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前公司同事发了一条朋友圈,上面显示的时间为为凌晨2点25分。
内容记不太清了,大概的意思是,这个月几乎每天都加班到这个点,但是依然无怨无悔,年轻人不上刀山,等老了再感叹“下火海的悲凉”未免也太迟了。
不到一会,另外一个同事在下面的评论说:
不就一个月么,不算什么,他已经连续半年没有9点前回过家,现在甚至有点怀念晚高峰那种闹腾感了。
我身边好多朋友都是这样,怀揣着近乎癫狂的工作状态,坚守者“年轻的时候多吃点苦,老了才能享福”的生活态度。
爷爷奶奶甚至爸妈那一辈,把这种观点攥得更紧,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是比较追求生活品味的人,所以经常会买一些比较破费的东西。
我爸妈就会不停地在我身边狂轰乱炸,告诫我东西可以用就行了,买那么好是会折寿的,钱这么乱花他们不答应。
之前有一次打算跟朋友去日本旅游,机票都买好了,出门的前一天晚上被他们数落了好几个小时,脑海里漫天樱花的景象硬生生地在他们的唾沫星子下击得粉碎。
老爸憋了一大股气:“你老爸老妈活了大半辈子连省都没踏出去过,你小子年纪轻轻就贪图享乐,以后准备吃土吗?”
本该舍命赶上房价,不顾一切求攀升的年纪享受“你种草我种花”的田园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丢人现眼的。
还记得有一次,跟高中同学聚会。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广州的楼价,豪车的市价,转而又开始抱怨现在自己入不敷出,不知道何时才能过得起上流社会的生活。
讨论到最后每个人像打鸡血一样振奋,上班的要争取升职加薪,当老板的,今年赚100万,明年就得赚200万,今年有20个人,明年争取扩招到50个人。
我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因为在他们看来我太小资心态,周末经常看个电影,赏下戏剧,甚至还提笔作画,属于不求上进的那一类。
有个不算太熟的同事跳出来说:“哟,文艺青年啊。”
别提当时的语气透漏着多少轻蔑,我当时心里就想,难道年轻人就该死么?过好自己的生活有错么?每天苦哈哈的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啊?
我郁闷的心情一直撑到了聚会结束,一把拉住了那个嘲笑我的同事:“难道你们就打算这么累下去吗?什么时候才能休息啊?”
他略带醉意,跟我说:“退休啊,老子到退休啥事不能干?”
酒后吐真言,我把这句话放心里了。
我想到在这句话藏着的那美丽动人的场景。
每天睡到自然醒,刷剧打游戏撸串喝酒。
到全世界旅游,去浪漫的土耳其,东京和巴黎,还有迷人的洛杉矶。
租一个有硕大落地窗的海景房,拉开窗帘便可以看见一望无际的大海,和相爱的人坐在沙滩上,沐浴在阳光下,安享晚年。
培养很多以前没有时间做的兴趣,养养花,种种草,弹弹吉他,过滋润的小日子。
可以说,退休是他们一切努力的憧憬,他们想要幸福,但是却努力让自己克制,留到退休再说。
但是,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怀疑,回到家里辗转难眠,不是出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被鄙视的窘态,而是开始思考我们对于“辛苦奋斗,老来退休”的理念是否正确。
1
基于我的经验,打王者,煲肥皂剧,纯粹是为了休息和放松,而旅游,是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作祟。
而我们每个人口中所谓的兴趣爱好,无非只是打发无聊时光的消遣罢了,我们都是普通人,又达不到艺术家的境界,这些东西能寄托我们空虚寂寞的灵魂么?
娱乐,求知,消遣看似填满了退休生活,无比充实,实际上,精神生活却如同缺胳膊少腿,不完整。
我想起了我的“好哥们三人群”,其中一个朋友和我属于闲人,时间充裕,有约必出那种。
而另外一位是做软件工程的,我们一致认为他是总统级别的,想见他得提前预约。
好不容易约出来了,不是听他全程在不停地发牢骚,唉声叹气,就是抱怨工作多苦多累,公司有多么的不人性化。
新项目一启动会遇到好多他招架不住的技术难题,有时候连续加班好几天也没有进展。
每次一聊到这个话题,他最后都会来一句:“等老子赚到钱,我才不替这帮孙子卖命呢!”
但是过一阵子在群里又会收到他发来的微信消息,说要请我们搓一顿好的,因为项目顺利上线,领导给了他一笔丰厚的奖金,一字一句里面全然没有了当初撸串时的那种郁闷感。
朋友马上回了一句:“哥们又开始鸡血了,匿了。”
我也一样,作为一个写作者,每天也会因为写不出好内容而百般焦虑,但我一直期待自己写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受到读者的喜欢,笔下的世界能感染到成千上万的人。
所做的每一步都是有意义的,所以哪怕累得怨天喊地,每天还是过得很充实,生活的盼头会鼓舞我走下去。
所以,其实在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有一个具体可实现的目标。
在这个期间带有一些挑战,承担少许压力,让我们有足够的动力去实现它,期待得到别人或社会的认可,从而获得某种成就感。
整个一系列的过程,称之为“自我实现”。
2
不过,人之常情,我有时也会被电影中的场景所洗脑,一对老人相互依偎在海边,吹着海风,叙说着两人彼此的往事。
多么幸福的画面啊,我也好想有一天摆脱世俗所有烦心的杂事,投身到如此诱惑人的生活状态里去,然而,现实总是如同卸了妆的中年妇女,让人不忍直视。
《娱乐至死》这本书就提到,电视,电影这类媒介都是用来洗脑的,不是讲客观事实的。
电影里的终究只是一个定格的画面,他们接下来的那枯燥无味的生活我根本看不到。
我在想,如果让我有机会游遍全世界想去的地方,要花多少时间呢,1年不够,2年不够,5年总可以吧,然后呢?
每天画画,看电影,读书,做任何感兴趣的事情,然后呢?除了打发无聊,做这些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刚开始我肯定会很滋润地享受着这一切,但是习惯之后,便会感觉这样的人生没有盼头,不知道接下来活着的意义在哪。
退休之后,我可能不会再期待粉丝的增长,不再打算增进自己的写作技巧,那么我人生的方向在哪呢,接下来该追求什么呢?
我已经能想到那时候我吊儿郎当,无所事事的样子,还是算了吧,我没办法忍受那种空虚,迷茫,堕落的感觉。
回想了上班最忙时候的那种状态。
早会晚会,汇报,加班加点赶项目对我各种摧残,好不容易熬到周末,看个电影,或者找三两朋友撸个串,喝喝酒,通宵聊聊人生,一切的烦恼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是如果连续不工作一个星期,例如国庆黄金周,刚开始的几天我过得特别爽,但是到了后面几天除了吃饭看电视就是睡觉,度日如年。
孤独也是退休生活的常态。
在工作的时候,我还可以和同事吹吹牛逼,侃侃哪个朋友家里有几辆豪车,哪个倒霉同事被老板开涮,他们源源不断地带来新的话题,新的感受。
而退休之后,所有连接全部被切断了,老朋友也开始疏远,连一个可以分享的人都没有。
前两天,我跟朋友说了这个观点,他噗呲一笑,说我怎么那么落后,现在互联网时代,最不担心的就是没朋友。
现在的社交渠道那么多,哪里还需要通过工作来认识朋友。
但是我觉得,没有任何交集得来的社交关系,始终是不稳固的。
我们很多人都有这个经历。
参加某个聚会,自以为聊得很好,互相交换了微信,却从此也不再联系。
偶尔约出来吃个饭,说的也都是吹捧对方或刻意表现自己的话,始终走不了心。
久而久之会厌倦这样的社交活动,孤独的感觉还是挥之不去。
我敢保证,退休一段时间后,我们最终还是会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重新再选择一份工作,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去。
既然是这样,青春耗尽,心心念念等待着的退休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3
其实我们要的并不是玩命地工作,然后彻底地解放。
而是一辈子都让工作,娱乐,休息,消遣在我们的生活中相互交替,劳逸结合,这样的生活状态才是最幸福的。
我总结了一下,把这样的生活称之为“迷你退休计划”。
所谓的迷你退休,就是把当初希望的彻底退休,转换成阶段性的2-3个月短暂的假期。
可以休息一段时间,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或者去喜欢的地方旅游。
当感觉日子过得有些无聊的时候,可以再重新回去工作,等又开始感觉有些疲倦了之后,再给自己一个“迷你退休”,如此往复。
但是,要做到迷你退休,首先要让工作占据我们生活极少的时间,实现自动化运作。
例如独立开发者,把app做出来,后期只需要简单的维护,不用花费太多精力。
作家,书出版了之后,后续的运营,出售等麻烦的事情跟他无关,稿费版权费都会源源不断地到手中。
在网上开课程,只要把课程录好上传上去,躺着就可以赚钱。
再比如经营一个企业,就要想方设法地建立起一套可以自行管理的体系,让自己可以完全抽身出来。
有些老板,忙活几十年依然奋斗在一线,浑身上下都是职业病,而有些人却活得很自如,例如马云爸爸还能拍电影唱歌,到处吹牛逼。
有些工作,则自动化程度很低,例如朝九晚六的白领,公务员,流水线工人,他们的人生几乎被捆绑在公司里,动弹不得。
如果从事的是这方面的岗位,最好尽早调整职业方向。
或者尽量在本职工作上做到足够出色,当领导做管理,赢得老板的信任,申请远程操作,这样也能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自动化。
大部分工作,最多只能做到“半自动”,我们依然会为它付出一定的工作时间。
但是如果我们足够牛逼,工作实现了彻底的“全自动”,以至于完全不用为它操心,那也千万不要让自己彻底放松下来,而是继续打造第二个“自动化系统”,让工作的时间始终占据我们生活一定的比例。
所以,从现在开始,彻底放弃退休的想法吧。
打造一份属于自己的“自动化系统”,然后再偶尔来一次迷你退休。
生活就是一碗面条,要添加各种辅料才更加美味。
每种辅料的用量都要恰到好处,太浓太淡都会导致难以下咽。
--end--
本文作者:阿漫
暖男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