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和不断去习得的过程,初识心理学也或只是一时的意气,但开始学习了就放不下了,其中最大的魅力就是能够帮助自己在这熙熙攘攘的生活中不迷失内心的清明。
今天是第二次督导课,同样满怀期待。
因为提供讨论的个案还只做了一次咨访,所以个案的整个描述过程比较短小,呈献出来的个案资料比较局限。初听上去除了对来访者一进门便能用哭泣宣泄自我感到很意外,其他似乎找不到什么突破口,而且用基础心理学的诊断方法进行判别:个案病程时间短,小于两个月。由现实刺激引起(学考在即),主客观世界统一(能主动询求咨访),社会功能没有受损,无泛化。不良情绪可以控制,躯体症状表现为失眠,内心焦虑、委屈。初看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心理咨询范畴,咨询师可与其建立咨访关系。从我个人看就只能走到这里了。🤔但是经过在场的每一位学员对个案的理解、剖析、填充后发现这个个案内藏深意。洪伟说:"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个问题家庭。"于是乎从精分的角度再去梳理个案,新的矛盾交点就一一呈现了,例如:家庭模式?母子关系?夫妻关系?在首次咨访时就出现的对咨询师的理想化移情?以及镜映自我的极度缺乏等等。而最为突显的自然是母子关系上存在的问题(看似母亲对孩子关心、关怀)实际上是因为全能自恋的母亲在面对分离焦虑时的难以自持,与其说是母亲对孩子的过度关怀不如理解成因母亲内心依恋情绪的失落而产生的焦虑,除了用打电话的形式表达关切来链接孩子,以缓解母体感的分离焦虑,便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当母体的依恋、依赖情绪无法被自体觉察又不能自行处理被压抑的情况下,任何孩子都是忠诚于父母的,孩子在感受到了母体的这份焦虑后,便把它背负到了自己身上,进而会认为是自身的不够好、不够优秀导致的,于是就产生了深深的自责、内疚等负性情绪。
综合以上,个人理解接下来的咨访工作注脚应该落实在对来访者的接纳、理解、与之充分共情上,在咨访关系稳健之后再进一步帮助来访者完善其对自我理想化的自恋感补偿。(只能表述这么多了,还望老师、各位学长多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