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养生功>之
养生文化与健康长寿
最近参加了某公园的<导引养生功>,据说<导引养生功>是由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广德先生所创的。<导引养生功>是通过意识的运用、呼吸的控制和形体的调整,使身心健康优化的自我经络锻炼方法。
它是以人体各系统发病的病因、病理为依据,医学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理论和现代医学有关理论为指导,把导引和养生、肢体锻炼和精神修养融为一体的经络导引术,是人们通往心身健康、延年益寿的一门综合性新学科。受到了国内外广大朋友们的热烈欢迎。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美好愿望。随著社会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存条件日益改善,物质文明和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使人类的寿命明显延长,全世界面临著人囗老龄化的挑战。目前,健康巳成为现代人的第一需要。
在研创“全民居家健身养生”体系中,张教授以防治人们常见病、多发病的“养生运动处方”为主题,著书12卷50多套功法,其中最令人乐道及肯定的是<导引养生功>之“养生文化与健康长寿”,可以从张广德教授所提到的概括为以下15 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1) 养性
欲养生,首重养性。养性就是精神锻炼,或者叫精神修养。欲养性,首重修德,修德是根本。高尚的道德修养,是消除来自心灵与外界的重重干扰,为自己创造一个宁静的内外和谐环境的有效方法,是精神乐观、有益健康的保证。
2) 畅怀
畅怀,就是指心宽、乐观。人能经常保持乐观,不仅能促使身体健康,享受幸福,而且还可以治病。所谓“心气常顺,百病自遁”。故有人将乐观的情绪,称之为心理健康的“灵丹妙药”。
3) 制怒
一个人如果无理智地发怒或大怒不止,则会出现面红、耳赤、气逆、吐血、呕血、甚至死亡。因此,发怒,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己,或者是对事业,都是一种不祥之兆,它就傢埋藏在人体中的一枚定时炸弹,随时有可能酿成大祸。制怒的最好办法,就是谦让。
4) 莫愁
常言道:“愁一愁,白了头,愁十愁,病没头。”人欲长寿,万勿忧愁。
5) 信寿
信,是指信心;寿,是指长寿。信寿,就是我们要有信心达到长寿,尽享天年。坚定长寿信心,属于一种积极肯定的情感,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
6) 节欲
性生活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掌握的适当,对男女双方的健康、和谐家庭,促进幸福等都有著积极的作用。<黄帝内经>云:房劳过度则伤肾。“它是劳伤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7) 律生
律生,就是生活规律。生活规律是争取健康长寿不可缺少的一环。
8) 衡食
所谓衡食,就是指平衡膳食,或者称合理膳食。合理膳食的标准是营养全面。营养是人类摄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必要的生物学过程。合理营养,是指每日膳食中,应包括用膳者所需要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
9) 足眠
充足的睡眠,是最重要的一种休息方法,是维护健康、延缓衰老的基本手段。睡眠是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动,它能使人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和体力,促进身体各部的生长、更新和各种的机能恢复,有益于身体的健康。
10)忌烟
吸烟有害于健康,家喻户晓,尽人皆知。除了战争、饥饿和瘟疫之外,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是烟草。所以,为了大家的健康,建议吸烟者早日与烟绝缘。
11)少酒
酒精对人体来说,不仅是一种毒物,而且具有强烈麻醉作用。如果饮酒过量,酒精刺激胃壁会引起急性胃炎,出现恶心、呕吐,胡言乱语,言行失常,不省人事。所以,酒应少饮、宜适度。
12)适动
适动,就是指适当运动。因为运动可以提高大脑、心、肺和胃肠的生理功能,可使骨骼坚实,肌肉发达,对提高抗病能力也大有好处。
13) 导引
导引是气功的古称。导有疏导的意思,是指导气;引有引伸的意思,是指引体。把我们日常的自然呼吸疏导成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把我们人体四肢锻炼成柔软坚韧。而导引中的导气大多数是在意念的作用下完成的,因此,导引就是呼吸运动、意念活动和肢体运动三者相结合的一种医疗保健功。就是说,导引除了肢体运动外,还强调呼吸和意念的配合。
14) 酌补
“补”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养生方法之一。“酌补”,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区别对待进行调补。补分食补和药补两类。食䃼是平时饮食调养的重要方面。“食补”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具有重大作用,正如<内经>所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蔬为充。”食补能使人健康长寿。
药补是治疗疾病、滋养气血的重要措施,是促进身体康复之必须。
15) 尽孝
天伦之乐是人类的一大享受。人越是到了老年越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希望中青年朋友都能随时关心家里的长辈,尽一份孝心。如此才能建立一个美满的身心与家庭。
可以看出,健康长寿的核心是“自我调整、自我保健、自我锻炼、自我康复”。生、老、病、死虽是人生中的不可避免,但衰老是可以推迟的、疾病是可以战胜的、寿命是可以延长的。
古人告诉我们;“我命在我不在天。”命运的钥匙就掌握在自己手中。让我们积极地行动起来,认真遵循客观规律,人寿百岁,享尽天年是完全可能的。
(注;本文参考张广德导引养生系列丛书之养生文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