作家贾平凹的孩提时代。
然而,时光流转。年轻的贾平凹凭着一股子对文学的极大热情,在当时上大学只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审核,抓住了只有一个名额的机会,刹那间,改变了在农村当一辈子农民的命运,走出了大山,成为当下著名作家。
这个在我们当今人看来只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童话。
可我想说的是以往和今朝的鲜明对照:那时的人们虽说要什么没有什么,生活清贫,却仍然坚信着勤劳能致富,知识改变命运。即使不上大学,日子艰苦却也充实快乐。现在呢,我们似乎拥有比那时更多的轻松和快乐。大许多人不了解,我们对于未来的梦想里除了憧憬更多的是焦虑,从我们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奔跑,为学习为考试为名誉为名次为未来。这是一种竞赛似的奔跑,一种不断加速的奔跑,一路狂奔不得喘息,直到高考。话又说回来,高考是在人口膨胀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的必然结果,倘若没有中国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这种对比,残酷却现实。
我活在当下,自然也知道,我们这群90后是有梦想的,只是这些梦想一般无非是: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有一个稳定的高收入的工作,回报父母……这些朴实的想法都实在让人感动。但蒋方舟说:上大学,挣钱,回报父母,这三项都与理想无关。的确,真正的梦想是浮在云端里的东西,比如蒋方舟的梦想“做大师”他幻想自己死后,和那些等待她的老头们一起喝茶聊天。而我们则直接越过这个浪漫的幻想阶段。走在大街上,会经常看到许多十五六岁却打扮得和大人一样的男孩女孩,在他们放肆的笑背后,深知这现实的残酷,他们想尽办法让自己变得成熟……可是,在物质极具富足和精神越发空虚的时代,食品蔬菜是被催熟的,就连成长的过程也是催熟的。物欲下的青春梦,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
回想我的童年,也曾有过天真烂漫的幻想期:梦想自己脱离了浮华的尘世,沉浸于江南水乡的朦胧诗意,在小镇的茶馆里安静的写诗……这些画面在少年时的我心里,是一种何等惬意又高雅的境界。前些阵子朋友来信说:人一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合起来就是“带你到最遥远的地方做最幸福的人。”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过这些浮在云端里的梦想吧。
我发现,年轻人们的青春梦一旦摆脱了“物欲”这个词,就会变得越发的清澈和美好。只是,这些美好的青春梦想,在现实的阴影下,人们只能压抑自己,再压抑自己,知道可能永远埋在心底。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就好比一块石头,它在刚形成时,总是有许多的棱角,握起来也没有好的手感,但却张扬了自己的个性。可是,随着岁月的侵蚀和打磨,最后渐渐变成了一块块鹅卵石,每一块都光滑到索然无味,这是石头的演变,我不知道这会不会也是我们的结局。
怪不得贾平凹在成名后,在面对自己的儿女时却是一声叹息:“在没有童年和少年的城市里,忧愁将这样没完没了的伴随着你、腐蚀着你,是你慢慢加厚了一层小市民的甲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