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
李商隐
宣室[1]求贤访逐臣[2],
贾生[3]才调[4]更无伦[5]。
可怜[6]夜半虚前席[7],
不问苍生[8]问鬼神。
注释
[1]宣室:西汉未央宫的前正室。
[2]逐臣:被贬在外的官吏。
[3]贾生:指贾谊。他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来汉文帝将他召回长安,和他谈论鬼神之事。
[4]才调:才情。
[5]无伦:没人可以相比。
[6]可怜:可惜。
[7]虚前席:徒有虚前席的这种爱贤之举。
[8]苍生:百姓。
赏析
关于贾谊被贬长沙,《史记》中有相关记载。长久以来,诗人们便以此为题材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感。作者不落窠臼,选取贾谊自长沙回长安,宣室夜对的情节,并且眼光独到,把焦点集中在人们不注意的“问鬼神”之事上,从而发出了一番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议论。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第一句写汉文帝求贤若渴,连放逐在外的臣子都不遗漏,可见其多么有诚意、多么谦虚。只看开头这首诗仿佛是在热烈颂扬文帝殷切的求贤愿望。下一句写了文帝对贾谊的评价,完全是佩服赞叹之词。用“才调”一词,包含了才能和风貌、情调。得到“更无伦”的赞叹,则可想见贾生少年才俊、华彩照人、意气风发的样貌,自然地显示了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
这两句,从“求”到“访”然后“更无伦”,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表现了汉文帝对贾生的赞叹器重。看到这里,几乎已经认定这是一首歌颂圣主求贤的诗。
第三句既承接了上文的求贤、赞贤,又完成了议论的转折,是全诗的枢纽。“夜半前席”,是对上文的承接,惟妙惟肖地描绘了文帝当时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知不觉中已经靠上前去的情景,使历史陈迹变得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这里李商隐选取了“夜半前席”这个典型细节,以小处寄寓了自己的感慨。这个生动的细节描写,把文帝求贤、重贤的境界提升到了最高处,从而使后文的嘲讽更加有力。李商隐只是轻叹了一声“可怜”,就是可惜的意思,便自然而然地使人对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产生了质疑,隐隐感到作者对汉文帝的嘲讽。这里并没用感情色彩强烈词语,为最后一句留有余地的同时,也更耐人寻味。“虚”指徒然,轻轻一点,举重而若轻。何以“虚”?诗人只是点出来却没有明说,留下了悬念,诗也显出了跌宕波折的情致。这一句中承转交错,处理得精练、自然、不着痕迹。
最后一句答案终于揭晓:“不问苍生问鬼神。”原来“访逐臣”、赞叹乃至“夜半前席”,并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而是为了询问鬼神之事。作者并没有大发议论,可是读诗之人自可得出结论。此句用词简单,强烈的反差使贬抑显得特别有力,词锋犀利,蕴涵了辛辣的讽刺。
本诗讽刺之中寄寓了感慨,但主旨并不只是讽刺文帝。晚唐许多皇帝都求神问仙,不顾民生,显然诗人是用历史讽喻现实,矛头指向的是现实中那些沉迷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深沉感慨。