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各种乌龟:残障、家庭、霸凌、排斥、无声的暴力、“异类”、日本社会结构、弱者的反抗、世界观构建障碍、畸形关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川井)、固执的“审判者”(植野)、“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永束友宏、maybe佐原美代子)、生命的意义以及……言情……
老实说,看完声之形,我陷入了沉思——但我却不愿意承认这是《声之形》这部“发人深思”的电影本身所要引起的“绝大多数”观者的直接反应——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什么都想触及,但又什么都说的模糊不清的电影——它好像知道什么是好牌,但它呈现给稍作思考的观众的效果却是,这都是巧合罢了。
观影完毕,对电影的直觉告诉我——这是一部关于救赎与被救赎的电影——可我又感到自己的理性被直觉给糊弄了。(摆脱不去的,是一种理性被直觉欺瞒了的微妙尴尬。)
The shape of voice,观影前我始终认为voice的重点落在西宫硝子——一个听障人士身上,观影完毕,我发现我错了,西宫硝子始终是那个善良的带些忧郁的西宫硝子,电影语言中被塑造成形(shape)的声音来自石田将也的周身——文化祭上,同学们脸上的“×”纷纷掉落,石田将也用自我意识封闭了的听觉再次被启用。名义上说,男女主双方完成了双向救赎——女主不仅帮男主重新构建了此前他所努力经营的小小世界,更是引领他接受了自己,走出自己给自己划出的界限;而男主,不仅意外地救下了欲求消失的女主,还将女主模糊不清的生存意义清晰化。
可我总觉得,西宫硝子的被救赎十分微妙——一般而言,要让一个想要轻生的人认识到这个念头的错误性的最佳办法就是责任感的赋予——让他知道自己妄图的解脱是一种极其自私的行为。为了重新构建被自己“毁掉”的石田将也所努力构建的世界,西宫硝子将其作为自己的责任——可仔细一想,这其实还是在说:“果咩纳塞”(对不起);结合剧情我们可以有一个暗黑一些的推演,在遭受植野的质疑、指责其自杀行为导致了石田受伤,西宫感到十分抱歉,“对不起,我不完美的自杀给你添麻烦了。为了不再给你们增添麻烦,我还是活着吧。”(倒是也想想妈妈啊喂,电影表现的完全就像是只对石田愧疚而已啊,快跟妈妈道歉;跟妹妹道歉)——以上纯属脑洞,我们的西宫硝子,是个善良可爱的姑娘。
“小学的时候,我对你的理解不够,但是那时你也没想要理解我吧,所以才会没眼力见的给我递奇怪的本子,总是一脸讨好地傻笑,一有什么事就马上说“对不起” 所以我转换了做法,无视你,说你的坏话,其实就是在告诉你“别在靠近我了。”可是,你没有理解到这点就报复了我,向大人们打小报告,因为这个害得石田失去了朋友,我们身边的很多东西都被破坏了”
(植野)
对不起
(西宫)
植野:首先分析其话语呈现,第一点我们应该看到,植野直花本人其实早已意识到自己对于西宫硝子是不友善的——承认错误,并用语言这一工具“淡化”自己对于“西宫硝子”的伤害的严重性,通过自我建立的逻辑链降低自身确实产生了的愧疚感——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人类所不可避免(也必需的)的心理应对机制(防御机制)上线,换个角度观摩这出群像,植野也可以算是受到了伤害——自身确实产生了的巨大愧疚感与不愿承认错误严重性的本能造成的冲突对植野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正如《心迷宫》里王宝山妻子的母亲给女儿语重心长的忠告:有些事情,不必明挑,就像石头一样,始终压在心上。内心巨大的愧疚感被激化,植野直花所呈现出的激烈反应实际上不过是想在自我编织出的逻辑链条中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根本就不是真正想和过去的、现在的西宫硝子本人和解,她所预期的,是让对面那个丢失了听觉世界从而生活在不完全世界中的女孩接受自己那微妙的逻辑——高中后的再见,植野再次玩起了丢助听器的游戏——有时候,人们发现了错误,人们选择不再去触碰;而又有时候,人们也习惯重复动作——在“恶”的定义模糊之时,人们通过重复动作减缓自身的罪恶感。
个人观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最高级的衍生情感就是“克制”(也可以说是“自律”——当下流行的话语“自律使我自由”着实是一种高级的鞭策)——从本我到超我的递进,就是生物本能的变异表达过程递变。人类的很多不一样的性格表现,其实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克制”程度的差异问题
如果没有西宫硝子
关于植野的观点,从某个角度来看,“西宫硝子”这个因素,确实对电影中各个主要人物的生活轨迹产生了相对较大影响。
植野:从她的身上我总觉得映射出了一些日本辣妹文化——一方面是电影角色塑造问题,植野这一角色显然属于面容姣好,并深知自身优势的辣妹,诸如此类优越条件使得她不知不觉中累积了一定的较强的控制欲。如果没有西宫硝子,植野直花与未发生改变的(循着未出现西宫硝子这一影响极大的元素的偏差值较小的轨迹而成长的)石田将也可以说是很般配——辣妹与扛把子。
不愿意让再次相遇的石田将也看到自己打工时的样子;而是选择在自己着一身普通高校制服时,压住将也的自行车后座,说着熟络的话语;见到西宫硝子时,再次小学时的游戏——谁能说这不是青春的情愫呢。情不知其所起,可以是控制欲使然;可以是与旧时记忆的重合的熟悉感、依赖感替代物;当然也可以理性而残忍地说都是名为“费洛蒙”的化学物质在起作用——它们都是情——只是石田将也早已不是那个最有可能变成的石田将也,从植野的种种表现——悉心地照料为西宫硝子受伤的将也;隐藏打工的身份、不愿意以店员与顾客的关系再见;质问西宫硝子甚至是与西宫硝子的母亲大打出手(受着传统教育的我不太能接受这个)——“敢爱敢恨”也成为植野直花吸引人的一点。
以下是对该电影的琐碎的一些思考
1. 西宫硝子的听力障碍对她对世界的理解的阻碍
说她斯德哥尔摩也好,总之,她的世界的的确确是被挖去了一个角。就电影呈现效果而言,除了亲人们,对西宫硝子本人最亲近的一个人(并且为异性)就局限于石田将也了,而非要论及暴力行为的实施者与受害者究竟有没有可能产生情愫这个命题——我要说,因为她是西宫硝子。
首先第一点,即是“斯德哥尔摩”——而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产生条件中有一条:控制人质的信息来源以及思考——换一种方式说即为被分析对象本人的信息来源以及思考有一定的局限,而很多人都是忽视了这一点,站在了健全者的角度看待“不太一样”的西宫硝子。
2. 永束友宏、佐原美代子——外貌间接的对性格的影响
早期小说的塑造角色的学问中,就有外貌与性格的联系训练,“人不可貌相”之所以成为名句就在于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在小说发展史中,第一篇“人不可貌相”的文章可以说是打破了一层笼壁,人们醒悟,人们传教。增添了视觉呈现的加成——影视作品总在“外貌”与“性格”的关系上做文章——真人与动画皆是——有时为了方便观者尽快接受其人物设定,有时又是为了制造反差效果。不谈其他,仅分析声之形这部电影,作为一部全年龄(我认识的好多小孩都说好看)向的动画电影,它选择了简单而直观的方式,将“外貌”与“性格”联系起来——因而我们看到了漂亮的敢爱敢恨的植野、可爱精致而又虚伪的川井同学、长有雀斑善良而又爱逃避的胆小鬼(男主口中的胆小鬼——这就是电影的输出问题了——深入思考就是多数人暴力、羊群效应、沉默的大多数等社会命题了)佐原同学、又矮又胖没什么朋友但一旦交往就能发现这是一个很适合做朋友的由小野贤章配音(石田将也表达了对成为朋友的“权利”与“资格”的疑惑时,他叼着薯条说:“我啊,石田同学——觉得友情这东西,是超越友情与逻辑的存在——资格,才不需要这种东西——很无聊啊。”时,真的是击中心脏了啊声控福利)的永束友宏同学、治愈天使玛利亚、慈祥和蔼的守护者形象的外婆、染了头发的理发店老板(忽略大家彩色的头发,只有妈妈的头发是有颜色分层的)——独立女性——石田将也的母亲、难以抵抗沉默的大多数,选择了逃避的长着雀斑面貌普通的佐原美代子同学等等——总觉得这些分配已经被很多创作者内化于心中,成为了固定模板。
我举几个例子大家感受一下(仅做陈述,没有评价):
有一些说自己爱好耽美、喜欢看男同的腐女,却总会“指点”一些CP的颜值不搭,“丑的配不上帅的”“帅的眼瞎”,颜值不行的照样提不起她们的胃口。
有一种萌叫做反差萌。显然动漫中的各类反差角色塑造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体验,但动漫的世界终究不是现实,我们总会用各种线索为这一个虚拟形象的剪影进行心理补足。而在现实世界——你脚踩大地,并没有观看影视作品的上帝视角提供给你,不得不承认,外部形象确实是很大的一个影响因素——想一个你喜欢的反差萌系角色,给他安上一张较为丑陋的面孔,你还能感受到他的萌么?“我喜欢爱攥紧自己衣袖的女孩子”各种网络上流行的诸如“男生的那些动作最能撩到你”“女生的哪些小细节会让你感到心动”——细思极恐(哈哈只是吐槽,请恕在下言重了)……当然你也会反驳说:“有一种反差萌叫做丑萌”——确实是有,这样的人也可以很受欢迎,我只论及先入难易问题——即第一印象的直观效果,这是一种潜意识行为,毕竟“入门”的难易与“进阶”的难易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
3. 岛田一旗性格分析——有基本的明辨是非能力 选择问题
电影开头,岛田一旗与男主以及另一个同学始终进行着团体活动——其中又以男主石田将也为“隐形头领”;而在发生了西宫硝子霸凌指认事件之时,岛田一旗有撇清了自己的关系,甚至加入了欺负石田将也的队伍——可以说他始终在做着选择——选择自己认为有趣的阵营。而在后来与石田将也的见面时的尴尬;救助了将也同学却在之后都没有露面——愧疚、负罪感的产生,表明了岛田一旗的“成长”,我们也可以看到,选择的“善”与“恶”,总是有个成长的过程,时间与机遇——放在当下的网络生态也可以——不要轻易去嘲笑别人,改变一个不成熟的大人的想法可能很难,但也请给他机会,而在对方是“小学生”的时候,更应该给他机会,毕竟他的三观尚未成型,成长之路依然漫长,有无限的可塑性,调侃“小学生”可以,但非要上纲上线,尽管你不承认,但我要说,你就是在开垦一切可利用资源来提升自身优越感。
4. 擅长隐蔽的惹人讨厌的川井同学
”川井,别说话,从以前起,你就自私的认为只有自己最可爱”——其实……大家都想做这样的人啊!
这种人物,在正常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做一个精致的可爱女生——于大部分人而言——她所愿意示好的那一部分人而言。
“因为觉得痛苦就想死,你是傻吗? ”
“川井同学,你太大声了。”
“不大声说的话,西宫同学她听不到啊!大家都很担心你啊!不管是谁,只要活着就会有难过的事。但是大家都一样不是吗?所以呢,要连同自己的缺点,一起爱,然后继续生活”
尽管说电影中升华主题的台词由川井同学说出令我很不爽,但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现实啊,你说她虚伪做作——我们的负面情绪,从某种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出于人之基本的嫉妒心理——因为,她真的很精致很可爱啊。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是一部适合三观相对成熟的人看的电影。京阿尼精致唯美的作画对于明白人来说,是美学享受,而对不成熟的孩子或成人来说,京阿尼的优良制画加上导演本身对原作的取舍态度,容易使其掉入陷阱——自动弱化了设定中引人深思之处,反执着于言情情节。但我又不批评这些——毕竟,不管每个观众的着重点、观后感如何不同,看完这部电影的每个人在遇到“西宫硝子”时,都应该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对的——这样就足够了。
帅气的永束友宏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