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微信网友跟我说,她特别想要安静的环境来写作,但是没有条件。公公婆婆和他们住在一个不到六十平的房子里。公婆不思进取,还抱怨为什么自家穷、儿子没本事。老公对她很好,前提是在他父母的权威之外——他的工资全部上交父母了。每次回到家,电视机的声音弥漫整个空间,没有一刻安静的时候。她只能每天抱着笔记本在咖啡店或者加班在公司看书、写作两小时。她说,如果不是没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她早就成功了。
“如果……就……”的句式是如此熟悉,以至于别人一说,我就敏锐地察觉到了。即使到现在,我依然没有摆脱这个句式,心里假象着,如果早点醒悟就好了。这个“好了”含义丰富,可以是成名、赚钱、幸福等等。在心理学上,这是全能型自恋的一种表现,认为自己有神一样的能力,如果怎样就能怎样了。这种想象看似合理,其实并不合逻辑。
这种假设给我们一种误导,“如果”这个前提没有满足,“就”的结果就达不到,然后我们内心的某一部分就开始心安理得了。该努力的还会继续努力,只是有了这部分的因素后,我们似乎可以轻松点,还可以推卸责任,不是我的错,是因为外界没有给我创造条件。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试想一下,我们为什么认为老板应该每年给我们涨工资?为什么我们做了事希望得到认可、夸赞?
是不是因为老员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别的公司每年都会涨工资、物价房租年年上涨……这是我们对涨工资做的预置假设。这里隐含的条件是,“如果不给我涨工资,我就走人”、“如果不给我涨工资,我就不好好干活”。同样的道理,我们付出了就应该有回报,“如果我没有得到认可,我就不开心”、“如果没有夸奖我,我就没有动力”。
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假设里,当现实违背我们的假设时,我们就要闹脾气了。我们能够控制的,就按照自己的假设来。我们没有能力控制,或者说需要付出太高成本时,就屈居现实,那我们所做的假设就成了我们达到目标的条件,有些时候,甚至是充分条件。
但这种假设对吗?禁得住检验吗?恐怕不一定。有些时候,我们只是为了给自己达不到的期望找一个借口,如果有一条梯子,我就能爬上天。可是没有这样的梯子,那就不赖我了。目标是上天,人没有翅膀,只能靠脚或者手走路,但是一定只能走上去吗?完全可以借助外力飞上去啊。
如果假设经过校验,得出“它们就是达成目标的充分条件”的结论,而你又极其渴望实现目标,为什么不将这些充分条件变成现实呢。如果做不到,那说明还有比目标更重要的事摆在前面,专心于更重要的事就好了。
网友讲的情况真假难辨,即使是真的,也只是片面之词。这种情境下,劝慰或出主意都是错误的,如果有资源可以推荐一下,如果没资源,倾听就可以了。根据自我经验,处在这种状态的人,除非自己领悟,外人的话语是很难听进去的。
世界是人内心的一面镜子,越照越清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无戒365天训练营日更极限挑战第00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