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累斯顿(Dresden,意为河边森林的人们)是德国萨克森州的首府,德国东部重要的文化城市。对于很多德国西部的人来说,他们喜欢德累斯顿似乎胜过柏林。女儿的好几个中学同学,选择去德累斯顿大学读书。
同德国其他大城市一样,地处易北河谷地的德累斯顿也是依山傍水而建,美丽的易北河把德累斯顿分为新城和老城。但即使是所谓的“新城”,距离今天也已经800年有余。
从1270年,迈森伯爵正式定都德累斯顿。之后,德累斯顿又曾经成为波希米亚王国和勃兰登堡伯爵的属地。到1485年开始成为萨克森公爵的驻地,1547年起更成为萨克森选帝侯的住处。1806年到1918年期间,德累斯顿是萨克森王国的首都(1871年并入德意志帝国)。所以,数百年来,德累斯顿一直是萨克森地区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城市,拥有着繁荣、灿烂的文化艺术和无数经典的建筑,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作为德意志重要的文化中心城市,德累斯顿又被称为“易北河上的翡冷翠”。
欧洲的历史是建筑在战火之上的。坐落在东欧和西欧分界线上的历史名城德累斯顿更是屡遭战火的的摧残,最为严重的一次就是1945年2月13日-14日,盟军对德累斯顿进行的地毯式的轰炸,造成德累斯顿15平方公里的内城遭到彻底摧毁,只有别墅区所受的破坏相对较轻。
1990年德国统一后,作为德国东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德累斯顿,得到了进一步恢复和重建,原样修复了许多古典的建筑物和历史遗迹,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历史建筑几乎都是战后按照遗留下来的历史资料重建起来的。这些仿佛带有历史痕迹的黑黢黢的建筑使用的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表面极易氧化变成黑色。因而仿佛整个历史也得到了修复。
森帕歌剧院(Semper oper),是一座极其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的建筑,是19世纪戏剧院设计的巅峰之作。由于出色的音响和丰富的内部装饰,而在音乐史上享有盛名。原建筑毁于二战,1985年完成重建。
作为萨克森皇家教堂,宫廷教堂是萨克森地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奥古斯特一世为了成为波兰国王而由新教改信天主教,于是建立了这座宗教建筑,据说,当年建设教堂的建筑师和施工人员全部都是从意大利聘请。教堂的地下室里放着奥古斯特一世的心脏。
在德累斯顿,侥幸躲过盟军轰炸、至今还保存完好的古迹原物只有这幅画在王宫外墙上的长度超过100米的巨型壁画。壁画始造于19世纪末,完成于20世纪初,用彩色瓷砖镶嵌而成。壁画上画的是自1123年至1904年间,萨克森的所有君王与他们的侍从的写实画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
尽管德累斯顿的城市拥有数百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但由于德累斯顿的皇宫、教堂等“古建筑“大多都是战后重建的,自然不能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但作为易北河流域之一部分,位于德累斯顿的易北河谷(Dresdner Elbtal),由于其“集地理及人文景观于一身,其宫殿建筑艺术是巴洛克风格建筑艺术与19世纪平民建筑的完美结合,堪称德国宫殿艺术的代表。”于2004年7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易北河谷风光:
易北河谷沿岸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德累斯顿易北河谷”是一个长18公里的延易北河地带,宽度在500米至3公里之间,总面积为19.3平方公里。但令人遗憾的是,2006年由于德累斯顿市政府为解决交通问题计划在易北河上再建一座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可能会破坏河谷风貌的现代化桥梁,从而使易北河谷风貌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格出现了危机。在多次与德累斯顿市政府协商也未能阻止建桥计划后,2009年6月25日,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由于当地政府的建桥工程破坏了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的独特景观,决定将这一遗产地从《世界遗产名录》中去除。“德累斯顿易北河谷”也成了自《名录》创立以来、继阿曼阿拉伯羚羊保护区之后,第二个下榜的“遗产”。下图就是涉案的桥梁:
看起来,世界文化遗产的授予者对于现代的桥的存在是非常介意的!
前两天我们在《深游德国:为什么莱茵河上有几十公里都没有桥》一文中,介绍过莱茵河中段的美丽河谷,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莱茵河河谷因无桥而成就;而德累斯顿的易北河河谷,则因建桥而败北。
(本文为艺游味境-小树林博主原创作品,图文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