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钟恒
在我从事这个行业之后,很多人会问我如何提高情商、如何变得成熟等等,当我去反问她们你认为什么是情商的时候,她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人说是同理心;有人说是让人觉得舒服的沟通能力;有人说也不清楚,只是听别人那么说......
但实际上,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戈尔曼对情商的定义是:
一:情绪感知能力;
二:情绪调节能力;
三:培养积极情绪的能力;
四:人际关系的维持能力;
想提升情商的人说不清对它的了解,就好像你知道山上有一个菩萨,你也不知道这个菩萨是负责哪一块的,但是你认为去拜了肯定会有好处,于是你花各种心思拜到了,菩萨对你说:做人要懂得理解和包容。你把它奉为人生谏言,认为自己收获很多,于是发朋友圈去晒自己和菩萨的合影并且配上一段警世格言,甚至还会替菩萨去普渡世人,回到家后,你发现男友开始一回家就玩王者荣耀了,以往的你可能会提醒他,会劝他少玩一会儿,现在你开始想起菩萨对自己说要理解要包容了,于是也就没说什么,过些日子后你发现回家晚了、经常晚上给别人发微信...
直到关系破裂那一天,你可能依然会想: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菩萨当初说了要理解和包容的。
但其实你也没有做错什么,菩萨也没做错,只是你需要多吃点核桃罢了。
你不了解,你迷茫,所以你需要一个指路人,正当你踌躇之际,一个“权威大师”出现了,他有可能是你的闺蜜,你的父母,以及某某专家。
如果你能遇到凭良心、有能力的人,会少走很多弯路;
如果你遇到的是半调子选手,你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会投进无底洞里。
这种状态其实会渗透进生活的各个角落,比如女人在择偶这一块会强调:成熟、稳重、踏实、靠谱,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如果你是一个介绍人,听了这样的择偶标准你会是什么感觉?
她认为成熟是代表一个男人精神独立,能妥善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保证父母不会干预到自己的生活;
但介绍人可能认为成熟指的是孝顺,无论做什么都不会让父母不开心,会考虑到父母的感受。
到最后,如果那个女人发现这个男人和自己想象的截然相反,因此心生怒意,请问是谁的问题?
矛盾是是女方没有把内容交代详细引起了介绍人的误会。
首先,女方的需求是男人的精神独立,具体表现就是他能尊重父母,但是能够独立生活,比如:他喜欢一个女人,即便是父母强烈干预,他也敢表达自己想法,态度干脆强硬,不会盲目服从,重点是他懂得表达自己的立场。
好,这是一种状态,一种现象,它能看得见,摸得着。
但女方把这种现象高浓度浓缩成了两个字:成熟。
她认为,她说了“成熟”这两个字就可以被对方get到自己的意思,就能介绍到一个自己合适的人。
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毕竟同样的一个词,不一样的人听了就会有不同的看法。
而如果女方一开始说出自己心里想的那些具体表现,我想介绍人就不会误会了。
我们把它延伸到人与人之间的日常相处。
【情侣之间】
女方对男方说:你这种自私的特质很伤我心,好几次了,你很少在意我的感受。
男方说:好的,好的,我愿意改。
于是男方开始把工资卡上交,给女方买礼品和包包,过了两个月,女方又开始抱怨,终于男方忍不了了,说:能做的,该做的,我都做了,你还想怎样?
结果两人大吵一架,最终提出分手。
你说男方在意女方么?在意;女方在意男方么?也在意;
那造成他们俩分手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误会。
实际上,女方说男方自私,有可能指的是在男方在每次下班后都会陪家人打电话,而把自己丢在一边。
但就自私这两个字,男方会认为可能是自己物质投资不够,所以,因为这样的误会,造成两个人的矛盾越来越深。
轻则吵架,重则分手离婚。
我们常见的高浓度概括的标签词汇有很多:爱、爱情、情商、成熟、善良、果断等等。
就我们最常提到的爱,N个人有N个理解。
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是源自于对待同一件事情、词汇、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一个学员问我如何提升情商。
我说:其实我也不知道情商是什么,所以你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但莫不如你告诉我你想通过提升情商达到什么结果和现象,你直接告诉我你想要什么结果就可以了。
她说:我想让自己变的优秀,让他看到,然后走进他内心深处。
我说:什么叫走进对方内心?
她说:我发朋友圈他能评论或者点赞;晚上少加点班,愿意多陪我;能适当分担一点家务,比如我洗碗的时候,他能倒垃圾.....
我说:明白了,以上你说出的行为是你想要的结果,看到的现象,你来找我是希望我能给你一些方法,帮助你去实现它,对吗?
她说:是的,是的,没错。
其实,她一开始的诉求是很简单的,但因为她给的信息比较模糊,所以我需要细化细化再细化才能知道她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我没有细化这些,反而是直接的告诉她如何操作去提高情商,反而会浪费我们俩的时间。
这种沟通是使用了心理咨询中的倾听和澄清技术,把当事人的模糊概念量化成生活的具体现象。
既能表现出自己对当事人内心的关注,又能准确的了解对方的想法,避免歧义。
可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很少有人会这么做,以至于就会出现很多矛盾。
甚至夫妻之间的种种矛盾以至于到最后的离婚都是因为这种误会积少成多。
那与标签相反的词汇是什么呢?感觉。
我的很多来访者跟我讲:老师,我老公每次都和自己母亲打很长时间电话,每次都会忽略我,我劝过,他不听,反而让我多包容和理解,我想我不能去和他对质了,因为这样会显得我的情商很低,而且也显得不孝顺,其实他对我也是有很多嫌弃的,但是我又很难受,我发现自己一直是被压抑着的。
为了追求一个标签,把自己的感觉抛之脑后。
因为标签是被社会认可的,这类人会认为被“社会”认可比自己认可自己更重要,所以,他们选择把自己的感受压下去,用一个“正确”的方式去处理问题。
那么这个“社会”是谁呢?
它谁也不是,它只是这类人心里的一个“道德楷模”,这个“道德楷模”的作用便是规范当事人的行为。
它是权威,它是对的,我要听它的,这便是鲁迅先生当年讲的他信力。
中国人习惯不相信自己,而是相信神灵和他人。
常规来讲,我那个来访者因为老公比较妈宝而去劝他,无果,于是她内心不满,因为她有老公对自己更加在乎的需求,因为对老公有期待,所以认为老公应该把时间分给自己一些,这种需求和想法是合理的,也是正常的。
能符合她结果的做法是:去和男方约个时间,地点,两个人痛痛快快的互骂一次,能多难听就多难听,各种脏字都可以飙出来,在这5-10分钟里,完完全全的抛弃自己的传统好女人形象,骂完之后,该逛街逛街,该做爱做爱,在情绪完全释放之后,和对方拟定一个约定,就双方对彼此的期待以及男方时间精力的分配问题达成共识。
能表达自己的感觉,释放自己的感觉,把标签(束缚)放在一边,是一个心理健康的表现。
而你心中的那个“道德楷模”只应该在人生的大是大非面前出现,比如涉及到法律和社会伦理方面。
而在日常生活中,你我都是普通老百姓,做为老百姓,最重要的就是照顾好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
所以,
你反驳父母的观点是正常的、是合理的;
你没有给老人让座是正常的、是合理的;
你见到乞丐没给钱是正常的、是合理的;
......
当然,如果有人对此表示批判和指责,那我们也只能报之以呵呵。
一边是标签,一边是自己的感受,那种活法是正确的呢?
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在法律面和社会伦理面前,道德第一;在柴米油盐面前,个人感受第一。
所以,为了达到一个沟通减少误会的结果。
作为听者,对方在对我们抛出模糊性概念(标签类词汇)的时候,我们表达出倾听的态度去澄清他的想法,让对方说出自己的真实诉求,而这个诉求一定要量化到日常生活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
而作为说者,我们尽量少说标签类词汇,而是直接说出你要的结果是什么,而这个结果是一个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
所以在与人相处中为了避免误会,多一些融洽,我们脑子可以把那些标签类词汇都放下,只思考三个问题:
一:【反思】我想要的结果是什么;
二:【观察】对方想要的结果是什么;
三:【行为】我如何表达能让对方清晰了解我想要的结果;
其实这种追求标签的现象非常常见,下一个章节,我们就详细的讲一讲,为什么人们会有此惯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